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棘间韧带腰段的形态特点及年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倍放大镜下解剖观察了50例自幼儿至老年经已固定的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棘间韧带(ISL)。ISL左右各一,各节段均为肌腱、筋膜和韧带的复合体,对运动有参与作用。纤维行向总的朝后上,但棘间部分近乎水平,后端有行向前上的纤维束;前端左右分开,夹持黄韧带并向下外,附于下位椎板后面。ISL可分为三部:①关节囊部自乳突内侧向上内附于上位椎板下缘及棘突基部,有稳定椎间关节的功能;②腹侧部自下位椎板上份及黄韧背面附  相似文献   

2.
背景:经椎板间隙途径内窥镜下间盘切除需游离黄韧带,后者如果辅助连续扩张器及工作通道进行操作,无论切口多小(甚至3-5 mm),均可完整保留黄韧带。 目的:介绍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的应用。 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椎间盘切除治疗16 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8±15)岁,主诉单下肢根性疼痛,病变位于L3-4间隙1例,L4-5间隙13例,L5-S1间隙16例,其中间盘向上脱出游离者4例,向下脱出游离者7例,所有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工作通道中分开黄韧带,间盘切除撤出工作通道后,黄韧带可自行复位。 结果与结论:操作时间20-40 min,治疗后随访时间(149±108) d。治疗中电生理监测无异常,椎间盘切除症状均得以改善。经核磁随访显示:脱出间盘组织已完全摘除,黄韧带保留完整,所有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结果可见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脱出的间盘组织,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方法:(1)正常干燥胸椎标本(T1 ̄T12)20具,在棘突与椎板交界处用量角器测量椎板后表面与椎体水平面的夹角即椎板倾斜角,分析其分布规律;(2)计数2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骨化节段数,观察其分布情况。比较两者分布情况。(3)将黄韧带与相邻椎板视为“椎板-黄韧带-椎板复合体”,分析黄韧带在不同椎板倾斜角时受力。结果:胸椎椎板倾斜角以T7 ̄T10为波谷段,胸椎黄韧带骨化以T8 ̄T10为波峰段,两者分布具有相关性,椎板倾斜角最小的下胸段与黄韧带骨化好发部位一致。黄韧带受轴向牵拉力为F·sinα,在椎板垂直的理想状态下黄韧带受力为F,α越大,黄韧带受到的张力越小。结论:胸椎椎板倾斜角和黄韧带所受张力可能是胸椎黄韧带骨化多发于下胸段的解剖学和力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腰神经根管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60具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腰神经根管的构成及其与腰神经根的关系.上位腰神经(L1—3)根管分为椎管内段和椎间孔段,皆毗邻骨性结构.下位腰神经(L4—S1)根管分为侧隐窝段和椎间孔段,在侧隐窝段的上份,神经根前邻椎间盘,后邻黄韧带及椎间关节,周围间隙小,病变时易受压迫.  相似文献   

5.
椎板下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12,最高为T10达80.5%,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与宽最大均值区间均为T9 ̄12,其最大均值均位于T10,分别为(4.1±2.1)mm和(4.4±2.3)mm。结论:下胸段椎板下棘的出现率高且形体较大;总体分布呈以T10为峰顶的“山峰”形变化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椎板下棘成因可能与小关节的活动度及黄韧带骨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劼  刘才栋  沈馨亚  彭裕文 《解剖学研究》2003,25(4):293-294,299,I005
目的 观察正常人腰段脊柱结构内nNOS阳性神经末梢的分布 ,探讨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3例人腰段脊柱结构内nNOS阳性神经末梢存在情况。结果 人腰椎关节突关节囊的纤维层、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椎间盘的纤维环内均有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末梢存在 ,这些神经末梢呈树枝状或念珠状 ,其走行与结缔组织纤维方向一致。结论 NO参与了人腰椎关节突关节囊、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椎间盘的纤维环等结构的感觉信息的传递。人脊柱相关结构的神经末梢受刺激时 ,促使NO的释放和传递可能是引起原发性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选材 取一段长约40cm的胸段脊柱标本,保留肋骨长约5cm,最好带3~4个腰椎.2 制作方法 修洁前纵、棘上、棘间、横突间、肋头辐状和肋横突外侧韧带.在下部腰椎矢状方向除去一个半椎体,以显露椎间盘矢状断面结构.然后上行一个椎体,从椎弓根处断离,去掉两个椎体,游离前纵韧带,保持该韧带的连续完整性,去除脊髓,显示黄韧带及水平位的椎间盘结构.再间隔一个椎体,从后部先游离棘上韧带,同样保持韧带连续完整性,然后除去二块椎板和棘突,显露椎管,去除脊髓及硬脊膜,暴露修理后纵韧带.3 讨论 以往椎间连接标本制作,大部分是将脊椎分成几段,各显示它的结构,形态教学效果不佳,整体感差,学  相似文献   

8.
从应力松弛力学特性角度对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进行定量分析,为人工韧带材料研究和韧带损伤吻合手术提供应力松弛力学参数。将标本装夹于软组织夹具中,之后装夹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夹头内,驱动机器以1%/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标本施加拉应变,在36.5℃温度场下进行实验,采集90个数据,实验结束后计算机自动输出7 200 s之间应力松弛数据和曲线。棘间韧带组7 200 s应力松弛量为1.06 MPa,黄韧带组7 200s应力松弛量为1.62 MPa。棘间韧带和黄韧带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保留脊柱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基础上,改良后的TLIF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2009年8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后的TLIF技术治疗28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15例,病程6个月~7年;年龄43~75,平均9.2岁,其中L2/3间隙2例;L3/4间隙17例;L4/5n间隙15例;L5/S1间隙2例;伴L4椎体Ⅰ°滑脱6例;伴cobb角大于15。的退变性腰椎侧凸3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三节段融合1例、二节段融合19例、单节段融合9例。全部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双侧开窗减压,完整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切除增生黄韧带及部分增生内聚的小关节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椎间隙以行自体骨并单枚Cage融合。术中注意保证棘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的完整性。术后1-3天佩戴腰围下床活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术前术后JOA改变量及VAS评分改变量有明显差异(P〈0.01),随访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明显腰椎不稳征象。内固定系统无折断和松动,滑脱复位无丢失。结论保留腰椎后侧韧带复合结构,两侧开窗切除增生骨质、黄韧带,椎间盘椎管及神经根管彻底减压的改良TLIF技术,既能解除神经组织的压迫,又保留了后侧韧带复合体的完整,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椎管内神经组织,而且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脊柱原有的生物力学基础,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内窥镜下观测13具成人防腐标本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形态学特点,随后打开椎管,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对膜椎韧带进行观测,记录其起止点、走行方向。用游标卡尺测量膜椎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或直径。对膜椎韧带进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特点。 结果 13例颈椎标本中硬脊膜后方均有膜椎韧带出现,膜椎韧带将硬脊膜向后连于椎板或黄韧带。膜椎韧带与黄韧带连接较紧密且数量居多,占72.4%。膜椎韧带在C1/2、C4/5黄韧带出现率为100%,C1/2黄韧带处膜椎韧带厚度最大,为(1.04±0.61)cm(0.3~2.01 cm)。膜椎韧带多呈前上后下走行。根据形态特点可将膜椎韧带分4型:条带型、条索型、网格型、薄片型。光镜下观察膜椎韧带由大量密集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 结论 颈椎硬脊膜背部膜椎韧带是将硬脊膜连于椎管后壁的正常结构,其两端分别与硬脊膜背侧及椎管后壁尤其是黄韧带连接紧密,膜椎韧带可牵拉固定硬脊膜,从而维持脊髓在椎管中的相对位置。另外膜椎韧带可能是颈椎后路手术中硬脊膜撕裂及硬脊膜外出血的解剖学因素,建议相关手术中先予辨认并切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测腰椎椎板间隙的宽度、高度和面积的差异及其形状特征。 方法 随机选取常平医院2015年2月到2017年10月拍摄的156例腰椎正位X线片(男67例,女89例)。测量L1~2到L5~S1的椎板间隙高度、宽度及面积。对比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腰椎椎板间隙宽度、高度及面积的差异,并对其形态进行分型。 结果 (1)不同节段椎板间隙高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2与L2~3节段椎板间隙宽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节段椎板间隙宽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5和L5~S1间椎板间隙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节段椎板间隙面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椎板间隙高度之间的差异从L1~2到L5~S1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L2~3到L5~S1椎板间隙宽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L2~3到L4~5椎板间隙面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板间隙宽度从L3~4到L5~S1呈显著性递增,L5~S1椎板间隙面积显著大于L4~5;不同性别L4~5和L5~S1的宽度有显著性差异;L1~2和L2~3节段椎板间隙为椭圆形,L3~4为扇形,L4~5和L5~S1近似蝶形。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及特点,以探讨其在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体腰椎防腐标本,解剖椎间孔区,对椎间孔韧带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等进行观测。结果:所有标本均含有椎间孔韧带,80%椎间孔存在韧带组织,韧带以上腰椎多见,左右椎间孔韧带分布无对称性。椎间孔韧带平均厚度(0.36 ± 0.44)mm,以带状韧带为主。椎间孔垂直径、神经根孔垂直径和神经根直径分别为(17.09±2.92)mm、(11.19±3.06)mm、(4.37±1.08)mm。横孔韧带多分布在上位椎间孔,体横韧带多见于L5S1椎间孔处。结论:①腰椎间孔韧带形态变异较大,分布广泛而有一定的规律,应为正常的组织结构;②当椎间孔周围组织出现退变时,椎间孔韧带的存在可能会增加血管和神经根遭遇受挤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椎板下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探讨其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具成人干燥椎骨和10件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椎板下棘进行观测,分析其对椎间管构成的影响;结合MED术式的通道和操作过程,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椎板下棘位于椎板下缘前外近椎弓根下切迹处。可出现于所有胸腰椎,出现率为83.3%;出现率最高在第12胸椎,为52.4%。椎板下棘分布不规则,出现在胸腰段较多。结论:椎板下棘是胸腰椎的骨性结构,有必要给予命名;椎板下棘参与构成神经根管的骨性后壁,可造成神经根受压;后路MED可引起椎板下棘断脱,造成神经根受压或损伤。  相似文献   

14.
颈椎棘上棘间韧带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颈椎棘上、棘间韧带在维持颈椎稳定性中的作用,选用四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C2-T1),建立颈后方棘上、棘间韧带切除生物力学模型,模拟人体颈椎前屈、后伸运动,测量颈椎标本的力学参数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切除颈后方韧带结构,使颈椎总体位移加大,轴向刚度减低,倾角增大,C5、C6椎体前缘应变值异常增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颈后韧带切除愈多,此趋势愈明显。结论:颈椎棘上、棘间韧带的存在十分重要,它的损伤切除,会使颈椎稳定性能大大降低,可能引发颈椎急、慢性失稳,出现临床症状、畸形。因此,保留颈后棘上、棘间韧带的改良颈椎板成形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颈椎不同位置时矢状径及截面积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选择颈椎后路手术的最佳体位,观察颈椎不同位置时椎管内结构的变化。方法:解剖颈椎标本7具,屈曲时观察椎间盘、后纵韧带、硬膜、脊髓、黄韧带、椎板的变化,并在中立位和屈曲30°时将石蜡灌入椎管内,测量颈椎矢状径及截面积的大小。结果:颈椎中立位和屈曲30°时椎管矢状径和截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椎屈曲30°时椎板重叠少,椎骨间后侧间隙增大,手术操作简便,采用坐位行颈椎后路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体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下腰椎椎间盘镜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具L3-S1成人尸体标本,观测黄韧带、椎板、神经根、椎间盘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① L3~L5下关节突外缘到棘突根部距离分别(11.44±1.67)、(14.67±1.76)和(19.90±1.70)mm;②L3~L5黄韧带椎板附着处到椎板下缘距离分别(14.14±2.40)、(11.80±2.41)和(4.85+2.07)mm;③L3~L5椎板下缘与相应椎间盘上缘垂直距离分别(11.56±2.07)、(9.25±2.82)和(0.51±3.12)mm;④L4~S1椎板上缘到相应神经根出硬膜的垂直距离分别(5.27±1.66)、(-6.76±4.36)和(-12.35±4.94)mill;⑤L4~S1神经根出硬膜到上位椎间盘下缘的垂直距离分别(8.14~2.72)、(0.86~4.98)和(-8.61±3.39)mm;⑥L3~L5神经根出硬膜到下位椎间盘上缘垂直距离分别(11.14±2.80)、(13.30±3.81)和(18.42±4.51)mm.结论:掌握下腰椎不同节段解剖特点,有利于椎间盘镜下手术工作通道的放置和操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胸椎旁神经阻滞术(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是将局麻药注入椎旁间隙进而产生同侧节段性躯体和交感神经阻滞的技术[1,2]。TPVB应用于脊柱、胸腹部急慢性疼痛的镇痛主要与胸椎旁间隙(thoracic paravertebral space,TPVS)的解剖结构有关。TPVS为位于胸椎两旁的楔形间隙,如图1所示[3],内含脂肪组织、脊神经根、肋间神经、胸神经背支、交通支、交感神经链和肋间动静脉等结构,其内侧界由椎体、椎间盘和椎间孔构成,向内经椎间孔与硬膜外间隙相连,外侧在肋横关节附近逐渐变细并延续为肋间隙。前缘为胸膜,后缘为肋横突上韧带,不同节段的上下边界由肋骨头、肋骨颈、横突以及肋横突韧带等分隔。关于TPVS的尾端边界有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腰大肌是TPVS的下边界[4],但其他研究发现注射剂可通过膈肌的内侧和外侧弧状韧带向腰丛和腹腔神经节扩散,并不存在尾端边界[5]。至今,还没有TPVS头端边界的相关描述。现将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种类、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利用临床1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例影像学资料,采用Simpleware建模软件分别模拟下腰椎骨性结构、椎间盘组织,并在Ansys软件附加腰椎相关韧带和关节囊,建立L5双侧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体外力学实验结果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重建模型构建了椎体皮质骨、松质骨、腰椎关节突关节、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等骨性结构,还构建了纤维环、髓核、上下终板组织,并成功附加了前纵、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棘间韧带以及关节突的关节囊。模型共计有281261个节点和661150个单元。腰椎椎弓峡部裂重建成功。通过与体外生物力学在不同工况下L4下关节突、L5上、下关节突、S1上关节突应力/应变趋势以及L4下关节突内外侧力学应力/应变趋势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建立了下腰椎椎弓峡部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可以用来进一步实施有关峡部裂治疗的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髂腰韧带CT三维显示及其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髂腰韧带能否在CT上显示以及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方法:128例腰椎患者进行了CT容积扫描检查,采用横断、矢状、冠状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髂腰韧带的结构特点。128例患者中有11例为移行椎患者,均经X线片证实。结果:117例腰骶正常节段的患者髂腰韧带均起自L5横突。83%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间隔脂肪组织,前、后束可分辨,横断位上前束较扁,向外侧走行止于髂棘后1/3内侧缘,后束较短而厚,向外后侧走行止于髂后上棘内侧骨面,冠状位上髂腰韧带前、后束均呈类三角形改变,尖端指向髂棘,底边与L5横突相连,矢状位上髂腰韧带前束呈薄条带状或小点状,后束呈宽厚条带状或结节状。17%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缺乏脂肪组织,前、后束不能分辨,横断位上韧带呈宽厚条带状或扇形向外后方行走,止于髂棘,冠状位上韧带呈类三角形改变,矢状位上韧带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条带状改变。以髂腰韧带作为L5椎体水平的定位标记,11例移行椎均准确定位。结论:CT三维多平面重建可准确显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特点。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根据这一特点能对腰椎节段进行准确的定位,特别是在合并有腰骶部移行椎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腰骶段多裂肌进行应用解剖研究,为临床减少腰椎后路手术对脊柱功能影响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5具尸体多裂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构成、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多裂肌短腱与止点及其与棘突和棘间韧带的关系进行解剖测量。结果多裂肌浅层起于骶髂长韧带,有一部分起于髂后上棘内侧,深层起于骶骨椎板、骶髂短韧带。L1~5多裂肌短腱的长度分别为:(15.10±2.43)、(15.68±2.79)、(14.82±2.77)、(14.16±3.62)和(11.58±2.46)mm。L1~5多裂肌短腱的宽度分别为:(4.72±0.99)、(5.42±1.14)、(5.86±0.99)、(5.90±1.06)和(4.68±0.62)mm。结论多裂肌主要参与脊柱背伸运动,维持脊柱腰段前凸的存在,是脊柱动力性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