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糖耐量低减(IGT)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对IGT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评估。方法高频超声检查50例IGT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EDD)及非内皮依赖性(EID)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GT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T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两组间无差异(P〉0.05)。IGT组颈动脉IMT与年龄,体重指数及2h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与EDD呈负相关(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年龄和EDD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频超声检查IGT患者颈动脉IMT和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可提供干预治疗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正常和斑块部佗、硬斑块和软斑块及斑块的肩部和纤维帽顶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方法对86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和50例正常人双侧颈动脉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斑点追踪技术检测颈动脉的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并分组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IMT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收缩期径向最大运动速度高于冠心病颈动脉无斑块部位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最大应变率高于硬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颈动脉斑块肩部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应变率高于斑块纤维帽顶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VVI技术可早期检测血管壁的弹性度,早期检测颈动脉荆样硬化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内膜运动的机械不一致性和不同部位的力学指标差别,有可能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初查和量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初步探讨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方法试验组27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5例正常人,VVI技术测量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对照组颈总动脉各壁间(除前壁与外侧壁间)V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壁、外侧壁Vs高于内侧壁、后壁。脑梗死组Vs各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各壁间Smax、SRmax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总动脉各壁(除后壁外)Vs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对应各壁Smax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总动脉各壁SRmax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VI技术可用于颈总动脉管壁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弹性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健康对照组各30例,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肱动脉袖带加压检测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β、PWVβ均较对照组增高,AC、FMD减低(P〈0.01);所有受试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的FMD分别与Ep、β、PWVβ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与AI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弹性各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呈高度相关,提示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定量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35(非洛地平治疗组)和B组n=35(福辛普利治疗组),另设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为C组n=30(对照组)。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Cmouse积分。对A、B组分别在治疗3个月、1年及2年后复查血压和血管超声的上述指标。结果 与C组比较,A组与B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颈动脉内中膜增厚(P〈0.01)。非洛地平组与福辛普利组在降低血压及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面作用相同(P〉0.05),但非洛地平组在逆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新的粥样斑块发生率方面优于福辛普利组(P〈0.01)。结论 非洛地平除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外,还有逆转大动脉功能和结构异常。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与踝肱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260名健康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使用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踝肱指数,并分析踝肱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236例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83例(77.5%),对照组为60例(23.1%),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22例踝肱指数异常,发生率为9.3%;对照组有 6例踝肱指数异常,发生率为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组患者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增厚组(P <0.05),颈动脉内膜不稳定斑块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踝肱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明显相关(OR 分别为1.118、0.054,P 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踝肱指数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应变率及扭转运动。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71例受检者分为冠心病组45例及正常组26例。在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分别取左颈总动脉距颈内外动脉分叉处1.5cm及2.5cm处两个短轴切面,勾画动脉内膜,分析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并计算其扭转角度。结果45例冠心病患者左颈总动脉各壁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大于正常组(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壁的扭转角度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患者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并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高频B型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测冠心病病人50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病人57例(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数,统计分析两组病人两项指标的差别;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各部位的IMT均比对照组明显厚(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检测出的斑块数也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的增多与冠心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与内皮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探讨心衰病人vWF和FMD的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心衰患者35例,冠心病无心衰患者15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16例,健康人18例。采用SONOS 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检测肱动脉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内皮依赖性舒张)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同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vWF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心衰组及无心衰组、扩心病心衰组FMD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冠心病心衰组FMD显著低于冠心病无心衰组及扩心病心衰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心衰组及无心衰组、扩心病心衰组vWF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冠心病心衰组vWF显著高于冠心病无心衰组及扩心病心衰组(P〈0.05)。②冠心病心功能越差.FMD降低及vWF增高越明显。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vWF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26,P〈0.002)。肱动脉FMD与LVEF呈正相关(r=0.353,P〈0.05)。【结论】①慢性心衰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②冠心病心衰内皮功能损害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中老年脑梗死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61例,采用无创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在静息、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未期内径的变化以及对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the carotid artery IMTc)进行测定。 结果本研究显示中老年脑梗死组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Brachial arterial 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b)功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MTc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脑梗死组的IMT与FMD均呈显著负相关(r=-0.835,P<0.01和r=0.419,P<0.05)。 结论肱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较严重的FMDb减低及1MTc增厚,FMDb及1MTc的测定对中老年脑梗死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改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0例非冠心病者(非冠心病组)颈动脉,检测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血管弹性功能指标,以及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又分为单支、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上述检测参数与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β、Ep、AI、PWVβ及IM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AC则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并且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能有助于评估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可作为监测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6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单支病变组32例和多支病变组34例,非冠心病患者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短轴方向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CS)及收缩晚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Sr),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 (1)单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5.24%±0.84%)小于非冠心病组(5.69%±O.80%,P<0.05),收缩晚期整体CSr[(-0.33±0.07)s-1]大于非冠心病组[(-0.38±0.09)s-1,P<0.05],多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3.65%±0.58%)小于非冠心病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CSr[(-0.25±0.06)s-1]大于非冠心病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示:收缩晚期整体CSr与Ger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9,P<0.05),收缩期峰值整体CS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485,P<0.01);(3)收缩期峰值整体CS与收缩晚期整体CS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及0.777,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且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弹性指标CS及CSr有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方法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30例。采集并存储颈总动脉长轴及短轴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应用VVI技术分析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管壁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LSR)及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CS)、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CSR)。将颈总动脉长轴后壁3个感兴趣点LSR的平均值定为平均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mLSR);将颈总动脉短轴管壁6个节段CSR的平均值定为平均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mCSR)。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的mLSR、mCSR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各节段(分别为:前壁、前外侧壁、后外侧壁、后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下同)CS分别为(8.77±1.58)%、(8.76±1.46)%、(8.80±1.40)%、(8.43±1.41)%、(8.56±1.39)%、(8.54±1.3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短轴相应管壁节段CS分别为(4.68±1.02)%、(5.23±1.13)%、(4.79±0.99)%、(5.14±1.01)%、(5.08±1.00)%、(4.99±1.03)%,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相应节段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5.23、7.54、6.53、6.38、8.54,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各节段CSR分别为(0.55±0.11)s-1、(0.54±0.11)s-1、(0.53±0.10)s-1、(0.46±0.08)s-1、(0.49±0.09)s-1、(0.51±0.13)s-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短相应管壁节段CSR分别为(0.33±0.14)s-1、(0.32±0.11)s-1、(0.31±0.10)s-1、(0.29±0.09)s-1、(0.29±0.07)s-1、(0.30±0.08)s-1,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相应节段CSR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8.03、8.26、8.31、9.23、10.11、7.58,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3个感兴趣点(近心点、中点、远心点,下同)LSR分别为(0.48±0.11)s-1、(0.51±0.09)s-1、(0.53±0.13)s-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点LSR分别为(0.24±0.07)s-1、(0.21±0.09)s-1、(0.23±0.10)s-1,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点L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2、13.69、15.33,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各感兴趣点LS分别为(4.82±1.19)%、(4.68±1.54)%、(4.76±1.3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感兴趣点LS分别为(4.36±1.79)%、(4.23±1.43)%、(4.48±1.55)%,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感兴趣点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3、2.25、3.11,P均>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mCSR及mLSR与颈总动脉IMT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和-0.853(P<0.0001)。结论 VVI技术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能力减弱,其减弱的程度与颈总动脉IMT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弹性.方法:选取拟诊冠心病人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20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63例、多支病变组113例及非冠心病组30例.分别应用M型超声技术及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对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测量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收缩早期整体CS小于单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ircumferential strain rate,CSr)及僵硬度系数β2大于单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P<0.01),单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及收缩早期整体CSr小于非冠心病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CSr及β2大于非冠心病组(P<0.01);②收缩期峰值整体CS、收缩早期整体CSr、收缩晚期整体CSr、β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9%、82.7%、80.3%、91.4%,对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01);③经判别分析所得判别函数:Y=0.817β2+0.500IMT-0.185斑块(1或者0),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93.3%,总判别准确率为80.6%.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且与冠脉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弹性指标CS及CSr有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龙湘党  赵康  敖琨  钟昕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13-12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0名拟诊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E峰速度(E),A峰速度(A),E/A比值以及左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左室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LA、LVDd和LVDs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EF、Fs、A、E/A比值以及左室T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E/A、Tei指数随病变支数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单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左室心肌重塑和左室功能减退,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Tei指数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 技术初步研究正常人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方法 超声采集并动态存储47 例正常人颈总动脉长轴及短轴二维灰阶图像.应用VVI技术观察颈总动脉管壁纵向和周向应变及应变率曲线,以同步记录心电图为时相对照,测量颈总动脉管壁收缩期纵向和周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正常人颈总动脉后壁近心点、中点及远心点间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颈总动脉短轴管壁各节段间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人颈总动脉管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沿颈总动脉后壁长轴分布基本均匀,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在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分布亦基本均匀.  相似文献   

17.
【目的14g讨速度矢量成像技术(VVI)无创性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左室长轴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采集23例正常对照组,23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Amplatzer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左心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VVl分析软件对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期的速度(SVmax),应变(SSmax)、应变率(SSRmax)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左心室心肌长轴方向SVmax、SSmax、SSRmax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封堵术后,左心室心肌长轴方向SVmax、SSmax、SSRmax虽仍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但较术前升高(Pd0.05)。【结论】VVI技术能够客观、敏感的反应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定量检测的价值。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颈动脉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顺应性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A组IMT≤1.0mm,B组IMT〉1.0mm,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A、B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A组和B组动脉顺应性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能早期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评价糖尿患者血管并发症的简便、实用而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