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62例,根据术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单侧组32例3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伤椎高度恢复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VS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9.4%,双侧组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水泥脱离椎体后缘进入神经椎管,也未发现骨水泥渗漏引起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掌握好进针角度,并采用多次推注的方法,可以达到与传统的经皮双侧PVP同样的临床效果,且经皮单侧PVP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术中X线辐射剂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术者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70岁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岁的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人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照组32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低黏度骨水泥治疗,观察组33例行单侧PVP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2个月,2组病人ODI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VP联合高黏度骨水泥与PKP联合低黏度骨水泥均是治疗70岁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案,前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且明显减少了骨水泥渗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 X线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的 PVP治疗 2 3例(31个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结果  CPC平均充填量胸椎 3.1m l,腰椎 4 .0 m l。术中 CPC渗漏者 4例(4个椎体 ) ,渗漏率为 17.4 % ,以椎体计算 ,渗漏率为 12 .9%。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定 ,并经 3~ 10个月 (平均 6 .6个月 )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P<0 .0 0 1)。结论  PVP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1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7 ml,20例患者腰背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9例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椎体高度恢复平均2.2mm,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3~48个月,无再骨折及疼痛加重者。认为PV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适合多数新鲜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28例。改良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透及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危害,降低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130例,于C臂透视下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部分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对患者胸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出院后随访.结果 13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VAS评分为(8.68±0.81)分,术后为(1.8±0.51)分,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115例术后胸背部疼痛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患者胸背部疼痛.  相似文献   

7.
吴伟  马锦波  刘新权 《山东医药》2011,51(22):61-6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0例(60个椎体)采用PKP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患者VAS(8.4±1.6)分,椎体前缘高度丢失(17.3±2.2)mm,椎体中部高度丢失(9.4±1.3)mm,Cobb角为25.1°±5.3;°术后分别为(1.2±0.5)分、(4.5±1.6)mm、(3.0±1.2)mm,7.9°±4.3°。以上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本组患者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例发生骨水泥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瘦素(leptin)、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28例采用全麻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单侧组),32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双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随访2年,于术前及术后1 w、3个月、2年,观察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高度、Cobb角;检测术前和术后1 d、1 w和2 w血清leptin、IL-6、TNF-α水平。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侧组住院时间、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 w、3个月和2年,VAS、ODI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eptin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 d、1 w IL-6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3例(28个椎体),记录畸形纠正情况、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4-79周,所有患者椎体前壁和中壁较术前分别平均增高4.3、3.7mm;Cobb’s角平均减少3.15。;VAS评分较术前平均减少6.08分;骨水泥椎体外渗漏发生率为10.7%。结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恢复椎体高度,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VP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其中PVP组40例,PKP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椎体恢复高度、住院天数、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椎体恢复高度、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手术前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有效缓解疼痛的作用。PVP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但渗漏率高,无法恢复椎体高度。PKP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减少渗漏,但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过度恢复椎体高度可增加椎体再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6例,在X线透视下经皮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3—7ml。结果X线检查显示骨水泥充盈良好,骨折复位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MiGill-Melzack评分测试疼痛缓解81%;术后2d的VAS评分为(2.43±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术后2d的MiGill—Melzack评分为(2.434-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对18例患者随访3~6个月,疼痛未复发,椎体形态未见改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骨痿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9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均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椎体成形术+骨痿汤与针刺疗法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背酥软乏力、头昏耳鸣、步履困难、舌红少津等)及骨折愈合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Cobb角、椎体楔变角)变化、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骨密度变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评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更高,并发症率明显更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折愈合情况、VAS、骨密度、ODI评分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折愈合情况、VAS、骨密度、ODI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痿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显著,骨密度增加,骨折愈合好,腰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年龄65岁、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统计术前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住院总花费等指标。结果 48例患者的82节椎体均经双侧入路成功完成手术,PVP组为24例37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82±0.41)mL;PKP组为24例45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94±0.32)mL,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2组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PVP组术中透视累计时间为(13.58±3.79)s,PKP组为(21.38±4.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结论 PVP与PKP均为微创手术,均可缩短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缓解疼痛和增加椎体稳定性方面疗效较好,疼痛缓解可维持至术后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性评价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弯角椎体成形术(CVP)、单侧椎体成形术(UVP)和双侧椎体成形术(BVP)治疗OVCF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次数、骨水泥非理想分布率。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610例患者,其中CVP 201例、UVP 215例、BVP 194例。Meta分析表明,与UVP患者比较,CVP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增加(MD=0.105,95%CI为0.049~0.160,P=0.0001),骨水泥非理想分布率、骨水泥渗漏率降低(RR=0.094,95%CI为0.040~0.221,P=0.0001;RR=0.372,95%CI为0.222~0.624,P=0.0001),两者VAS、ODI、手术时间、X线曝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机器人辅助,35例)和对照组(C臂透视辅助,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Cobb角,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椎体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椎体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机器人辅助下高选...  相似文献   

16.
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化 《山东医药》2011,51(35):64-6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分别行PKP、PVP,术后1周分别记录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减小,而椎体高度明显增加,尤以观察组为著(P〈0.05);两组术后均无神经系统损伤表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1个椎体、5例7个椎体出现少量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可显著缓解疼痛,但前者恢复椎体高度效果更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8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8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共19例采用PVP方法治疗;同期60~79岁共17例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对患者术前、术后1~7 d,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对2种术式透视时间、注射骨水泥量、住院总费用等进行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止痛效果良好,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视时间PVP组(107±37)s短于PKP组的(151±76)s,(t=2.24,均P<0.05).费用PVP组为(16 124±5850)元低于PKP组的(34 265±6655)元,(t=9.26,P<0.01).结论 PVP和PKP对于高龄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类似,PVP操作更简单,手术透视时间少,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例,观察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0.5)、(2.2±0.4)分,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8±0.6)、(1.2±0.4)分,两者比较P均〈0.05。复查x线及CT片,均显示压缩骨折高度不同程度恢复,仅1例出现椎间盘的少量骨水泥渗漏。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同种型号单球囊双侧扩张PKP治疗。其中采用标准PKP者(ss组)52例,采用非标准PKP者(NS组)34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均根据VAS、椎体恢复高度和Cobb角的矫正度评估手术疗效,同时比较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ss组术后VAS为2.7分,椎体前缘高度恢复25.4%±12.7%,Cobb角矫正12.4°±10.5°,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4.85±1.42)ml,骨水泥渗漏率为3.2%(主要渗漏至椎体血管内);NS组分别为3.1分、24.5%±13.9%,10.9°±10.2°、(4.45±1.33)ml和29.1%(主要渗漏至椎体周围、椎间隙和血管内等)。两组比较,除VASP〉0.05外,余P均〈0.05。结论遵循标准手术操作规范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多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多椎体PKP两种手术操作方法的差异。48例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个及以上)骨折患者其中,常规手术组(C组)20例82椎,手术节段3~6个椎体(平均4.1椎体),分布范围T_5~L_5,常规PKP手术技术和流程进行定位、穿刺、球囊扩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灌注,完成一个椎体后行第二个椎体手术。改良手术组(M组)28例112椎体,手术节段3~7个(平均4.0椎体),分布范围T_4~S_1,采用改良操作技术和流程,定位、经椎弓根基底途径穿刺、双椎体同时穿刺或二重穿刺注射等方法进行手术。两组均局部麻醉下行单侧穿刺手术,术中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如骨水泥分布未超过中线则增加对侧手术。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和临床并发症。结果 C组和M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8.6±2.3)和(8.2±1.9),术后3 d时VAS评分分别为(3.5±2.6)和(3.2±3.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组14个椎体(15.73%)行双侧手术,明显高于M组的1个椎体(0.89%)(P〈0.0001)。骨水泥灌注量,C组每例8.0~23.1ml[平均(15.3±3.1)m1],M组每例8.5~25.5 ml[平均(16.2±4.1)ml];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在C组为19.5%,在M组为1 8.75%,两组间骨水泥总量和外漏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手术时间每例为70~230min,每椎体(26.9±6.7)min,M组每例45~162min,每椎体(1 6 3±5.2)min,M组每椎体平均手术时间远低于C组(P〈0.001)。两组均末发生临床并发症。结论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和流程可缩短多椎体PKP手术时间,减少双侧穿刺次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灌注总量在26ml以内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