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s)是与 G蛋白耦联的受体 ,目前已克隆出 8种不同编码的基因 [1 - 5 ] 。根据它们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信号转导的机制以及对激动剂的选择性 ,可将其分为 G- 、 G- 和 G- 三组。 G - 组包括 m Glu R1 和 m Glu R5 ;G - 组包括m Glu R2 和 m Glu R3;G- 组包括 m Glu R4、m Glu R6 、m Glu R7和 m Glu R8。目前研究表明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神经突触传递的调控、突触发育的可塑性、长时程增强效应 (L TP)、长时程抑制效应 (L TD)、学习记忆、神经元退化和保护等…  相似文献   

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分子构造与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氨酸(Glu),作为中枢神经兴奋性突触的化学信使,除激动NMDA、AMPA和KA等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介快速兴奋性突触反应外”‘,还类似GA-M,5-HT和ACh,激动与G一蛋白耦联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调节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神经元发育、死亡、突触可塑性等许多功能D’。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特异性试剂的发现,已克隆出8种编码mGluR的基因(Schoepp,。tal.1993);表达研究还证实与PLC耦联和对L-AP。敏感的mGluR以及与AC负耦联的mGIuR的存在。首先克隆出来的是mGIuRI。[‘’,随即利用mGI…  相似文献   

3.
NMDA受体是指对NMDA(N-甲基D-天冬氨酸)敏感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在研究γ-氨基丁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作用同时,人们注意到中枢有兴奋性氨基酸。1960年Curtis及Watkins发现L-谷氨酸、L-天冬氨酸对脊髓细胞有明显兴奋作用,测定兴奋性氨基酸在脑中的含量,发现L-谷氨酸,L-天冬氨酸相当高。经20多年的研究,对中枢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认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中可能起着递质作用。近年来由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放射性专一的配基合成,应用药理、电  相似文献   

4.
LTP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 (LTP)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之一 ,是突触可塑性的功能性指标之一 ,也是研究学习记忆的理想模型。LTP是突触前后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诱导和维持 2个阶段。LTP的形成与突触前递质的释放、突触后相关受体通道以及各种蛋白激酶、逆行信使、即早基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 5亚型 (m G1u R5 )高表达区域是纹状体、海马及大脑皮质。它是与 G蛋白耦联的受体 ,通过 1、4、5 -三磷酸肌醇 (IP3)和 Ga2 +作为第二信使系统发挥生物学效应。它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可塑性有关 ;可加强大脑皮质 -氨基丁酸 (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在纹状体内 ,它可加强NMDA受体的神经毒性作用 ,并与底丘脑核及多巴胺 (DA)系统发生联系 ,可能参与调节基底节的运动 ,并可能与帕金森病 (PD)动物模型中锥体外系症状的产生有关。在海马内 ,m G1u R5可形成长时程增强效应 (L TP) ,与学习和记忆有关  相似文献   

6.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有5种类型。如同 GABA、5-HT 和胆碱能受体等一样,EAA受体亦可分为两大类。其中 NMDA 和非 NMDA 受体都具有4个跨膜区段(TM),并由 TM 的某些顺序组成了离子通道:促代谢受体(mGluR)则系具有7个 TM、与 G 蛋白相偶联的受体,它是通过促进磷脂酰肌醇分解,产生第二信使而发挥作用的。NMDA、非 NMDA 和促代谢受体激活均为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所必需,后者乃是记忆形成和维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缺氧对电鱼(mormyrid electric fish)小脑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的功能影响,阐明缺氧耐受动物神经元在缺氧条件下的电生理特征。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法,观察急性缺氧对电鱼小脑主神经元PC膜电位、兴奋性和平行纤维(parallel fiber,PF)-PC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1)短暂缺氧使电鱼小脑PC膜电位发生迅速而持久的超极化,可持续30 min以上,同时伴随自发放电频率的显著下降。谷氨酸AMPA受体阻断剂CNQX不影响PC缺氧性超极化的产生,但可阻断缺氧性超极化的持续存在;而GABAA受体阻断剂Bicuculline则完全阻断缺氧性超极化的产生,并使膜电位在缺氧开始后发生短暂的去极化。(2)缺氧使PC诱发动作电位的阈值增高,频率减低,幅值减小。(3)急性缺氧使刺激PF诱发的PC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postsynaptic current,EPSC)呈现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同时使EPSC双脉冲增强现象(pair-pulsefacilitation,PPF)显著衰减。CNQX逆转了PF EPSC的缺氧性LTP,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 Term Depression,LTD);而Bicuculline则使PF EPSC的缺氧性LTP增强。结论:耐缺氧动物电鱼小脑神经元的缺氧反应特征与哺乳类动物显著不同,AMPA受体和GABAA受体均参与电鱼小脑PC的缺氧性超极化和PF LTP的产生,表明维持GABA能突触和谷氨酸能突触活动的适度平衡,可能是电鱼以及其他耐缺氧动物脑保护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人们对交感神经节中的突触传递认识有了很大改观,这里不仅仅存在着以乙酰胆硷(Ach)为递质,N受体参与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而且还有其他胆硷能性和非胆硷能性的传递方式。 六十年代以来的电生理研究,尤其是细胞内微电极测量表明,刺激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交感神经节细胞可引起四种性质不同的突触后电位。它们分别是:①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其潜伏期约为数毫秒,持续时间大约20毫秒(单个)。②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P),潜伏期约数十毫秒,持续时间约3秒。③慢兴  相似文献   

9.
<正> Glu和Asp化学传递的研究使当代神经科学的进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目前,已经确证神经科学中有很多具有抑制性作用。如GABA、DA、5—HT、脑啡肽(ENK)等,似乎都以抑制作用为主。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通路中,兴奋性突触应占有多数并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六十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着手寻找中枢兴奋性介质,并把怀疑的焦点集中到谷氨酸(Glu)和门冬氨酸(Asp)两种氨基酸上。大家一致认为、它们至少是兴奋性介质的主要候选者。 Glu和Asp是带有双羧基结构的酸性氨基酸,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但它们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哺乳动物脊髓神经元的药理研究,提出L-谷氨酸(L-Glu)、N-甲基门冬氨基酸 (NMA)、海人酸(KA)分别是兴奋性氨基酸三种受体亚型的激动剂。本工作观察大鼠皮层神经元对此三化合物的反应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兴奋性氨基酸在皮层突触传递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