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卡莫司汀诱导大鼠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卡莫司汀诱导建立大鼠皮质发育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 给孕17 d母鼠腹腔注射卡莫司汀.观察仔鼠生长发育情况及日常行为,用水迷宫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红藻氨酸诱导癫痫发作并比较其痫性发作阈值,最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仔鼠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日常活动能力差、学习能力降低,痫性发作阈值降低(P<0.05);病理改变包括大脑皮质厚度变薄、层状结构紊乱、神经细胞缺失、神经细胞发育不良,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异位等异常.结论 孕期母鼠腹腔注射卡莫司汀15 mg/kg可成功建立仔鼠皮质发育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2.
卡莫司汀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卡莫司汀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并超声法制备卡莫司汀长循环热敏脂质体,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其形态与粒径分布,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含量与包封率。结果卡莫司汀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约100nm左右,包封率达97%以上。结论成功制备了卡莫司汀长循环热敏脂质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传统治疗联合卡莫司汀片(1,3-Bis[2-Chloroethyl]-1-Nitroso-urea, BCNU)植入(GW组)对比不植入(对照组)在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参照Cochrane评价手册5.1.0和纽卡斯尔渥太华规模标准分别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和5篇队列研究,共1186例患者。对RCTs行Meta分析:GW组的中位生存期、颅内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脊液漏和抽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队列研究Meta分析:GW组的中位生存期、术后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治疗联合BCNU植入能显著增加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术后1年生存率,而除了颅内压增高外不增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莫司汀瘤腔内灌注化疗治疗初发高级别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的初治患者11例,2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9例位于大脑半球.肿瘤最大径2.5~6cm,平均4.1cm.开颅手术,冰冻病理证实为分化较差的胶质细胞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将卡莫司汀注射液62.5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均匀喷洒灌注于术腔,留院观察10 ~22天.结果 住院期间并发症包括:癫痫1例,感染1例,失语1例,发热2例,皮下积液2例.间变星形胶质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9例.随访6~25个月,2例死亡,2例复发,1例影像进展.生存患者karnofsky评分60~ 80分,平均66分.结论 卡莫司汀瘤腔内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可用于初发高级别胶质瘤术中治疗,不影响术后放疗,结合辅助放疗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周琴 《吉林医学》2012,33(21):4569
目的:探究卡莫司汀在体内分解成烷化剂后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肿瘤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卡莫司汀组和环磷酰胺组,分别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卡莫司汀和环磷酰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卡莫司汀化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环磷酰胺化疗组,而且不良反应小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莫司汀在体内分解成烷化剂后具有较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6.
N-羧甲基壳聚糖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N-羧甲基壳聚糖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基本特征及对动物肝脏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采用(油/水)/油复合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微泡超声造影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泡的大小、形态及粒径分布,通过股动脉注射0·5ml该超声造影剂到动物体内,观察动物肝脏超声显影效果。结果N-羧甲基壳聚糖微泡为空心球形结构,分散均匀,形状规则,粒径在2~3μm,壁厚为250~300nm。该造影剂对动物肝脏超声显影效果明显增强。结论N-羧甲基壳聚糖微泡可作为一种性能较好的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尤其在肿瘤诊疗方面,以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为基础的超声靶向转运系统显露出显著的优势。常规的给药途径使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年来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国外研究进展,阐述了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法、靶向制备技术、体内过程和物理原理,并讨论了其在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及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主要的制作方法都是围绕着超声造影剂内核的替换及外壳的改变和修饰进行的。文章对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研究的背景、现状、未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的超声造影剂,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内、外显影效果.方法 选用体内可降解的两种脂质体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和1,2-二油烯氧基-3-三甲氨基丙烷(DOTAP),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外观和形态及粒径分布.以声诺维超声造影剂、PBS和水合液作为对照组,比较其基因携带能力.采用体内、外显影实验,观察自制超声造影剂的显影效果和时间.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自制超声造影剂形态规则,呈球形,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6.969 μm.自制超声造影剂与声诺维超声造影剂相比有较好的基因携带能力,而声诺维超声造影剂与PBS及水合液的携基因能力无明显差异.体外超声显影显示,自制超声造影剂在Skeletal muscular模式下显影时间为18 min,造影模式下显影时间为14 min,两种模式下管内均表现为强回声,有很好的影像增强效果;体内超声显影(造影模式)显示,大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后1 s时下腔静脉开始显影,3 s时腹主动脉中下段开始显影,内均可见强回声充填.结论 脂质体包裹的微泡理化性质稳定,具有较好的基因携带能力,体内外显影效果较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携带基因和药物的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11.
翟琦  吴巍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1):1032-1035
近年来,超声联合微泡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表明,超声联合微泡剂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治疗手段。利用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栓塞新生血管治疗肿瘤应用前景广阔,而具有靶向性的药物施放、基因治疗及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疗效等的基础研究,亦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基本特性及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检测一般理化性质,再制备生物素化微球,以空白微球为对照组,分别在加入亲和素前后,观察体外聚集情况及超声显影效果,并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统计软件计算、比较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结果所制备的液态氟碳脂质微球为外观呈乳白色的混悬液,镜下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性质稳定,粒径(171.9&#177;91.0)nm;制备的生物素化微球在加入亲和素后聚集成团状,并可增强超声显影,经DFY软件分析,加入亲和素前后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出稳定的纳米液态氟碳脂质超声造影剂,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证明了该微球具有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对正常兔肝脏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声空化方法制备表面活性剂(Span60和Tween80)包裹全氟丙烷气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ST68-PFC)。然后以微泡为模板粒子,用带相反电荷的聚赖氨酸(PLL)和海藻酸钠(Alg)为包膜材料,通过静电吸引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微泡进行包覆和表面修饰,观察其对正常兔肝实质的造影效果。结果声空化法能够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超声造影剂微泡,聚电解质有效地组装到ST68-PFC微泡表面。动物肝脏造影实验证明经过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强兔肝实质显像效果。结论经过层层自组装修饰的微泡造影剂在赋予更多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减弱其造影效果。通过选择含有氨基、羧基等基团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微泡的最外层,可以方便地将特异性配体连接到微泡表面上,实现靶向目的。  相似文献   

14.
声学造影剂脂氟显的理化特性与实质性器官增强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新型长效脂质声学造影剂“脂氟显”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 ,并观察其在实质性器官的持续增强效果。方法 用光镜观察微泡大小形态 ;用血球分析仪测定微泡浓度 ;Zeta SIZER 30 0 0电位仪测定 PH值及表面电位 ;粘度仪测量造影剂粘度。在体实验用 VX2肝肿瘤模型 ,观察肿瘤增强显影效果。实验超声诊断仪采用西门子 Sequoia5 12 ,脂质声学造影剂经耳缘静脉团注入 ,剂量 0 .0 2 ml/ kg。结果 新型长效声学脂质造影剂微泡的粒径范围为 3- 10μm,其中 98%在 8μm以下 ,多为 4μm;微泡浓度为 7× 10 9/ ml;p H值为 6 .4 2 ;生理盐水稀释 2 5倍后 ,造影剂黏度为0 .75 ;微泡表面电位为 (- 35 .5± 4 .0 ) mv。在体实验中 ,持续增强兔肝脏 VX2肿瘤长达 4 0 - 6 0 min。结论 新型脂质声学造影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中未发现有潜在的生物有害作用 ,在体实验中长时间持续增强实质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声辐射微泡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腹水瘤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单纯超声治疗组和超声微泡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瘤重,对治疗后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了解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超声微泡组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凋亡肿瘤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辐射微泡可显著抑制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除杀灭肿瘤细胞外,还可诱导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制备靶向结合活化血小板的脂质超声造影剂的新方法,评价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外与血栓靶向结合的能力。方法:首先合成荧光标记的,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赖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多肽-棕榈酸化合物(KGDS-Palm)。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以带荧光FITC的KGDS-Palm为主要原料之一,制备靶向脂质超声造影剂。马尔文公司粒径测定仪检测微泡大小及分布;Coulter计数仪分析浓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KGDS多肽与微泡的结合情况;流式细胞仪评价多肽与微泡的结合效率;观察靶向微泡在体外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血栓模型,检测靶向微泡与血栓靶向结合的特异性。结果:KGDS靶向超声造影剂呈淡黄色混悬液,微泡浓度约为1.5×109/mL,平均粒径为1.5 μm,98%的微泡小于5 μm。荧光显微镜显示靶向超声造影剂表面呈明亮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KGDS结合效率为90.04%;体外4 ℃保存48 h后微泡浓度及粒径无显著改变;体外靶向及其拮抗实验证实,靶向超声造影剂与血栓特异性结合。结论: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制备靶向超声造影剂,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靶向造影剂的制备及纯化;KGDS靶向超声造影剂稳定性好、靶向结合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一种胰腺癌靶向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T-UCA)并评价其体外靶向性效果。 方法 合成高分子聚合物PLGA-PEG-NH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检测;用乳化挥发法制备包裹全氟溴辛烷(PFOB)的PLGA纳米造影剂后连接Hedgehog抗体;BCA法测定抗体的连接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其粒径、电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纳米造影剂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利用透析法测定纳米造影剂的体外释放特性;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FPAC-1上,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和定量验证其体外靶向能力。 结果 所制得胰腺癌靶向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平均粒径为198.9nm,zeta电位为-31.8mV,包封率(63.7?Ee3.9%),载药量(14.3?Ee0.9%),48小时释药量为85.3%;体外细胞实验显示靶向造影剂与高表达Hedgehog抗原的SW1990细胞大量结合,而靶向造影剂与不表达Hedgehog抗原的CFPAC-1细胞未见特异性结合。 结论 本研究通过乳化挥发法成功制备了胰腺癌靶向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其各项表征符合要求,并能特异性靶向Hedgehog高表达的胰腺癌细胞,有望成为胰腺癌诊断的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6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21~82岁,平均(51.5±14.24)岁。对66例患者分别采用胃助显剂(胃助显剂组)及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混合液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按2.5∶500配制,分别在常规模式及造影模式下观察胃食管反流声像图的表现特征,频谱多普勒记录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及反流速度,比较胃助显剂组及混合液组对GERD的诊断效能,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胃镜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混合液组在造影模式下检出53例,阳性率8030%,未检出13例,阴性率19.70%;胃助显剂组检出42例,阳性率63.64%,未检出24例,阴性率36.36%;胃镜检出21例,阳性率31.82%,未检出45例,阴性率68.18%。混合液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胃助显剂组及胃镜组(P<0.05)。5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有11例合并食管裂孔疝。结论 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在超声造影模式下诊断GERD优于单一胃助显剂及胃镜,可实时客观显示有无反流声像及反流宽度与反流高度等,能明显提高对GERD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GERD开辟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适用于炎症性肠病超声诊断并靶向MAdCAM-1的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并鉴定其物理性状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长循环脂膜超声微泡,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法桥接超声微泡与抗MAdCAM-1单克隆抗体(MECA-367)?对制备出的靶向微泡造影剂进行物理性状检测;通过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靶向造影剂对TNF-α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结合能力?同法制备携同型对照抗体IgG2a微泡作对照?结果:制备的靶向超声微泡形态好且粒径较均匀,平均粒径(464.5 ± 85.7)nm,Zeta电位(-19.3 ± 2.5)mV?SVEC4-10细胞MAdCAM-1的表达与TNF-α刺激时间成正相关?并且,当TNF-α浓度达到20 ng/ml时,MAdCAM-1的表达达到峰值?体外寻靶试验表明,该靶向造影剂较多并牢固地黏附到表达MAdCAM-1的细胞周围;携IgG2a的同型对照组未见明显结合?结论:成功制备出桥连MECA-367的靶向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对高表达MAdCAM-1的炎性细胞模型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TNF-α诱导SVEC4-10细胞建立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