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经前期综合征(PMS)和经前焦虑性障碍(PMDD)的3种评价方法,提出应用PMS症状累计评价方法时应注意将PMS和PMDD共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经前期综合征(PMS)和经前焦虑性障碍(PMDD)的3种评价方法,提出应用PMS症状累计评价方法时应注意将PMS和PMDD共同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一种女性独特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健康,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以“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小脑”构成的情感回路功能异常可能与PMDD发病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该情感回路相关脑区及脑区间的脑功能研究,为寻找PMDD的神经病变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1相关概念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月经后症状自然消失的一种病症。PMS的概念最初于1931年由美国FrankRT医生提出。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世界上约30%的育龄妇女患有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5%~8%患有严重性PMS即经前期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1]。PMS在治疗上仍主要采用中医中药、单纯西医以及中西医相结合等治疗方法,其疗效不一。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remenstrual tension syndrome,PMS)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对于伴有轻中度身心症状的PMS患者,国内外均着重于心理治疗,但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常需配合药物治疗。文献报道,应用氟西汀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获得了较好疗效^[1,2]。作者试用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对中重度PMS患者进行治疗,并作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月经前出现定期有规律的心理和体征的多症状表现,症状基本特征是周期性出现。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国外报道的发生率大多在30~40%,PMS病因不清,可能与激素比例失调、神经介质改变、维生素缺乏等有关,社会心理因素对此病也有一定影响。女医护人员直接与病人打交道,PMS的发生对她  相似文献   

8.
張慧琳  朱明霞  孔美容  宋阳 《护理研究》2012,26(26):2415-2417
[目的]了解澳门地区育龄妇女经前期症状及经前期综合征(PMS)发生情况。[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4月应用《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调查表》对澳门地区15岁~49岁807名育龄妇女进行经前期症状及PMS发生情况调查。[结果]40.5%的妇女符合PMS诊断标准,93.3%的妇女经前期至少出现1项症状。此次调查经前期症状有9项,发生率最高的3项症状为乳房胀痛或触痛、腹胀、易激惹。不同年龄层妇女易激惹、焦虑、思维不清晰以及乳房胀痛或触痛、头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澳门地区育龄妇女PMS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妇女、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经前期综合征病人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女性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工作、学习,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PMS的发生率为30%~40%,多见于25岁~45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烦躁、易发脾气、肢体水肿、头痛、腹胀、乳房胀痛、抑郁、焦虑、易激惹、有意外事故倾向和犯罪行为及自杀意图等。  相似文献   

10.
1 相关概念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月经后症状自然消失的一种病症.PMS的概念最初于1931年由美国Frank RT医生提出.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正>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的以情感、行为和躯体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1],常见症状有精神紧张、情绪抑郁、乳胀、疲乏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5%的育龄妇女患有PMS症状,其中3%~8%的PMS症状极其严重[2]。国内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某医学院女大学生中PMS的发生率高达50%,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3]。目前,PMS的临床治疗尚缺乏标准化方案,抗焦虑、抑制排卵等西药治疗存在一定副作用。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刮痧护理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对相关应用情况进行报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郑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6-36,48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确立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 2005-05对随机抽取菏泽学院1~3年级的女大学生92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经前期的症状及行经期间的一般症状。结果 共发放920份问卷,收回920份,有效842份,有效率为91.5%。调查结果表明63%以上的女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综合症状出现,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和经前期紧张征加重原因,大多与情绪波动、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经期体育活动、学习紧张等有关,54%的女大学生对月经的改变及经前期紧张征加重有思想顾虑。结论 大学生的性教育性心理是预防治疗月经失调及经前期紧张的有效处方。  相似文献   

13.
1 PMS的临床表现 PMS症状表现特点为:症状一般在经前10-14天出现,经前2~3天加重,随月经来潮症状迅速消失,下一周期又重复出现。PMS症状轻者可以忍受无需治疗,而约8%症状重者须依靠药物缓解。研究已表明,PMS症状广泛,患者自诉症状可多达300余种,但并非每一患者都具备所有症状,不同个体会有各自突出的症状,严重程度亦因人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前期综合征(PMS)患者与健康女性血清和全血叶酸水平,探讨叶酸与PMS的关系。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106例PMS患者与同期于该院体检健康女性121例,于月经后20~25d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和全血叶酸水平情况。分析患者和健康者血清、全血叶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PMS患者血清和全血叶酸水平分别为(14.4±0.14)、(453.6±31.6)ng/mL,健康女性血清和全血叶酸水平分别为(17.3±0.35)、(452.1±30.4)ng/mL,PMS患者与健康女性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S患者血清血酸水平低于健康女性。叶酸水平降低可能与PMS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本病被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al syndrome,PMS).  相似文献   

16.
从经前期综合征(PM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耳穴治疗的原理、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确立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2005-05对随机抽取菏泽学院1~3年级的女大学生92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经前期的症状及行经期间的一般症状。结果共发放920份问卷,收回920份,有效842份,有效率为91.5%。调查结果表明63%以上的女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综合症状出现,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和经前期紧张征加重原因,大多与情绪波动、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经期体育活动、学习紧张等有关,54%的女大学生对月经的改变及经前期紧张征加重有思想顾虑。结论大学生的性教育性心理是预防治疗月经失调及经前期紧张的有效处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及经前期综合征量表对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18个科室的30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为74.51%、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6.21%,职业倦怠总分为(41.71±8.64)分。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经前期综合征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较高,经前期综合征对其职业倦怠有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9.
治疗经前期综合症妇女的临床证据显示:①溴隐停(只对乳房症状):RCT所提供的有限证据提示,溴隐停的副作用虽然较常见,但与安慰剂相比对乳房胀痛的缓解更有效.②认知行为治疗:RCT发现,认知行为治疗较对照组能显著缓解经前期症状,但有关疗效大小的证据不足.③达那唑:RCT发现,达那唑较安慰剂能显著缓解经前期症状,但长期持续使用可能导致男性化等严重的副作用.④利尿剂:RCT发现,螺内酯较安慰剂能显著缓解乳房胀痛、水肿等症状.2个RCT发现,甲苯喹唑酮或氯化铵与安慰剂相比,能降低经前期水肿和抑制体重增加.⑤体育锻炼:1个RCT发现,有氧运动较安慰剂更能显著改善经前期症状.另1个RCT发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比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更有效地缓解症状.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RCT发现,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过去称GnRH类似物)较安慰剂能显著缓解经前期症状.RCT发现,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孕激素 雌激素(反向添加治疗)缓解症状的评分低于单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但其评分优于安慰剂组.1个小样本RCT发现,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7-甲异炔诺酮缓解症状评分与单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相当.因为持续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超过6个月将带来骨质疏松的危险,所以其长期使用受限.⑦子宫切除术伴或不伴双卵巢切除术:缺乏相关RCT.但观察性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伴双卵巢切除术具有治愈效果.只行子宫切除术也可缓解症状,但由于缺乏对照,导致证据强度有限.该疗法的危险主要是由手术造成的.双卵巢切除术后的不育也是不可逆的.⑧非选择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RCT发现,非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较安慰剂能显著改善经前期综合症的至少一个症状,但部分妇女因副作用而中断治疗.有关β-阻滞剂和锂剂效果的RCT样本量太小,证据不足.⑨非甾体类抗炎药:一些RCT发现,前列腺素抑制剂较安慰剂能显著改善部分经前期症状,但不能缓解经前期乳房胀痛.⑩雌激素:一些小样本RCT的有限证据提示,雌激素较安慰剂能有效地改善症状,但有效程度尚不明确.(11)口服避孕药:RCT发现,口服避孕药较安慰剂改善经前期症状的证据不足.(12)孕酮:1个系统评价发现,孕酮可以小幅度缓解经前期综合症的所有症状且不增加由于副作用导致的治疗中断,其缓解程度与安慰剂有明显差异,但缓解的程度还达不到理想的临床疗效.目前尚不清楚给药的时间和途径对孕酮的作用是否有影响.(13)孕激素(人工合成):1个小样本RCT比较了孕激素和安慰剂的疗效,但证据不足.(14)Vit B6:1个纳入低质量RCT的系统评价发现,证实Vit B6疗效的证据不足.在这篇系统评价中,一些质量不高的RCT提示Vit B6较安慰剂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另一些方法学质量不高的RCT发现,证实Vit B6效果的证据互有矛盾.(15)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1篇系统评价和其后的RCT发现,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较安慰剂能显著缓解经前期症状,但也更易出现副反应.(16)7-甲异炔诺酮(替勃龙):1个小样本RCT的有限证据提示,替勃龙较安慰剂(复合维生素)更能缓解经前期症状.(17)其他治疗,如按摩疗法、饮食补充、子宫内膜切除术、月见草油、腹腔镜下行双卵巢切除术、反射论、放松疗法等的疗效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20.
梁晓琳  甘照宇 《新医学》2023,(7):470-474
经前期综合征和双相障碍都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两者在临床症状、病程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而且常常同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目前国内关于经前期综合征与双相障碍共病的研究较少,该文就两者共病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共病机制、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