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端粒和端粒酶与人类的衰老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端粒是一种封闭真核染色体末端的脱氧核糖核酸,对染色体起保护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它的存在解决了染色体末端复制缩短问题,同时认为端粒酶的过度表达与细胞的永生化和癌变直接相关。因此,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深入研究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细胞癌变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临床肿瘤治疗最为棘手的问题。近年大量研究发现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不死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 ,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端粒酶在肿瘤耐药的发生中是否起作用 ,端粒酶与肿瘤耐药的发生与克服是否相关是目前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述端粒、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关系。1 端粒和端粒酶端粒 (telomere)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由若干个kb的DNA串联重复序列与多种相关蛋白质(端粒结合蛋白 )共同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是…  相似文献   

3.
李玉梅  陆国明 《四川医学》2003,24(11):1202-1204
端粒酶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消化系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 (telomere)是位于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由串联排列的重复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 ,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结构 ,能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端 端融合和重组 ,起到固定染色体位置 ,决定细胞寿命的作用。人和脊柱动物的端粒DNA序列为(5’TTAGGG 3’) n[1] ,一般为 5~ 2…  相似文献   

4.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是细胞的“生命时钟”。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一种逆转录酶,它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及抗癌靶点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人类肿瘤之间的关系从基础到,临床应用及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和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核蛋白结构 ,而端粒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标记截然不同于破裂DNA末端和利于染色体复制的线性染色体末端。端粒酶的激活与癌症高度相关 ,提示端粒酶、端粒和端粒维持间的互相影响是癌症衍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迄今为止 ,人和动物肿瘤模型研究表明 ,端粒和端粒酶在肿瘤形成中发挥抑制和利于肿瘤变化的双重作用。了解端粒和端粒酶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不仅进一步认识肿瘤衍变作用的内容机制和复杂的肿瘤病因学 ,也有望对肿瘤治疗提出新的靶点。1 端粒和端粒酶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特殊的DNA 蛋白质复…  相似文献   

6.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独特的蛋白质-DNA结构,在保护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完整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则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组成的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它能以自身RNA为模板直接在染色体末端合成端粒重复序列,使端粒长度保持稳定或增加。本综述了端粒和端粒酶的活性的变化与肿瘤的相关性,以及研制端粒酶的专一性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染色体DNA末端一种保护性结构,其序列的丢失与细胞衰老控制有关。端粒酶的激活可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获得永生化,并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本文综述了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酶的调节因素及端粒酶在肿瘤中的表达,并论及端粒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可望成为诊断肿瘤、判断预后的指标及作为肿瘤的治疗靶子  相似文献   

8.
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起保护染色体未端不被缩短的作用;端粒酶位于端粒未端,其作用是合成端粒DNA序列,以延缓端粒随细胞分裂的不断缩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细胞分裂、组织增生、甚至是损伤的修复、再生的迹象。近年来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端粒酶的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已逐步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靶点〔1〕。端粒酶在细胞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且端粒酶全酶结构及其调控机制弄清楚,对于人类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治愈肿瘤疾病已为期不远了〔2〕,也为细胞的寿命的调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端粒及端粒酶很早就有所认识 ,至近几年 ,对其结构、功能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拟就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以及端粒酶与肺肿瘤、妇科肿瘤、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1 端 粒端粒 (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学上 ,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粒状 ,这是因为DNA和它的结合蛋白紧密结合 ,象两顶帽子那样盖在染色体两端 ,因而得名。早在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遗传学家Muller和meclintook等在用X线照射真核细胞时 ,就发现并命名了这一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李运泽 《广西医学》2002,24(2):198-201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在稳定染色体及防止染色体在复制时缩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是催化合成并维持端粒一定序列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现就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作一踪述。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富含鸟嘌呤的 DNA-蛋白复合体。人类染色体端粒由 5’TTAGGG3’序列片段重复构成 ;不同细胞端粒长度不一 ,平均约为 1 0 kb。端粒的主要作用是参与 DNA复制、染色体位移及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大肠腺瘤恶变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组织,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和其临近正常腺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大肠腺瘤恶变组织检出活性86.6%,强阳性73.3%。弱阳性13.3%;癌灶旁腺瘤组织阳性率60%,强阳性6.7%,弱阳性53.3%;正常腺瘤阳性率10%,强阳性3.3%,弱阳性6.7%。正常粘膜阳性率0%。结论 端粒酶是大肠腺瘤恶变的关键分子,是腺瘤恶变的内在因子,是大肠腺瘤恶变趋势的标记,而并非恶性转化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的DNA -蛋白质复合物 ;端粒酶是一种粒蛋白逆转录酶 ,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 ,反向合成 -TTAGGG - ,不断加在DNA末端。目前研究认为 ,端粒一端粒酶参与细胞的增殖过程 ,大多妇科恶性肿瘤有端粒酶的表达。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将导致癌细胞端粒序列重新变短并激活细胞衰老途径。因此 ,端粒酶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目标  相似文献   

13.
端粒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是细胞维持染色体稳定的重要成分,端粒长度会随染色体的不 完全复制而逐渐缩短。过短的端粒无法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最终导致细胞老化、机体衰老。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可维持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降低则端粒缩短,因此端粒酶的激活和端粒长度的维持是人肿瘤 细胞所必需的条件。细胞损伤造成衰老与肿瘤,衰老与肿瘤相互调控,衰老可作为抑制肿瘤的天然屏障。肿 瘤的增殖机制可成为对抗衰老的重要手段,端粒及端粒酶在两者的平衡中发挥作用。该文就端粒和端粒酶、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探讨通过调控端粒及端粒酶活性来 调节衰老与肿瘤的平衡,为治疗疾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张绍辉  王宇 《黑龙江医学》2001,25(9):641-64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它能够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 ,避免其发生融合、降解及重组。端粒酶位于细胞核内 ,是一种能够催化、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核蛋白 (RNP) ,由RNA和相关蛋白组成 ,它能够以自身RNA为模板 ,逆转录合成端粒DNA ,并添加于染色体末端 ,从而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使细胞永生化。端粒酶活性与头颈部肿瘤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 ,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完整和基因组稳定的重要串联重复序列结构?端粒长度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定量或相对定量检测,反映机体在细胞水平的衰老程度和健康状态?端粒酶能够以自身模板序列催化合成端粒并使之延长?端粒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端粒长度可作为一类分子标志物指示肿瘤发生发展风险?近年来,许多研究对端粒长度及其相关因素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其在不同肿瘤中可能发挥不同作用?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对p53和pRb功能缺陷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BIBR1532处理p53和pRb均失活的肿瘤细胞以及端粒酶致永生化的人纤维母细胞(p53和pRb功能完整),之后分别检测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和细胞生长状态。结果:BIBR1532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导致端粒缩短,抑制了p53和pRb功能缺陷的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的抑癌作用呈p53和pRb非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c—myc的表达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内镜活检和外科手术获取171例胃组织标本,聚合酶链反应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myc。结果胃癌组(GC)端粒酶的表达率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myc表达率最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化组c—myc表达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化组和胃癌组中端粒酶的表达与c—myc的表达具有协同性。结论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端粒酶的活化与c—myc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赵岩  滕琰  杨立庄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21-722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特殊的帽状DNA重复序列。端粒酶为一种核蛋白逆转录酶 ,以其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目前研究表明 :端粒及端粒酶参与细胞增殖过程 ,端粒酶活化与胶质瘤发生相关 ,对端粒酶调控的研究 ,可发现新的对胶质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A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选取2010—09/2013—03月5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71例AA患者,男性36例,女性35例,年龄12-82(39.48±18.78)岁,根据2009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分组,其中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aplasticanemia,NSAA)组3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aplasticanemia,SAA)组26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erysevereaplasiaanemia,VSAA)组10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10-73(40.68±19.00)岁。于初诊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ml。分别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low-FISH)检测PBMC端粒长度,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一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①不同性别者外周血端粒长度无明显差别(t=0.548,P=0.585)。②外周血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b=-0.387,P=0.001),不同组间比较,正常对照组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下降幅度要稍大于NSAA和SAA+VSAA组,NSAA、SAA+VSAA组端粒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一致。③控制年龄对外周血端粒长度的影响,多重比较发现NSAA、SAA+VSAA组外周血端粒长度均显著短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④随机选取NSAA组23例,SAA+VsAA组28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4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端粒酶活性,34例正常对照组中阳性6例(17.6%),23例NSAA组中阳性11例(47.8%),28例SAA+VSAA组中阳性21例(75.O%)。3诊断组外周血酶活性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别(x^2=20.555,P〈O.001)。⑤各诊断组年龄和性别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多重比较示SAA+VSAA组(P〈0.001)、NSAA组(P=0.002)端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PBMC端粒长度缩短,端粒酶活性增高,端粒及端粒酶可能成为再障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