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近年来,脉络宁注射液在某些非心脑血管疾病,如糖尿病并发症、蝮蛇咬伤肢体肿胀、骨质增生、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及黄褐斑等的治疗中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 该文就脉络宁注射液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因此,对待糖尿病,最重要的是关注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得更早,更广泛。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如丽珠广乐、凯尼可等)可全面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属于糖尿病慢性大血管病变的范畴,但亦有微血管病变的参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最主要的原因;在男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5倍,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它所引起的慢性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认为Hcy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危险高25倍。糖尿病眼底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病变类型分为两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NPDR表现为静脉扩张及串珠样变、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微血管异常、棉絮斑。NPDR继续发展为PDR,以新生血管形成、神经胶质增生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全国药物治疗学学术年会——糖尿病治疗进展和药物临床应用”于2010—03—27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临床专家分别关于2007年中国糖尿病指南解读、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与药物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机制和治疗进展、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相关性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理等进行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微血管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6组,每组各10只。其中,空白组大鼠正常饮食水,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以高脂高糖饮食联合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实验开始时,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通络明目膏10、40、60 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等效剂量100 mg/(kg·d)羟苯磺酸钙胶囊,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等效剂量生理盐水。干预12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周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数、伊文思蓝(EB)渗透量以及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周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数、EB渗透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且中药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为微血管病变组10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196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正常组150例。对3组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比较。结果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进行FBG、HbA1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健康体检组进行FBG、HbA1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Ale升高,其发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5],能够及早的发现发生微血管病变的指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正>下肢动脉病变(LEAO)又称外周血管病变(PAD),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急剧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PAD危害严重,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在早期检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就糖尿病患者PAD的诊查进展共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典型案例】最近,老王总觉得晚上睡觉时手脚麻木,早上起来活动一会儿才好一些。他起初以为是睡觉姿势不对,压到了手脚,或是因为天气冷,着了凉,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两个月后越来越明显。听说冬天是“脑梗”的多发季节,老王很担心自己快要中风瘫痪了,就到医院就诊。原来这不是“脑梗”,而是糖尿病惹得祸——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表现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后期可表现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临床应用进展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手术治疗的整体观念逐渐萌生,以患者的生理状态、社会活动和精神面貌作为综合指标,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高新技术的介入,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逐步形成和升温.作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宫腔镜的发展改变着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格局,它具有创伤比值小,术后恢复迅速和不切除子宫等符合患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特点,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正迅速跟上国际步伐,现就宫腔镜的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严重性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并发症.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又称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间歇跛行,重者可出现下肢缺血性坏疽,面临截肢的危险[1,2].因此,通过安全、有效、经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时发现LEAD,并进行相关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截肢率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血管和血流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病变发生情况等,旨在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史丽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2):33-34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5例(170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彩色照相进行检查,将两种方法对病变分期及黄斑水肿程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眼底血管造影对病变分期及黄斑水肿程度检查结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眼底彩色照相,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分期及黄斑水肿情况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坏死,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国外糖尿病足发生率高于我国,占糖尿病患者的5.08%~6.3%;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0%。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我国糖尿病足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2%[2],而且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相关,糖尿病发病5年、5-10年和10年以上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分别为22.6%、23%和66.7%。研究表明[3 相似文献
17.
积极治疗糖尿病的目标在于通过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来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或致死率,延长寿命。近年来,由于没有找到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遗传易感因素,研究者因而转向探寻可能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发症的其他代谢和营养因素,其中维生素B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在2008年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会上,Beltramo和Tarallo等人就维生素B1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际上大型糖尿病学术组织如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等,都在重新修改糖尿病防治指南或发表共识,因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正面临严重挑战。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识别率不高、治疗达标率仍很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性越来越凸显,病死率在逐步上升,糖尿病的防治成本不断升高等,这不能不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重新审视传统治疗方案,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本文仅就2008年ADA糖尿病防治指南,谈谈抗血小板治疗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该病与血管闭塞、神经病变、感染,以及高血糖导致足部筋膜、肌腱等组织变性坏死有关。常见的有五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