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琼  王逸  韩春勇  刘新民 《中草药》2014,45(13):1960-1965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其益智作用是其药理作用的重要方面。在各种皂苷中,以人参皂苷Rg1和Rb1的量最高。综述人参皂苷Rg1、Rb1对动物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动物不同脑区的作用、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以及对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总结人参皂苷Rg1、Rb1的益智作用,并对其代谢产物的益智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B),梯度洗脱(0~5 min,19%A;5~12 min,19%~28%A;12~18 min,28%~40%A),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分别在0.020 96~0.209 6,0.017 64~0.176 4,0.023 88~0.238 8 g·L-1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12%,100.08%,99.51%,RSD分别为1.60%,2.03%,1.15%。结论:与HPLC相比,UPLC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分析速度,改善分析效果,同时可减少溶剂的消耗。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代替HPLC法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多指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吴小明  梁少瑜  程文胜  陆珩  汪涛  向飞军 《中草药》2013,44(24):3489-3492
目的 研究三七普通细粉与超微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的溶出行为,探讨粉体粒径对皂苷类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桨法和HPLC技术同时分析不同粒径三七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体外溶出情况,比较不同粒径粉末的溶出速率。结果 超微粉碎后3种皂苷类成分的溶出速率均显著提高。结论 超微粉碎有助于三七饮片中皂苷类成分的溶出,粉碎粒度对有效成分的溶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与肠上皮细胞(Caco-2)共培养体系,研究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对THP-1细胞活化致Caco-2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制备THP-1与Caco-2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芯片,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和给药组。空白组细胞正常培养;LPS组在上层Caco-2细胞形成单层屏障后,在下层THP-1细胞中加入LPS(1 mg·L-1);给药组在LPS组的基础上在THP-1细胞中分别加入33 mg·L-1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THP-1细胞与Caco-2细胞共培养24 h后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示踪法检测下层芯片通道中的FITC-Dextran荧光值。THP-1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给药组。空白组THP-1细胞正常培养;LPS组在THP-1细胞中加入LPS(1 mg·L-1);给药组在LPS组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相应剂量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11、33、100 mg·L-1)。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检测THP-1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HP-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Caco-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给药组。空白组Caco-2细胞正常培养;其他组将第二部分THP-1细胞实验中对应组的细胞上清置换于Caco-2细胞中,继续培养24 h后CCK-8检测Caco-2细胞活性,Real-time PCR检测Caco-2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及紧密连接蛋白封闭蛋白(Occludi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 在THP-1与Caco-2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与LPS组比较,人参皂苷Rg1和Rb1均能有效保护LPS诱导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升高(P<0.01)。Rg1和Rb1拮抗LPS诱导的THP-1细胞IL-6、IL-1β、TNF-α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P<0.05)。经Rg1和Rb1处理的THP-1细胞上清与Caco-2细胞共培养后,与LPS组比较,显著降低Caco-2细胞IL-6、IL-8、TNF-α炎性细胞因子表达(P<0.01),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结论 在THP-1与Caco-2细胞共培养体外模拟肠道上皮屏障功能模型中,人参皂苷Rg1和Rb1通过调节THP-1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进而调控Caco-2细胞的炎性反应和细胞屏障完整性,在LPS诱导的体外肠上皮屏障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亮  蒋学华  周静  杨俊毅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1097-1101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并考察不同的药物浓度和常用的吸收促进剂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研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卡波姆和冰片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三七皂苷R1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分别为0.056,0.114,0.076,0.085 h-1,人参皂苷Rg1则为0.052,0.121,0.065,0.055 h-1;三七皂苷R1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分别为0.122,0.095,0.090 h-1,人参皂苷Rg1则为0.117,0.113,0.109 h-1;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卡波姆和冰片的促吸收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卡波姆和冰片能显著提高肠吸收速率,而十二烷基硫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在小肠上段吸收速率较大,而在胃中吸收速率较小;其吸收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不呈现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以外,可能还有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卡波姆和冰片对它们在小肠的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ZJHX橡胶膏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Rg1,Rb1和血竭素的含量,选用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 μL,柱温35 ℃,检测波长分别为203 nm(皂苷类),440 nm(血竭素)。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Rg1,Rb1和血竭素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251~5.020,0.520~10.400,0.251~5.010,0.505~10.100,0.160~3.270 μg, R2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7,0.999 8,0.999 9,各成分在其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99.39%~100.5%。所建立的HPLC双波长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ZJHX橡胶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中的主要有效单体Rb1,Rg1和Re对神经营养因子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以0.6 mmol·L-1的皮质酮作用于SH-SY5Y细胞24 h的损伤模型,加入Rb1(120,60,20 μmol·L-1),Rg1(120,80,40 μmol·L-1)和Re(120,80,40 μmol·L-1),CCK试剂盒检测Rb1,Rg1和Re对皮质酮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存活率;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含有CREB-Luc报告基因的质粒分别和含有hRaf,hAkt,hcAMP,hCaMK基因的质粒转染入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加入有效浓度人参皂苷Rb1,Rg1和Re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CCK的测试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60 μmol·L-1),Rg1(80 μmol·L-1)和Re(80 μmol·L-1)对SH-SY5Y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显示加入Rb1和Rg1调控后Raf-CREB,Akt-CREB通路中CREB报告基因活性明显增强,加入Re调控后Raf-CREB,CaMKⅡ-CREB通路中CREB报告基因活性明显增强。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b1和Rg1调控后Raf-CREB,Akt-CREB通路中CRE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Re调控后Raf-CREB,CaMKⅡ-CREB通路中CRE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人参皂苷中的主要有效单体Rb1,Rg1和Re对皮质酮所致SY5Y细胞受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营养因子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上游的Raf-CREB,Akt-CREB,CaMKⅡ-CRE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晓青  田雅娟  杜娟  裴科  李钦青  贺文彬 《中草药》2019,50(24):6120-6124
目的 在同时测定人参花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基础上,建立7种人参皂苷成分一测多评方法,验证一测多评方法在人参花中人参皂苷含量测定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UV法,以10批不同来源的人参花药材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Re为内参物测定其与人参皂苷Rg1、Rg2、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各皂苷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人参花中6种人参皂苷Rg1、Rg2、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7、1.05、0.81、0.80、0.64、0.84,10批药材中6种人参皂苷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含量用一测多评方法测定与采用外标法测定时的实测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短缺人参皂苷对照品的情况下,可采用一测多评法方法,通过相对校正因子测定人参花中人参皂苷Rg1、Re、Rg2、Rb1、Rc、Rb2、Rd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头碱配伍人参皂苷Rb1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2%乌头碱组、0.1%乌头碱组、人参皂苷Rb1组、乌头碱配伍人参皂苷Rb1组(1?1、1?2、2?1),给药作用1 h,检测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和体内糖原、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以及细胞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结果:0.2%乌头碱能够明显降低心肌细胞活力,增加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细胞内糖原、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含量;1×10-6 mol·L-1或2×10-6 mol·L-1浓度的人参皂苷Rb1配伍乌头碱,可明显对抗0.2%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毒性。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降低乌头碱心肌细胞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抗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周玥  姜蓉  姚欣  杨斌  蔡世忠  刘俊  刘典锋  王亚平 《中草药》2013,44(21):3011-3017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连续移植中抗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经60Co 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的雌性受体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20 mg/kg)治疗给药组、人参皂苷Rg1(20 mg/kg)预防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Sca-1+HSC/HPC 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16INK4a、p21Cip1/Waf1、CDK4、CDK2、CyclinD1、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代移植Sca-1+HSC/HPC雌性小鼠中,人参皂苷Rg1治疗给药组及预防给药组小鼠Sca-1+HSC/HPC 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基因及p16INK4a、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CDK4、CDK2、CyclinE蛋白表达上调。人参皂苷Rg1预防给药组小鼠各项检测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其治疗给药组。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控p16INK4a-Rb和p19Arf-p53-p21Cip1/Waf1信号转导通路,对Sca-1+HSC/HPC连续移植衰老模型发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中人参皂苷Rg1,Rb1在体肠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人参中人参皂苷Rg_1,Rb_1肠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循环灌流法,应用HPLC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人参皂苷Rg1,Rb1的浓度,UV法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即时酚红浓度.结果:人参皂苷Rg1,Rb1分别在0.075~0.75 g·L~(-1)和0.03~0.3 g·L~(-1),各浓度的吸收量与药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且吸收速率常数(K)、累积吸收百分率(A%)及t_(1/2)无显著性差异;pH对人参皂苷Rg_1,Rb_1吸收均无显著影响;各个肠段人参皂苷Rg.的吸收量,K_a,A%及t_1/2值无显著性差异,而人参皂苷Rb_1.在空肠循环的各参数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此外,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人参皂苷Rb_1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而对人参皂苷Rg_1无此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_1,Rb_1在肠道的吸收均呈一级动力学过程,推断为被动扩散;人参皂苷Rg_1无特定的吸收部位,而人参皂苷Rb_1在空肠段具吸收部位选择性;人参皂苷Rb_1为P-gp底物,可通过与P-gp抑制剂合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2.
人参总皂苷主要成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康安  钱静  单进军  狄留庆 《中草药》2015,46(20):3045-3050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中9种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e、Rf、Rg1和Rh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大鼠ig 200 mg/kg人参总皂苷后于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生物样本采用正丁醇液-液萃取,经C18柱,应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色谱分离(体积流量0.2 m L/min),应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检测。结果大鼠ig人参总皂苷后,血浆中可测得6种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其中二醇型的人参皂苷(Rb1、Rb2/Rb3、Rc和Rd)的体内暴露程度及半衰期显著高于三醇型的人参皂苷(Re和Rg1)。结论建立的人参皂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大鼠血浆中各人参皂苷的测定及人参总皂苷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参皂苷Rg1鼻腔给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_1鼻腔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腭法"考察人参皂苷Rg_1对纤毛的毒性;采用HPLC法考察人参皂苷Rg_1对大鼠鼻腔酶和pH的稳定性;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灌流法"考察人参皂苷Rg_1鼻腔黏膜吸收的特点.结果:人参皂苷Rg_1对纤毛运动无影响;对大鼠鼻腔酶和pH稳定;能通过鼻腔黏膜吸收.结论:人参皂苷Rg_1鼻腔给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七原枝粉、超微粉、破壁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差异,为该药材的原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循环灌流法,运用HPLC同时测定肠循环灌流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及酚红的含量,研究3种三七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结果:三七原枝粉、超微粉、破壁粉中三七皂苷R1的吸收速率常数(K_a)分别为0.049 80,0.037 37,0.034 60 h~(-1),人参皂苷Rg_1的K_a分别为0.044 83,0.032 48,0.036 50 h~(-1),人参皂苷Rb_1的K_a分别为0.078 40,0.095 48,0.084 78 h~(-1);三七皂苷R1的吸收率(P)分别为9.543%,7.662%,5.858%,人参皂苷Rg_1的P分别为8.602%,7.154%,6.667%,人参皂苷Rb_1的P分别为14.60%,17.86%,15.64%。对于三七皂苷R1的吸收,三七超微粉、破壁粉与原枝粉相比K_a和P均变小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人参皂苷Rg_1的吸收,三七超微粉、破壁粉与原枝粉相比K_a和P均变小;对于人参皂苷Rb_1的吸收,三七超微粉、破壁粉与原枝粉相比K_a和P均变大且超微粉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三七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三七超微粉和破壁粉的吸收情况并不比三七原枝粉好,建议原料选择三七原枝粉。  相似文献   

15.
刘梅  王莉  胡凯莉  奉建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2):1747-175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经PEG修饰后在小鼠的组织靶向分布情况.方法:取SD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Rg1和PEG-Rg1,于不同时间点取血并取各组织脏器,采用UPLC对样品中指标成分人参皂苷Rg1进行含量测定,计算Rg1在各组织分布的靶向系数,观察比较2组在小鼠体内的组织靶向分布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1组在小鼠体内各组织分布的AUC大小顺序为肝、肾、肺、心、脾,肝靶向系数为2.01;PEG修饰组在小鼠体内各组织的AUG大小顺序为肾、肝、肺、心、脾,肝靶向系数为9.21.结论:PEG修饰后,Rg1对肝组织的靶向选择性增强,同时对肾、肺组织的靶向选择性也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6.
伤科喷雾剂中人参皂苷Rg_1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伤科喷雾剂中人参皂苷Rg1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SD大鼠腹部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体外透皮吸收,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扩散实验,HPLC法检测测定Rg1的含量。结果:伤科喷雾剂中人参皂苷Rg1可以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稳态渗透速率J为0.161 mg.cm-2.h-1),时滞(Tlag)为0.368 h。结论:本实验为伤科喷雾剂的剂型选择、制备工艺及处方的优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参皂苷Rg1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长期慢性应激所致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和阳性药组(氟西汀10 mg·kg-1)。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造成大鼠抑郁模型,治疗组灌胃连续给药21 d,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前后测定各组大鼠糖水消耗量,造模后旷场试验测定大鼠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变化,以高效液相法测定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及偏爱率均下降;旷场试验测定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海马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明显增高,氨基丁酸和牛磺酸含量则明显下降。人参皂苷Rg1干预后,大鼠糖水消耗量和偏爱率增加;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明显增加;海马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下降,氨基丁酸和牛磺酸含量上升。结论:人参皂苷Rg1对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长期慢性应激反应海马氨基酸水平,防止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7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组(10 mg·kg~(-1)),Rb_1低,高剂量组(10,20 mg·kg~(-1)),每组15只。正常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ip给药0.01 m L·g~(-1)体重。连续给药5 d,每天1次。开始给药后的第4天和第5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连续2次皮下多点注射给予ISO 30 mg·kg~(-1),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体积均为0.01 m L·g~(-1)。观察人参皂苷Rb_1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激光散斑检测心脏表面微循环,ELISA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胱甘肽合成酶(GSH),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明显升高,抗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心脏表面血流微循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CK的活性及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及GSH,N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素Rb_1能有效降低心率,对抗心电图ST段升高,同时能显著增强心脏表面血流微循环,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及GSH,NO的含量(P0.01,P0.05),同时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结论:人参皂苷素Rb_1对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修复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