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在子宫颈癌中HPV DNA的检出率达99%以上。高危型HPVE6和E7的表达是维持细胞转化所必需,被认为是HPV的原癌基因,表达于肿瘤进展的各个时期,是至今被选择作为治疗性疫苗理想的特异性靶抗原,这些原癌蛋白可以影响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HPV疫苗用以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治疗性多肽疫苗的研究方法及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原因.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国均加大研究力度开发预防HPV感染的预防性疫苗及研究清除宫颈癌细胞的治疗性疫苗.目前,HPV预防性疫苗已经显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而治疗性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HPV预防性疫苗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PV通过机体的细微损伤入侵,HPV E6和E7癌蛋白中的1种或2种持续表达是高危型HPV感染致瘤的关键所在,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及病毒癌蛋白仍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研究者们正着手研制针对HPV的病毒疫苗,从源头预防HPV感染,以期实现宫颈癌的一级预防。目前已有针对HPV16/18型的二价疫苗Cervarix和针对HPV16/18/11/6型的四价疫苗Gardasil的认证上市,预防性HPV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新一代预防性HPV疫苗在解决疫苗的成本、持久性和广谱免疫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抗肿瘤史上第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综述近年HP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一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16和18型感染密切相关~([1-2]).因此,针对HPV研究、开发宫颈癌治疗性疫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是宫颈癌中最常见的基因型.HPV16,18的癌基因E6,E7的表达产物是宫颈癌肿瘤细胞的永恒表型.由于宫颈癌肿瘤细胞有强阳性病毒抗原表达,故认为宫颈癌适合进行免疫治疗.研究中15例Ⅳ期宫颈癌患者经PCR-ELASA分析,12例检测出HPV16,3例检测出HPV18.将自体单核细胞衍生而来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加载重组HPV16E7或HPV18E7癌蛋白制成疫苗,对患者按个体化方案进行至少1次免疫接种.治疗前后监测接种的安全性、毒副作用、患者的临床反应、血清学反应(包括血清SCC、CEA水平)及免疫反应(ELISA分析检测抗HPV16,18的E6,E7抗原的抗体水平变化及抗原特异性T分析Th1增殖反应和CTL反应).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常因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进展而来,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显著,仅在宫颈癌晚期出现阴道出血等症状,通过接种疫苗和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HPV E6E7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活检是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检测手段,本研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癌筛中的应用,以期为推进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ANCF基因在宫颈癌的表达缺陷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及6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FANC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49例(81.7%)宫颈癌组织中FANCF mRNA和蛋白表达缺陷(下降或缺失).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FANCF mRNA、蛋白相对表达值均下降(0.56±0.12 vs 1.48±0.09和0.16±0.03 vs0.9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NCF表达缺陷与宫颈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WHO分级、肿瘤大小及脉管转移、高危型HPV感染有关.结论:宫颈癌患者FANCF表达缺陷.FANCF表达缺陷对宫颈癌发生、进展有一定的作用.FANCF表达缺陷与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妇女除乳腺癌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妇女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官颈癌的发展过程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HPV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及相应的早期蛋白2(E2)基因完整性被破坏则是推动宫颈癌变进展的重要事件.目前,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溴化结构4(bromodomain4,Brd4)、正性转录延长因子b(P-TEFb)已被证实与AIDS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相关联.下面就HPV E2基因及其转录中重要的调节因子Brd4、P-TEFb在宫颈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宫颈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系密切。新近的分子生物学业,免疫学业,多肽生化学学科的发展,迅猛地推动了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治疗性疫苗包括重组蛋白疫苗,多肽疫苗,嵌合疫苗,核酸疫苗等。其中重组蛋白疫苗,多肽疫苗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机体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ollomavirus,HPV)后,80%以上会在9~16个月内自然消退,只有10%~15%的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宫颈上皮,并最终发展为宫颈癌[1].HPV E6、E7等基因编码蛋白可以激活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反应,消除病原体.本文就HPV E6、E7蛋白的致病机制和在治疗性疫苗中的应用,及其在体内引起的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全身及局部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防治疫苗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疫苗以人乳头瘤病毒(HPV)晚期结构蛋白L1、L2诱导引发特异性抗体来抵抗HPV感染,治疗性疫苗通过早期HPV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来产生免疫反应.研发预防性HPV疫苗是防治宫颈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能对抗特定的致癌性HPV型的最初感染,治疗性疫苗对治疗HPV感染相关的宫颈恶性病变带来了契机,但其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仍需深入研究.作者探讨了有关HPV感染与宫颈癌流行病学关系、HPV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等妇科肿瘤学的基本问题,着重对HPV防治性疫苗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现状等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16 E6蛋白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株中p6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从SiHa中扩增出带酶切位点的HPV16 E6的片段,将HPV16 E6基因片段克隆到p3×flag-CMV-Myc-24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脂质体转染入宫颈癌细胞株后,W estern blot检测p63α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HPV16 E6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宫颈癌SiHa和Caski细胞株中,p63α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危型HPV E6能够抑制p63α的表达,提示p63α与HPV E6的相互作用在子宫颈癌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宫颈癌是目前我国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有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HPV感染最多的高危型别为16、18、52、58、31,其中尤以HPV16、18感染率最高。如今,HPV疫苗作为防治宫颈癌及HPV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关注。预防性的HPV二价疫苗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以诱发生殖器官的癌前病变和癌症。减少HPV感染,预防宫颈癌是HPV疫苗研制的出发点之一。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可以减少HPV感染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公共卫生意义和成本效应。但治疗性HPV疫苗目前研究进展缓慢,缺乏大规模临床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是宫颈癌中最常见的基因型 HPV16,18的癌基因E6,E7的表达产物是宫颈癌肿瘤细胞的永恒表型。由于宫颈癌肿瘤细胞有强阳性病毒抗原表达,故认为宫颈癌适合进行免疫治疗。研究中15例Ⅳ期宫颈癌患者经PCR—ELASA分析,12例检测出HPV16,3例检测出HPV18。将自体单核细胞衍生而来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加载重组HPV16E7或HPV18E7癌蛋白制成疫苗,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位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率的第二位,每年有465 000的新发癌患者[1]。研究发现在90%左右宫颈癌患者中可检测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2,3],其中HPV16、18、31、33、45、58型为宫颈癌的高危型,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目前HP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其引起的良、恶性的上皮病变值得注意。免疫治疗做为宫颈癌治疗的第四模式,其中预防和治疗性HPV疫苗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发生学说的确立,促使高危型HPV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该文阐述了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筛查、非典型鳞状上皮不能明确意义(ASC-US)病人的分层管理、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病变的预测及随访以及指导HPV疫苗的研究与使用。  相似文献   

18.
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在妇女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了几乎所有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之间较为明确的病因学联系使得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的研发有望从"源头"上遏制宫颈癌.由于病毒型别特异性,人群筛查宫颈癌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第一代人乳头瘤病预防性疫苗的实际推广应用面临许多争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基因,其在正常成人终末分化组织基本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胚胎和几乎所有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具有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分化及参与血管形成的作用.survivin的表达与癌变关系密切,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survivin mRNA表达上调,并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有关,且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survivin与肿瘤细胞耐药性有关,可作为一个新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0.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肿瘤密切相关,HPV感染是95%宫颈癌原发因素.HPV疫苗在预防方面前景可观;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研究集中在修饰的DNA疫苗、多肽疫苗及联合疫苗;而预防性疫苗则主要集中在病毒颗粒的外壳蛋白上,VLP疫苗是最理想的预防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将逐步走向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