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于早产机制未完全阐明。故早产发生率及早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无明显下降.感染和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近来研究认为感染和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和妊娠妇女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含量变化有关,这两种情况引起的早产发生前,母体血、尿及羊水中的MMPs含量将升高。从而降解妊娠组织的细胞外基质(ECM),引起胎膜破裂及宫颈成熟扩张,而导致早产,且测定妊娠妇女体内MMPs的含量变化可进行早产预测以及应用其抑制剂在动物实验中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早产是威胁围生儿生命健康的首要病因。据统计,2012年中国早产发生率为8.1%。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占早产的25%~30%,重要诱因为宫内感染。近年研究发现,PPROM的分子机制为胎膜组织中胞外基质过早降解,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胎膜组织中的激活引起。MMPs的激活原因有炎症因子的表达增高,如白细胞介素1(IL-1),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但具体机制尚有待研究。MMPs在正常分娩与PPROM发生过程中的激活、分泌及其影响因素仍需探索,其可能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标记物,为PPROM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孕妇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变化预测胎膜早破早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fibronectin ,FN)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采用酶联免疫固相吸附法测定 110例妊娠 2 0~ 2 8周妇女FN值 ,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胎膜早破、早产组FN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FN水平降低 ,可作为预测胎膜早破发生、早产及提示感染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芬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2):128-131,139
近年,无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是边远落后地区,早产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早产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45.9%-75%,存活的早产儿中8%-25%留有神经及智力方面的后遗症.早产的原因尚未阐明,但内在炎症反应是其主要病因.多种病原体可导致宫内感染,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成纤维细胞内快速表达,分解细胞外基质和调节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早产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多胎妊娠、胎膜早破、母体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是早产的常见病因。全球各地区的早产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中国不同地区的早产发生率也存在差异,且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发达国家。控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和感染等疾病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双胎伴胎膜早破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双胎伴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胎伴胎膜早破36例(研究组)及同期单胎伴胎膜早破61例(对照组),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期待疗法的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双胎妊娠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1.5%,单胎妊娠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1.7%(P<0.05);双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早产发生率为75.0%,单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早产的发生率为11.5%(P<0.001),双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新生儿硬肿症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单胎妊娠伴胎膜早破(P<0.001).结论双胎妊娠容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双胎妊娠伴胎膜早破时期待疗法意义不大,双胎妊娠时应尽量避免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导致宫颈成熟、扩张及胎膜破裂.MMP-9是妊娠宫颈组织、胎盘、胎膜的主要MMPs.MMP-9在妊娠末期由羊膜、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选择性表达,并且是分娩过程中表达最主要的MMPs.MMP-9时间上选择性的表达,使其成为最有潜力的分娩启动的生化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妊娠不同时期妇女尿液MMP-9的浓度,探讨了MMP-9在妊娠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胎膜早破(PROM)的病因至今未明,近年研究多集中于胎膜胶原代谢方面,这一代谢主要依赖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作用,可降解胎膜中的细胞外基质,其活性受特异性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抑制.通过研究羊水、血清和胎膜中MMPs、TIMPs变化,多数认为MMPs/TIMPs平衡失调是PROM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胶原代谢是分娩时胎膜破裂、宫颈成熟扩张等的生理基础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MMPs)是胶原代谢的主要酶类 ,其中 MMP- 9活性的变化与分娩、胎膜早破等密切相关 ,炎症性细胞因子等参与了MMPs活性的调节 [1 ,2 ] 。本研究对 32例胎膜早破、18例有  相似文献   

10.
胎膜早破早产儿的临床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 ,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胎膜早破易诱发早产或被迫提前终止妊娠而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儿发生的临床问题 ,包括胎膜早破直接导致的问题和因早产儿脏器发育未成熟所发生的问题。1 感染问题1.1 感染与胎膜早破 :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 ,羊膜感染时可促使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又可导致上行感染 ,因此感染既是胎膜早破的病因 ,又可是结果。1.2 感染与早产 :据统计约 30 %的早产与感染有关 ,研究显示羊膜腔感染时 ,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如白介素 1,6 ,8等 ,这些细胞因子可刺激羊膜产生前列腺素 E和 F,前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早产征象孕妇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无早产风险和征象的妊娠32周妇女(A组),先兆早产或早产胎膜早破妇女,追踪其中72h内未分娩者(B组),72h内分娩者(C组)及足月临产者(D组)尿液MMP-9水平。结果:A,B,C,D组孕妇尿液MMP-9浓度分别为2.82±0.51,6.17±0.97,7.10±0.72,7.41±0.86ng/ml,A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间差异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MMP-9水平预测未来72h内分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尿液MMP-9水平在临产、破膜后明显增高,用于预测早产结局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一种常见且棘手的产科并发症,是早产的常见原因,若不能及时处理,会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在许多低、中等收入国家,PPROM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早产所导致新生儿死亡。许多因素与PPROM的发生有关,如感染、子宫过度增大、吸烟、遗传相关疾病等,它们所导致胎膜降解和破裂的通路是重叠的。PPROM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最近的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激活、氧化应激和羊膜细胞凋亡是导致PPROM的主要途径。综述PPROM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通过讨论导致胎膜弱化的危险因素以及机制,为降低PPROM发生率提供线索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早产胎膜早破(PPROM)是导致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其发生率仅占全部妊娠的2%,但占全部围产儿死亡的20%。绒膜羊膜炎在无胎膜早破的早产病人发生率为6%,而在有胎膜早破的早产病例中发生率达27%,早期的绒膜羊膜炎常无临床征象。为了解PPROM病人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是否与宫内感染有关,收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种分解细胞外基质(ECM)组分的锌依赖性蛋白酶,其活性受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抑制。MMPs通过降解ECM参与众多组织重塑过程。妊娠过程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并将胚胎植入宫腔内,通过侵入血管内皮使血管重塑,满足胎盘血流供应。MMP-9通过发挥蛋白酶的功能降解ECM,在滋养细胞侵入、胎盘血管重塑以及分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MP-9与其抑制剂TIMP-1调节失衡与早期自然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病理妊娠过程有关。综述MMP-9在正常及病理妊娠中的研究进展,明确ECM蛋白酶领域的最新知识将有利于为干预病理妊娠过程提供创新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不同HBe Ag血清学状态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分娩的440例HBs Ag(+)孕妇,将其分为HBe Ag(+)265例,HBe Ag(-)175例,随机选取同时期非HBV感染健康孕妇304例作对照组,分析各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另将378例HBV携带孕妇按HBV DNA是否≥1.0×10~6U/L,分为HBV DNA(+)174例及HBV DNA(-)204例,进一步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HBe Ag(+)组比非HBV感染健康孕妇组早产或胎膜早破发生风险更高,HBe Ag(-)组与非HBV感染健康孕妇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差异;HBV DNA(+)组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10.92%、13.22%,HBV DNA(-)组为3.43%、6.37%(P=0.004,P=0.024)。结论 HBe Ag(+)孕妇发生早产或胎膜早破风险高于HBe Ag(-)孕妇,HBe Ag(+)可作为预测早产或胎膜早破发生风险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细胞外基质(ECM)主要包括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胶原纤维(CL).三者在生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胶原又分为Ⅰ~Ⅴ型胶原,其中Ⅳ型胶原与生殖关系最密切.LN主要分布于基质与基底膜,FN主要于基质及间质细胞,而Ⅳ型胶原主要于基底膜.ECM主要功能为促进细胞间粘附与增殖,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孕卵种植及维持妊娠.ECM异常可导致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等病理妊娠.另外,ECM尚与妇科肿瘤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阐述了ECM与生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期间183例妊娠期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各并发症的发生率:胎膜早破21.31%,早产12.02%,妊高征10.38%,胎儿窘迫12.02%,产后出血3.23%,新生儿窒息10.38%;(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有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相比其早产(28.17%)、妊高征(22.54%)、胎儿窘迫(25.35%)、产后出血(8.45%)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明显降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肝功能异常对这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应重视该类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待产的正常孕妇149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母体血清中的抗UUIgG和抗CTIgG抗体,二者均未检出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随访至妊娠结束,并详细记录分娩过程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UIgG阳性组及复合阳性组[UUIgG( )且CTIgG( )]其早产、胎膜早破及死胎、畸胎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5;P<0.01,P<0.05,P<0.01)。结论UU、CT感染可以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胎膜早破、畸胎、死胎,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的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2.0%~3.5%.常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早产,是早产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早产的30%~40%。PPROM的发生可导致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和胎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使围产儿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中期血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异常改变与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200例孕15-22周妇女血清hCG水平,动态观察其妊娠结局,分析其血hCG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各孕周血hCG水平中位数(M)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展为先兆子痫、膜早破及早产者血hC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孕中期血hCG水平≥2M者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30.9%(25/81)、35.8%(29/81)和14.8%(12/81),显著高于血hCG水平<2M者(8.4%、6.7%、7.6%,P<0.01);以总体孕中期血hCG的中位数的2倍为临界值,预测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及早产的特异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分别为89.4%,68.7%,40.5%和92.7%,73.6%,33.3%,和95.7%;85.6%,50%,14.2%和94.9%。结论 孕中期血hCG升高是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危险信号,可作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