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12例经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98例出血前10d内有服用NSAIDs史,分为老年组(122例)和中青年组(290例)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服用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中青年组以布洛芬为主;伴随疾病老年组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青年组以上感或关节疾病为主;老年组消化道出血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中青年组以黏膜糜烂为主。Hp感染老年组略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内NSAIDs相关性与非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患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老年与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波  王利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33-1234
目的分析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98例,中青年组219例。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内镜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分别为53.0%和61.6%,但是老年组胃溃疡患病率(23.7%)明显高于中青年组(12.8%)(P〈0.01),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39.7%)明显高于老年组(21.7%)(P〈0.01)。老年组应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明显增多,达17.1%,中青年组仅为5.0%(P〈0.01)。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发生外周循环障碍、血尿素氮升高、需输血增多,平均住院时间延长(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应及时行内镜检查明确。老年人较中青年人病情重,病程长。酌情行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16例和中青年组(<60岁)20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应用NSAIDs以阿司匹林为主,占55.8%(232/416),高于中青年患组(37.0%,7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液常规及凝血常规指标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服用NSAIDs药物后近期出血率(21.2%)低于中青年组(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溃疡病史及Hp感染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青年患者不同,需予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跃进  李济福 《中国医药》2009,4(9):670-67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0例中青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青年组)的临床病因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其中胃溃疡及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39.7%(29/78)和15.4%(12/7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22.0%(11/50)和4.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的呕血黑便、伴随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94.9%(74/78)、65.4%(51/7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76.0%(38/50)和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上腹部疼痛的发生率39.7%(31/78)明显低于中青年组的58.0%(2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胃溃疡和恶性肿瘤占有重要地位,以呕血黑便、失血性休克及伴随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血前7d服用过NSAIDs作为观察组,未服用过NSAIDs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应用NSAIDs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Hb)水平、胃镜表现、预后情况。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17.2%);服用时间平均21.7±19.8d;空腹服药史者35例(70.0%);按医嘱餐后服药15例(30.0%);剂量均为常规剂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大、消化症状少、Hb水平高、住院时间短,病变部位胃部为主,出血方式ForrestⅠ~Ⅱ少;观察组死亡1例低于对照组死亡12例(P〈0.05)。结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应掌握NSAIDs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同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选择COX-2阻滞剂;在服药过程中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5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健康  杨冬英  奚娜 《江西医药》2010,45(4):335-33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75例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胃癌多见,分别占51.27%和21.52%,与同期中青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症、并发症、再出血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胃癌在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组(A组60~85岁)150例及B组(15~59岁)120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慢性疾病率为48.7%,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1),病因方面,A、B组差异无显著性。消化性溃疡仍为上消化道出血主因,且A组Gu与Du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Du〉Gu,差异显著(P〈O.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伴随基础疾病多有高危风险,胃溃疡和胃Ca发病增加,占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增大,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冠心病患者228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6例(≤50岁)和老年组182例(≥60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调查既往史,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比较初发症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脂、家族史及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均高于老年组(均P〈0.01);高血压、糖尿病低于老年组(均P〈0.01);冠状动脉病变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多支病变居多(P〈0.01);并发症以老年组较多。结论中青年组冠心病患者具有症状典型且有明显诱发因素、并发症少、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的特点,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症状多样化和不典型、并发症及并存病多、易误诊和漏诊。男性、吸烟、饮酒、高血脂症、冠心病家族史是中青年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则是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干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对不同年龄组(老年组:年龄≥60岁,青年组:年龄≤40岁)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气胸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继发性气胸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发病的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胸痛发生率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需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人继发性气胸多见,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明显,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较高。青年人气胸胸痛多见,胸腔穿刺抽气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老年供者(≥60岁)中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8例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的老年组患者和2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PBSCT)的中青年组供者,检测比较两组动员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抗凝血酶(AT)的变化。结果 两组供者G—CSF动员后D—D、vWF:Ag明显升高(P〈0.01),AT明显下降(P〈0.01),老年组FIB及TAT亦升高(P〈0.05,P〈0.01),中青年组FIB升高(P〈0.05)。老年组中D-D、TA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血栓事件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G—CSF动员可活化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抑制抗凝系统,促使血栓事件的发生,对老年人作用更为显著。在老年人动员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凝血象变化,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凝剂防止血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我院住院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8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出血原因、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胃溃疡、胃癌所致的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因食管静脉曲张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上腹痛就诊患者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无明显上消化道出血,但具有呕血黑便、贫血症状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不典型、耐受性差、易发生并发症,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216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出血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出血前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病史、HP感染及内镜特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老年人,有心血管病史,以粘膜糜烂及胃溃疡居多,HP感染增加了NSAIDs相关性胃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青年人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各90例,比较两组基础疾病、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疗效的不同.结果 老年组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的比例分别为31.1%和24.4%,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6.7%和4.4%;中青年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狼疮肾炎的比例分别为37.8%、15.6%和20.0%,均显著高于老年组的17.8%、8.9%和2.2%(均P<0.05).老年组感染及肾毒性药物的比例分别为28.9%和22.2%,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11.1%和6.7%;中青年组恶性高血压及原发病恶化的比例分别为22.2%和26.7%,均显著高于老年组的4.4%和4.4%(均P<0.05).中青年组治疗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老年组的71.1%(x2=6.846,P<0.05).结论 老年与中青年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疗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刘伟  江泳  杨清峰  张旭  王宁 《淮海医药》2012,30(2):103-105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对2010年1~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男∶女=1.88∶1(98/52),年龄16~99岁,平均年龄(59.25±20.18)岁。老年组患病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54.0%比20.7%和54.0%比25.3%,P值均为0.000)。(2)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20.7%)明显高于不服用者(3.2%),P=0.002。(3)72.0%(108/150)的患者伴有贫血,以重度为主(P=0.000)(,4)急诊胃镜确诊率(93.1%)明显高于非急诊胃镜确诊率(72.9%),P=0.002;急诊结肠镜与非急诊结肠镜确诊率无统计学意义(25.0%比66.8%,P=0.110)。结论消化道出血以老年患者多见;服用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诊胃镜检查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急诊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诊断意义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埃索美拉唑组24例。对照组均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或加氯吡格雷每日75mg。埃索美拉唑组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日40mg。4周后对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0.7%,埃索美拉唑组未见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7.8%,埃索美拉唑组出现上腹部不适为8.3%,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过程中预防性应用埃索美拉唑,能减轻消化道症状、预防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1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作病理诊断和HP检测。同时与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老年组患者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阳性率分别为84.77%和83.67%,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HP阳性率分别为71.01%和69.05%,与青壮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率高,应予以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学法及免疫法两种粪隐血试验对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CFOBT)及免疫法(IFOBT)粪隐血试验对1159例军队中老年干部(军队组)和3585例地方中老年人(地方组)进行筛检,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军队组与地方组粪隐血试验阳性分别是144例(12.4%)和246例(6.9%),其中CFOBT阳性为63例(43.7%)和227例(92.3%);IFOBT阳性为118例(81.9%)和109例(44.3%),而双项检查法均阳性分别为37例(25.7%)和90例(36.6%);军队组与地方组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分别有62例(43.1%)和173例(7n3%),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82例(56.9%)和54例(22.0%)。②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阳性率CFOBT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IFOBT高于C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地方组阳性率比军队组高(P〈0.05)。结论诊断上消化道出血CFOBT优于I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IFOBT优于CFOBT。同时采用两种粪隐血试验筛查消化道隐性出血及相关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