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100例血气、电解质和酸碱度临床分析银川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史明经,王凤英本文就我院1991~1993年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以下简称呼衰)100例,加以分析,探讨肺心病呼衰血气、离子紊乱和酸碱...  相似文献   

2.
灯盏细辛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灯盏花)注射液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液气体分析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2例以常规西药治疗,灯盏细辛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天、20天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治疗10天时,灯盏细辛组PaO2较常规组有显著升高(P<0.05),而SaO2、PaCO2两组之间未达显著性;治疗20天时,灯盏细辛组在P aO2、SaO2和PaCO2均显著优于常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PaO2、SaO2,降低PaCO2,减缓慢性呼吸衰竭的进展,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最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互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及20例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问、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问水平在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血浆D一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适当的抗凝治疗可能对控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最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互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血气特点。方法治疗前采集常氧环境中桡动脉血1ml,以瑞士AVL-3型血气酸碱分析仪行PaCO2、PaO2、pH、SaO2和P(A-a)O2测定。结果西宁地区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PaCO2、SaO2、PaO2和P(A-a)O2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患者,pH值较低海拔地区患者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宁地区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与低海拔地区患者相比有低碳酸血症者多、弥散功能强、低氧血症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特点:方法检测50例重症肺结核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后的首次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判断呼吸衰竭及酸碱失衡类型。结果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重症肺结核病变范围越宽、病程越长越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阴离子间隙(AG)值增高者在正常或异常pH范围内均可出现。结论重症肺结核首次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分析能帮助监测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时立即为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动脉血PaO2、PaCO2及发生酸碱失衡的情况,并比较这些患者中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7.1%,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10.0%。本研究中的70例患者均存在以轻、中度缺氧为主的低氧血症,其发生高碳酸血症后的PaCO2在46-70 mmHg之间所占的比例最高。在这7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7%。与非死亡病例组患者相比,死亡病例组患者的PaO2和pH值更低且PaCO2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常可出现低PaO2和高PaCO2的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常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其发生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的情况与其病死率呈正相关。进行血气分析在评估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的病情、判断其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此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可及时了解其病情的进展及变化,及早对其进行机械通气等干预,有效纠正其缺氧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降低其病死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及时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进而确立其临床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慢性呼吸衰竭(呼衰)患者由于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常导致心肺功能同时衰竭,发生在老年人病情更凶险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随增龄而增高。本文就我院近八年中因呼衰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48例老年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65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血气结果和酸碱失调与其预后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好转组和死亡组之间,PaCO_2、HCO_3~-、SaO_2、P(A-a)O_2的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这些指标与呼吸衰竭预后密切相关。严重的混合性酸碱失调和P(A-a)O_2的升高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颜昌铭 《当代医学》2011,17(36):92-93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血气分析及酸碱改变的特点,为临床实践中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11年6月间就诊于重庆市沙坪区中医院并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该部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的血气分析及酸碱改变特点.结果 各种酸碱中毒患者中呼吸酸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特点。方法检测50例重症肺结核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后的首次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判断呼吸衰竭及酸碱失衡类型。结果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重症肺结核病变范围越宽、病程越长越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阴离子间隙(AG)值增高者在正常或异常pH范围内均可出现。结论重症肺结核首次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分析能帮助监测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血气电解质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医学检验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已引起各科医生的广泛重视,血气电解质分析的结果对危重病人的诊治和抢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血气电解质分析中的一些影响因素作如下探讨。1抗凝刺目前血气电解质分析的抗凝剂以肝素睡最为理想,但这种抗凝剂我国目前尚无生产,进口价格昂贵,因此目前我国普遍采用肝素钠作为血气电解质分析的抗凝剂。肝素是一种酸性多糖,其抗凝作用与其带阴电荷有关【门。而血标本中高浓度肝素除对PaCfy无影响外,会使pH、Pa02、Na“…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患常出现慢性或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发生肺性脑病,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精神状态的改变,因此,对COPD患在呼吸衰竭失代偿期,血液气体与神经精神状态的关系探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执乾  郭琳 《河北医学》1996,2(6):685-686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气及电解质测定分析(277011)山东省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内科郭执乾(277000)山东薜城焦化厂医院郭琳我科自1989年至1992年对24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常规检查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纠正酸碱失衡措施,取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研究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循环内皮细胞(CEC)变化 ,探讨肺动脉血栓形成的机制 ,为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 2 9例病人 ,所有病人均符合 1997年COPD诊断标准。其中 2 3例并有肺心病。依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将病人分为 2组 :①呼吸衰竭组 (呼衰组 ) :16例 ,男 15例 ,女 1例 ;年龄 (64± 12 )岁 ;②非呼吸衰竭组 (对照组 )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67± 7)岁。  方法 :①血气分析。在不吸氧情况下 ,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动脉血 2ml。在IL 13 0 6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本院近4年来收治的60例60岁以上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并对血气监测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在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对 pH,PaO_2和 PaCO_2三项指标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pH 是监测预后的最好指标。pH<7.26时,死亡率明显增高。PaO_2的变化对病情影响较大,严重缺氧可导致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性损害,应尽快予以纠正。治疗初时 PaO_2不宜过高,以维持在50-60mmHg 为宜,PaO_2过高可加重 CO_2潴留。PaCO_2在缺氧纠正后可暂时增高,这是由于减少了缺氧对颈动脉窦的刺激所致,继续治疗后应逐渐下降。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最终未能纠正者,预后多不佳。  相似文献   

20.
根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指导输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壮 《辽宁医学杂志》2000,14(3):119-121
50~60年代腹泻病为我国小儿常见病,因腹泻引起脱水、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常并发低血容量休克,预后严重。为便于迅速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儿科专家们配制了适于不同类型脱水常用的混合液体,如1∶1含钠液体(1/2张)、4∶3∶2含钠液体(2/3张)、2∶1碱性含钠液体(等张)、3∶2∶1含钠液体(1/2张)。并根据脱水性质制定了补液原则,即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1/2~2//3张含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1/3~1/4张含钠液体及输液量与速度,纠正酸中毒、补钾等,构成了小儿液体疗法的主要内容。1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指导输液进入80年代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