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摄入贵州某食用白酒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可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灌胃饮酒及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单纯饮酒、糖尿病、糖尿病饮酒模型,测空腹血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观察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及胰岛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糖尿病组及糖尿病饮酒组小鼠空腹血糖升高,达到小鼠糖尿病成模标准。单纯饮酒组小鼠血糖、β细胞平均光密度、面数密度、胰岛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糖尿病组及糖尿病饮酒组β细胞平均光密度值短暂升高,面数密度与胰岛素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在本实验设定的时程和剂量内,单纯饮用该白酒对胰岛β细胞无明显影响。适量饮用该白酒并未加重Ⅰ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结构的光镜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胰岛β细胞的超微结构、胰岛素表达及数量变化,探讨β细胞的病理改变与2型糖尿病病因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3、5、8月龄尾静脉空腹血糖高于10.1mmol/L,且肥胖的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每组8只,作为糖尿病组;选取相应年龄段尾静脉空腹血糖低于6.0mmol/L,体重正常的db/+m表型正常小鼠,每组8只,作为对照组。于相应年龄段取胰尾,用于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电镜下随病情进展,db/db小鼠胰岛β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数量明显减少,有的细胞甚至缺如,致密芯电子密度降低,β细胞可见凋亡的早期改变以及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病理改变,细胞间髓样小体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同月龄糖尿病组小鼠胰岛β细胞阳性率和胰岛素蛋白平均光密度值(OD值)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程的进展,db/db小鼠胰岛β细胞阳性率和胰岛素表达呈现递减趋势(p<0.05)。结论2型糖尿病β细胞的超微结构遭到破坏,引起β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障碍和数量减少,与2型糖尿病病情的轻重有关,反映了2型糖尿病病程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KK-Ay小鼠)随机分3组(无药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57BL/6J小鼠作为遗传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或六味地黄丸灌胃15周。每周测定空腹血糖、体质量、摄食量;给药15周后,ELIS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血清胰岛素含量,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中胰岛素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六味地黄丸给药后,KK-Ay小鼠空腹血糖降低,体质量和摄食量得到控制;给药组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低剂量组的降低程度比高剂量组更明显。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高血糖、肥胖、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低剂量组降低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水平的效果优于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4.
DM2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2)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探讨DM2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72例糖尿病患者停用药物24h后,口服75g葡萄糖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根据我院172例DM2患者入院治疗情况,按其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空腹低值组(A组),空腹低值有峰组(B组),空腹中值组(C组),空腹高值组(D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N组)。计算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30/△G30),基础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修正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分析各组胰岛功能指数的变化。结果:DM2各组胰岛素水平较正常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M2△I30/△G30在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CI在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MAβ在A、B及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30/△G30及HOMAβ在各组呈正相关。△I30/△G30及MBCI在各组均无相关性。结论:△I30/△G30、MBCI及HOMAβ可用于临床粗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DM2患者在治疗前做IRT、OGTT对其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 acid,HCA)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前瞻性地调查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以及C肽水平,计算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并分析了HCA和FBG、FINS、C肽、HOMA-IR以及HOMA-β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HCA水平与FINS、HOMA-IR以及HOMA-β呈明显负相关,与FBG以及空腹C肽无明显相关。结论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A水平升高的重要相关因素,检测血清HCA水平对评估疾病程度、了解病情进展和转归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腺β细胞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intermediate-conductance Ca~(2+) -activated K+channel,K_(Ca)3.1)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应用2型糖尿病小鼠(db/db)模型,测评阻断K_(Ca)3.1对2型糖尿病表型指标的影响。分离小鼠胰腺β细胞,观察分别阻断K_(Ca)3.1和NF-κB信号通路对高糖或软脂酸诱导的NF-κB下游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结果:K_(Ca)3.1阻断剂TRAM-34可降低db/db小鼠随时血糖水平。连续用药8周后,TRAM-34可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增加餐后胰岛素水平,减轻db/db小鼠胰腺炎症并延缓β细胞的消亡。但TRAM-34不影响正常饮食C57BL/6小鼠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无低血糖副作用。在分离的小鼠胰腺β细胞,分别阻断K_(Ca)3.1和NF-κB可降低高糖或软脂酸所引起的炎性趋化因子(CCL2和CCL20)的释放。结论:NF-κB活化介导胰腺β细胞K_(Ca)3.1上调,协同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胰岛素分泌,促发胰岛炎症和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移植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至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使之形成胰岛素瘤,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建立可用于研究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5×106 INS-1细胞接种于链脲霉素(STZ)造模的糖尿病小鼠左肾包膜下,监测动物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当血糖趋近正常后摘取动物左侧肾脏并检测其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固定包埋摘取的肾脏,进行HE染色以及胰岛素的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胰岛素瘤模型的建立.在胰岛素瘤动物模型中,腹腔给予毒胡萝卜素(TG)或软脂酸钠(PA),监测给药后动物空腹血糖的变化,当血糖浓度出现逆转时,摘取动物左侧肾脏,通过TUNEL原位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将INS-1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后,从第9天开始,动物空腹血糖进行性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当动物血糖接近至正常时,摘取动物左肾导致动物血糖显著升高,在摘取的左肾可见明显的移植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瘤细胞为胰岛素阳性.在胰岛素瘤动物模型给予TG或PA刺激后,动物空腹血糖出现逆转,显著升高,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摘取动物左侧肾脏后,TUNEL原位染色发现移植瘤内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肾包膜下移植可以建立胰岛素瘤动物模型,应用此动物模型可以在体内研究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D)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328例T2DM患者(T2DM组)和50例常规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 VitD、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男性与女性血清25-OH 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男性与女性血清25-OH VitD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男性、女性血清25-OH VitD和HOMA-β水平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男性、女性水平(P0.05)。T2DM患者组男性、女性的FINS、FPG、HbA1c、HOMA-IR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女性水平(P0.05)。T2DM患者血清25-OH VitD水平与HOMA-β呈正相关(r=0.306,P0.05);与HOMA-IR呈负相关(r=-0.17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25-OH VitD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增加及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发性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具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某些临床特征,其发生与重度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有关。在中止胰岛素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获得正常血糖缓解。测定胰岛自身免疫抗体和胰岛β细胞功能对自发性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胰岛素及胰岛微血管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及胰岛微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小鼠胰岛β细胞数量、β细胞/α细胞数量比、β细胞分泌颗粒数量及胰岛素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组小鼠胰岛微血管数量,CD3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微血管内皮细胞及胰岛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微血管基膜厚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血清胰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胰淀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收集初诊DM2患者46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1例,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状态下胰淀素和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M2组的胰淀素水平亦较对照组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胰淀素与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血清胆固醇、血尿酸无相关性。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腰臀比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影响胰淀素水平最显著的因素。结论:DM2患者存在IR、低胰淀素血症,低胰淀素血症可能与DM2的IR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2.
短期胰岛素治疗新发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治疗对新发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18例新诊断Ⅱ型糖尿病人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糖及C肽释放试验的变化,了解胰岛素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经短期胰岛素治疗后,患者血糖明显下降,各点C肽水平明显升高,且有高峰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有恢复。结论对明显高血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有利于以后长远控制好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免疫反应性C肽(IRC)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胰岛素抵抗(Homa-IR)和β-细胞功能(Homa-β)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TI、PI、IRI和IRC,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A组(空腹血糖,FBG≥8. 80mmol/L)和B组(FBG<8. 80mmol/L),用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和β细胞功能(Homa-β),分析A、B组TI、PI、IRI和IRC水平的相关性和Homa-IR、Homa-β在A、B组中的作用。结果:A、B两组以TI、IRI计算的Homa-β有显著性差异,以TI计算的Homa-IR无差异,而以IRI计算的Homa-IR有差异;A组C肽与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间的相关性不及B组;B组的TI、TI120显著高于A组,而IRI、IRI120、PI、PI120、CP、CP12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细胞功能的衰竭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中可能是主要因素,胰岛素抵抗在高、低血糖的变动中可能维持在平衡状态。检测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在正确评价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糖尿病的防治可能应关注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人(P&lt;0.05),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2h糖尿病组达到高峰,餐后3h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胰岛素及C肽可用于临床,帮助糖尿病分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揭示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发的小鼠糖尿病胰岛结构改变的特点,为分析胰岛功能改变补充定量病理学基础。方法:腹腔注射STZ,诱发Balb/c小鼠糖尿病;过量CO2处死小鼠并取胰腺,常规病理制样、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图像测试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第8周,糖尿病组(DM组)小鼠血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C组)小鼠,DM组小鼠血糖均值为19.3 mmol/L;相比NC组小鼠,DM组小鼠胰岛数目、β细胞数目及面积显著减少(P<0.05),计算得出β细胞数量丧失约62.7%,胰岛β细胞面积丧失约27.0%,胰岛素阳性单位(PU值)表达减少约53.8%。DM组小鼠胰岛β细胞面积密度(AAβ,PI)、面数密度(NAβ,PI)、数量百分比(βPer)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PU值、AAβ,PI、βPer与血糖升高呈负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53、-0.736和-0.899(显著性均<0.05);建立造模时间(t)与胰岛β细胞数量百分比改变的函数:[βPer(%)=79.68-9.74t+0.38t2+0.06t3-4.66×10-3t4+2.86×10-5t5+1.68×10-5t6]。结论:通过定量病理学技术测量糖尿病小鼠模型胰岛和β细胞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指标,能够帮助准确评估胰岛的损伤情况,并建立血糖变化和所测量数值的相关数学模型,用以预测血糖升高导致胰岛损伤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定量病理学;阳性单位;链脲佐菌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脾脏对链脲菌素(STZ)损伤胰岛β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以外科手术切除小鼠全脾。60只脾切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80 mg/kg、160 mg/kg STZ给小鼠腹腔注射,另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0只正常小鼠做同样分组及处理。1周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免疫组化分析各组胰岛β细胞总量,ELISA法分析胰岛细胞凋亡,Luminol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胰腺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 80 mg/kg STZ处理脾切除组空腹血糖浓度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显著降低;同剂量STZ处理的正常小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则正常;此外, 80 mg/kg STZ处理的脾切除小鼠β细胞总量、胰岛凋亡细胞核小体聚集值及胰腺组织ROS的产生与同剂量STZ处理的正常小鼠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脾可以阻止低剂量STZ对正常小鼠胰岛β细胞的破坏作用。完全脾切除增加了胰岛对STZ的敏感性,这一作用与胰腺组织ROS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杨宗秀 《医学信息》2010,23(4):906-908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近4年初诊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2月,血糖均控制达标,较传统口服降糖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P<0.01)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迅速控制高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中孕晚期孕妇静态和动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总1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等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孕期为24~ 26周孕妇共135例,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根据有无妊娠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静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总1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端-骨钙素和β-胶原特殊序列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总1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胶原特殊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2(P =0.005)和-0.277(P =0.001),均为弱负相关.妊娠糖尿病组动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总1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端-骨钙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P =0.002)、-0.365(P =0.008),为低度负相关;与β-胶原特殊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560(P <0.001),为显著负相关.结论 中孕晚期孕妇的动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骨合成代谢、骨分解代谢的相关标志物存在负相关性,且此相关性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测定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或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继而所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减损有着密切关系。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评价、胰岛素抵抗的判断、血清胰岛素、血葡萄糖浓度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IRT)以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RI)、敏感指数(ISI)的应用,在2型糖尿病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大量证据显示,胰岛的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是db/db小鼠发生2型糖尿病(DM2)的两个主要因素。甜菊糖甙是一种从菊科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对于糖尿病病人有许多益处。本实验试图观察甜菊糖甙是否能够改善db/db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糖代谢。方法:给予db/db小鼠甜菊糖甙或者空白溶剂处理2个月。在处理结束时观察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耐量,同时分离胰岛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试验,并行胰腺组织免疫荧光观察胰岛内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甜菊糖甙干预2个月不影响db/db小鼠体重,但显著降低小鼠的空腹血糖,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试验结果提示,甜菊糖甙可显著提高db/db小鼠胰岛在体外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此外,免疫荧光提示,甜菊糖甙能显著减轻db/db小鼠胰岛内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和改善胰岛炎症反应。结论:甜菊糖甙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炎症反应来改善db/db小鼠的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