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本院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常见细菌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2009年儿科收治的85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应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明确有细菌感染的为415份,阳性率48.5%,共获病原菌43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08株。所获取的病原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98株,肺炎克雷伯菌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63株,铜绿假单胞菌35株,肺炎链球菌22株,流感嗜血杆菌17株,其他48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逐渐升高,肺炎链球菌感染率在〉1岁患儿与〈1岁患儿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5.10,P〈0.001)。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率在〈1岁与〉1岁患儿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1.02,P〈0.005)。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敏感率高;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唑啉、苯唑西林、青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高。结论衡阳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均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收治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58例,取其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对阳性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358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0种,401株。排在前4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71株(17.7%)、铜绿假单胞菌(14.7%)、大肠埃希菌50株(12.5%)、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10.7%)。革兰氏阴性杆菌264株,占65.8%,革兰氏阳性球菌116株,占28.9%,真菌21株,占5.3%,同一标本分离出2种及2种以上细菌18例。2)常见的4种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敏感性较好,耐药率低。常见的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好,耐药率低。结论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及抗生素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同时建立抗生素轮休制,有计划地将药物交替、分批、分期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魏莉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361-362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患儿450例进行了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73例检测到病原菌,占37.34%。主要病原性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61株(13.53%)、大肠埃希菌33株(7.32%)、鲍曼不动杆菌12株(2.66%)、肺炎链球菌11株(2.44%)、铜绿假单胞菌9株(1.99%)、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1.77%),占总细菌数的77.57%。病原茵耐药的抗生素依次为:青霉素17(89.47%),氨苄西林56(82.35%),红霉素14(73.68%)。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阿米卡星38(100%),万古霉素19(100%),头孢曲松12(100%)。结论常见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的结果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茵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19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应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痰培养阳性者中,革兰氏阴性杆茵135株,革兰阳性球茵49株,真菌13株.阳性率前4住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茵(37株)、大肠埃希茵(29株)、鲍氏不动杆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茵(19株).肺炎克雷伯茵和大肠埃希茵对哌拉西林、头孢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抗茵药均产生较高的耐药率>6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茵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最为敏感,对青霉素几乎100%耐药,真茵检出率较高.结论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前的痰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颉雅苹  邓力 《广州医药》2011,42(3):24-26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间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用PCR检测病毒,细菌培养检测细菌,ELISA法检测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滴度.结果 1815例患儿中,阳性总检出率为40.8%.病毒感染347例(19.1%),支原体感染93例(5.1%);...  相似文献   

6.
1458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458例ALRI住院患儿,通过不同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在1458例标本中,检出细菌阳性率19.0%,病毒阳性率17.6%,肺炎支原体病原阳性率14.6%。各年龄组细菌及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婴儿ALRI以革兰阴性菌及RSV感染为主,年龄越小发病率及混合感染率越高;大于3岁的儿童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季节性,而细菌、支原体感染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113-115
目的了解鄂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对237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2372例患儿检出病原菌1065例,检出率为44.9%,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优势为67.8%,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粘质沙雷菌占优势,分别占G+菌的14.1%、12.3%、10.6%和9.0%。药敏显示:万古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对G+菌耐药率较低;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对G-菌耐药率较低;五种主要致病菌株均表现在一季度明显检出率较高。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一季度细菌性感染较高,对细菌性感染病儿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苯唑西林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B法对新生儿败血症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金葡萄52例(37.7%),表皮葡萄球菌2代码列(18.1%),大肠埃希菌22例(15.9%),腐生葡萄球菌6例(4.4%),D群链球菌5例(3.6%),其他革兰阴性菌28例(20.3%)。金葡萄、表皮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对苯唑青霉素的敏感性仅达17.3%和15.0%,对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霉素及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较敏感,对万古霉素与西力欣有高度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噻肟等第3代头孢菌素及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仍有较高敏感性,而氨苄青霉素的敏感率仅为3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加快现象;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仍为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细菌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慧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55-1055,987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是儿科常见病,占我国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儿科门诊量的39.0%~65.5%.其中肺炎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的感染状况,我们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对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标本进行了细菌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4年来经细菌学证实334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RH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LRHI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55%。(2)高龄患者、各种损伤性侵入必一操作及基础疾病是促发LRHI的重要因素。(3)在分离到的399株病原菌中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林可霉素耐药率高达57% ̄100%。(4)作者认为,做好病房的保洁工作,加强各种损伤性操作术的消毒隔离和术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LRHI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降低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12月22863例出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人数689例,医院感染率3.0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10例,占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的30.49%,居全院医院感染部位的首位,其中儿童、年老(60岁以上)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感染率较高。结论年老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是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治疗老年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老年下呼吸道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3组:利奈唑胺组(11例,静脉用药,600 mg,2次/d,疗程10~14 d);去甲万古霉素组(18例,静脉用药,400 mg,3次/d,疗程7~14d);替考拉宁组(26例,静脉用药,首剂400 mg,维持剂量200 mg/d,疗程7~14 d).比较分析各组治疗效果、药物毒副反应情况、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利奈唑胺组治疗有效率为81.8%(9/11),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组治疗有效率为55.6%(10/18),替考拉宁组治疗有效率为61.5% (16/2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5 >0.05).利奈唑胺组细菌转阴率为81.8%(9/11),盐酸去甲万古霉(万古霉素)素组细菌转阴率为72.5% (13/18),替考拉宁组细菌转阴率为77.4%(20/2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 >0.05).3组患者治疗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6.3±3.05)、(32.8±4.11)、(33.5±3.55)d,利奈唑胺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另外两组(P<0.05),万古霉素组和替考拉宁组平均住院天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利奈唑胺可能有助于缩短患者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监护室革兰阴性菌致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者病例特点,分析革兰阴性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探讨其细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控制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呼吸科2009年1月-2010年3月71例革兰阴性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信息,对可能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调查下呼吸道标本所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分布,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APACHE-Ⅱ评分是革兰阴性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05株,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60.9%、27.7%。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耐药率81.3%以外,其余均达到95.5%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到55.0%以上。结论 APACHE-Ⅱ评分越高,革兰阴性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死亡率越高。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应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61例,设立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气活血运脾方和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检测指标也均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增强患儿免疫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下呼吸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42例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1998年7月~2008年7月间42例表皮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人均有基础性疾病,有29例符合医院内感染。病人一般有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滥用抗生素等危险因素,细菌清除较难。有35株耐苯唑西林,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一般有致病危险因素存在,预后不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以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56.5%,革兰阳性球菌为27.8%,真菌为15.7% .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大多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真菌占一定比例,耐药率不断提高,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我院呼吸科及ICU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痰标本所培养的细菌分类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呼吸科及ICU收治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培养出的307株细菌及其耐药性,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5.4%,78/307)位居第一,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9.5%,60/307)、克雷伯杆菌(12.4%,38/307)。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为主(7.2%,22/307)。分离出的G-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等;G+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青霉素、氧氟沙星等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尤其在呼吸及相关性肺炎患者更为突出,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