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特别是二药合用时的抗胆碱能作用更强,易出现不同程度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便秘、尿潴留等。常给患带来极大痛苦,造成紧张心理,降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口干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口干32例疗效观察成都市精神病院唐启善,丁波,程鹏方,吴兆雄,罗素兰,周淑琼,高涛,史红,曾国新作者试用中药润燥通秘合剂治疗对32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口干患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9~62岁。(1)药物副...  相似文献   

3.
正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是胆碱和活化乙酰的产物,拟胆碱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减轻手术麻醉后肠及膀胱麻痹和改善记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抗胆碱能药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可治疗心动过缓、哮喘、帕金森病、晕动病、胃绞痛、胃溃疡、尿失禁等多种疾病,另外,在军事医学方面可用来对抗化学武器的袭击~[1-2]。600多种不同种类药物具有某种不同程度抗胆碱能活性,抗胆碱能药物可引起口干、嗜睡、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奎硫平致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维是富马酸奎硫平的国产制品,是继维思通、奥氮平上市之后的又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早期临床应用中,因其疗效确切、锥体外系副作用少而倍受精神科医生青睐,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激惹、失眠、口干、消化不良和便秘等,而未见有发生皮疹的报告,本人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皮疹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99年6月开始临床使用新一代抗癫痫药“妥泰”治疗各型癫痫10例,初步取得可喜的疗效,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各型癫痫患者均经临床及脑电图检查确诊,男8例,女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为一个月,最长10年。服其它抗癫痫药控制不理想5例,无效2例。既往未用过抗痫药的3例,其中2例曾服用抗精神病药,1例曾服用中药治疗,均不能控制发作。发作类型,按癫痫发作的国内分类为:全身发作一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型6例,失神发作3例;部分发作一复杂部分发作1…  相似文献   

6.
从脾论治精神药物所致肥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2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者采用以调理脾胃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 经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78.3%,其中显效率31.7%,人均体重下降1.8公斤/月。结论 抗精神病药导致肥胖可试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癫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89例癫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癫药和抗精神病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癫性精神障碍治疗中,抗癫药以卡马西平使用频度最高达65.2%,抗癫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居首位。结论:在癫性精神障碍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癫药与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8.
龙胆泻肝丸治疗药源性口苦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药龙胆泻肝丸对精神药物所致口苦的疗效。对59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感到口苦的病例用龙胆泻肝丸与安慰剂进行双盲对照比较。口苦感的消失率为90%,在给病人服用神经病药时值得试用中药龙胆泻肝丸以减轻口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及氯氮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6例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或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换用利培酮治疗,用PANSS、TESS、SDSS作为评估工具做自身对照,对换药前后的疗效、副反应、社会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都安全地换用了利培酮治疗。换用利培酮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进一步改善,嗜睡、EPS、口干、便秘等副反应显著减少;社会功能缺陷在用利培酮治疗12周后明显改善。结论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及氯氮平,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卢美哌隆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可协同作用于5-羟色胺、多巴胺及谷氨酸能系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该药不仅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亦对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有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镇静、头痛、腹泻、口干等,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本文对卢美哌隆的药理机制及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进展、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MDA5抗体和抗SSA/Ro52抗体双阳性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抗MDA5抗体和抗SSA/Ro52抗体双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皮疹及肢体无力,可伴有呼吸困难、关节症状及口干眼干等症状,均诊断为抗MDA5抗体和抗SSA/Ro52抗体双阳性皮肌炎,且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2.2±6.18)岁,平均病程(4.2±1.64)个月;1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升高(472 U·L~(-1));诊断明确后5例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结论抗MDA5抗体与抗SSA/Ro52抗体双阳性的皮肌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皮疹,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关节症状及口干眼干等症状常见,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不明显,易合并间质性肺病;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为主要方案。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利培酮临床运用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培酮临床运用评价汪卫华张英王焕林审校利培酮(Risperidone)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目前仅在少数欧州国家使用。大量的双盲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利培酮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他精神障碍亦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氯氮平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少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使其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之一,在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中约有50%对氯氮平敏感,氯氮平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约为30%,被公认为抗精神病药中疗效最佳者~([1])。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氯氮平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接受氯氮平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试用中药生脉胶囊治疗抗抑郁药物引致的口干,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个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现状,并初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5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现况调查.结果 (1)4306例(73.0%)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其中74例(1.2%)单独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1237例(21.0%)患者单独使用第1代抗精神病药,2995例(50.8%)患者单独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1541例(26.1%)患者联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患者中,291例(4.9%)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与非长效抗精神病药,1250例(21.2%)联用≥2种非长效抗精神病药,其中159例(2.7%)联用≥2种第1代非长效抗精神病药,741例(12.6%)联用第1代与第2代抗精神病药,350例(5.9%)联用≥2种第2代抗精神病药.(2)联合用药组震颤、静坐不能、嗜睡、便秘、流涎、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体质量改变、肝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或住院治疗、所在地区、年龄、病程(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就诊次数、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思维奔逸、言语活动增多、攻击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为使用联合用药方式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当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以单一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应当掌握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联合用药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抗精神病药所致精神症状 崔英光,孙秀珍:某些抗精神病药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与治疗目的完全相反的精神症状或新的精神症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以单用抗精神病药和抗精神病药合用帕罗西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69例抗精神病药引起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阿立哌唑治疗)34例和B组(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35例,观察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并评定闭经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催乳素浓...  相似文献   

19.
概述:在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中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要比在西方国家更为常见,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临床医生的盲目信念有关,即认为用多种药物治疗更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方法,但抗精神病药物的联用及大剂量使用只会大幅增加风险而不会提高临床疗效。人们普遍认为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以及多药联用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程度更严重等相关。新近的研究证据还表明,抗精神病药联用及抗精神病药物总剂量相应增高会导致较高的纹状体D2受体占有率(致使药物耐受及停药困难),并使精神分裂症中已受损的突触可塑性恶化(使与此状态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雪上加霜")。临床医生需要在精神分裂症的精神药物治疗中遵循"物稀为贵"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治疗通常推荐使用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但实际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多药治疗及与其他精神药物合用的情况十分常见。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合用的原因、发生率、临床获益和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既往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多药合用能使患者获益,但也有研究结果与之相反。而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合用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苯二氮[艹草]类合用可能增加死亡率,与心境稳定剂合用可能增加自杀风险。但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此外,多药合用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需要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