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老人抑郁症状的5年随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动态变化及与痴呆的联系。方法 在5年中对797名55岁以上居民以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作两次调查。结果 5年前后老年人群的抑郁症状群发生率为4.9% ̄8.3%及6.8% ̄10.7%,无显著变化;60例新发生Alzheimer病(AD)者,与正常老人相比,发病前CES-D总分相近,复访时高于正常组;以血管性痴呆(VD)为主的其它痴呆33例,初访和复访的CES-D  相似文献   

2.
社区老年人5年随访中痴呆等疾病的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分析痴呆致死亡的危险性并探讨其它疾病对寿命的影响,对3531名社区老年人(≥65岁)进行5年随访调查,其中的197例痴呆中Alzheimer病(AD)127例、血管性痴呆(VD)53例、其它痴呆(OD)17例。除统计死亡率外,采用Cox法予相对危险性(RR)及归因危险性(AR)分析。结果显示,痴呆的年死亡率达19.89%,其中AD、VD和OD分别为17.68%、25.70%及21.71%。按年龄分组计算,65~74岁组痴呆的RR值(AD5.35,VD7.19)接近恶性肿瘤(5.58);≥75岁组痴呆的RR值高于所有其它疾病,各种痴呆死亡归因危险性(AR合计值)高达23.71%。提示AD和VD均是导致死亡的恶性疾病,≥75岁者尤甚,亟待在社区防治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调查广州市城乡≥65岁人群痴呆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城乡人群进行抽样,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进行调查,实查14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中≥65岁人群共3780人。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诊断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采用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及阿尔茨海默病与相关障碍协会的标准。结果(1)查出痴呆患者182例,粗患病率为4.81%;其中AD128例(3.39%),血管性痴呆(VD)44例(1.16%);经2000年广州市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痴呆、AD和VD患病率分别为4.54%、3.17%和1.11%。(2)女性痴呆患者134例,粗患病率(5.98%)高于男性(48例,3.12%;P〈0.001),经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03%和2.74%。(3)痴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急剧上升。结论广州地区年龄≥65岁老人的痴呆患病率为4.81%,AD患病率高于VD。老年期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4.
痴呆问卷在痴呆流行学调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痴呆问卷在痴呆流行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Kawas等人编制的DQ对467名社区老人进行面访。结果 痴呆组和非痴呆组除K9、K10、K16和K21外,其余17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与临床诊断比较,DQ的敏性为70.6%,特异性为85.6%;与MMSE、ADL和FAQ总分进行相关分析,rs分别为-0.514、0.686和0.516。结论 DQ可以作为社区痴呆的  相似文献   

5.
对某老人院内376例老年人进行了痴呆患病率和痴呆病因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5例死亡患者进行了病理和临床对照研究。主要结果:(1)临床痴呆调查发现,376例中,痴呆及可疑痴呆者120例,占调查总数31.9%;其中HDS在10分以下的肯定痴呆患者44例,占调查总数11.7%,占HDS异常得分者总数36.7%。不同年龄及文化背景各组中HDS异常者的比率无显著异差.(2)对44例肯定痴呆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分类,结果显示痴呆患者中可能为SDAT者27例(60%);MID者8例(17.5%);MIX者9例(22.5%),SDAT比例大于MID和MIX,P<0.01.(3)15例脑病理检查结果表明,7例临床检查有痴呆症状的患者中,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SDAT,3例符合MID诊断.8例临床智力正常者,无1例发现SDAT改变.上述结果表明SDAT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能高于MID.  相似文献   

6.
痴呆和Alheimer病患病率的5年纵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验证5年前上海地区痴呆和Alzheimer病(AD)患病率调查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 对1987年曾被调查的3083名55岁以上同批老年人群,按相同的标准和方法,予以前瞻性纵向调查。结果 痴呆的患病率为:60岁以上3.90%(5年前为346%),65岁以上4.84%(4.61%),70岁以上6.98%(7.23%)。AD的患病率依次为2.21%(5年前为2.05%),3.00%(2.90%)和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在中国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定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中文本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将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IPDE译为中文本,并对54例人格障碍患者及32名正常人进行临床测试。结果IPDE有较好的一致性,评定者间评定的一致性中位数Kappa值为0.84;前后评定的一致性中位数Kappa值为0.83,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0.6%。结论IPDE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对某老人院内376例老年人者了痴呆患和痴呆病因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5例死亡中患者进行了病理和临床对照研究。主要结果:(1)临床痴呆调查发现,376例中,痴呆及可凝痴呆者120例,占调查总数31.9%;其中HDS在10分以下的痴呆患乾44便,占调查总数11.7%,占HDS异常得分者总数36.7%。不同年龄及文化背景各级事HDS异常者的比率无显著异常(2)对44例肯定痴呆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分类,结  相似文献   

9.
非情感性精神病中的抑郁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200例精神分裂症,40例卒中后精神病和40例酒精中毒性精神病人进行了抑郁临床症状学和HAMD量表评定,结果发现抑郁症状(HAMD≥17分24项版)的发生率分别为33.5%,35%和45%;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抑郁以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多见,酒中毒性精神病的抑郁以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为主,而卒中后精神病的抑郁以运动迟缓和绝望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方法分别于1997年6月至1998年4月(第1次)和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第2次),在成都地区用多层分级整群抽样方法,对调查时年龄≥55岁的社区人口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两次调查的程序和使用工具相同。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第1次调查实查5353人,失访202人,漏查率3.64%;诊断痴呆患者143例。第2次调查实查3908人,失访407人,漏查率9.43%;诊断痴呆患者107例。第1次与第2次调查现场诊断不一致的患者6例,均为轻度痴呆。第1次调查的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分别为2.67%、2.04%和0.39%,第2次调查为2.74%、2.00%和0.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5岁的人口中,痴呆、AD和VD患病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对界于轻微认知功能损害与轻度痴呆之间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随访对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市城乡养老院老年人痴呆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广州地区养老院分为市级、区级、民营、厂矿及农村乡镇,每层各抽取1个养老院进行调查。应查者为抽中养老院的人住者,年龄≥60岁。实查1105人,失访12人(1.07%)。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1)检出率:在1105名老人中,查出痴呆患者324例,检出率为29.32%。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为20、36%(225例)、血管性痴呆(VD)为7、69%(85例)、混合性痴呆为0145%(5例)、帕金森病痴呆为0.27%(3例)、其他类型痴呆为0、54%(6例)。(2)女性痴呆患者235例,检出率(31.8%)高于男性(89例,24.3%;P〈0.05)。(3)痴呆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痴呆患者中轻度71例(占21、9%)、中度103例(占31.8%)、重度150例(占46.3%)。结论广州地区养老院老人的痴呆检出率为29.32%,其中AD检出率高于VD,女性高于男性,以重度者多见,且痴呆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非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与病因分析粱滨华,林世和,赵节绪目前,神经病理学和流行病学调查,血管性痴呆中(VAD)只占所有痴呆的10-30%,其余均为非血管性痴呆(EVAD),而所有痴呆中10-40%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情可能好转[2]。临床资料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防止脑卒中后抑郁发作的效果。方法:对99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34例)和对照组(65例)进行6个月的对照研究,康复治疗采用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康复组Barhel指数在第3、6个月的评定时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分别显低于对照组,康复组有8.8%、对照组有26.2%被诊断为抑郁症(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防止脑卒中后的抑郁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目的调查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及其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二阶段法,在1987年调查的基础上,于1992年对上海市静安区的居民进行调查。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美国神经病和言语障碍和中风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的标准诊断痴呆和AD。结果1992年在实访的3024人中,痴呆和AD的年发病率:55岁以上为0.71%和0.42%,60岁以上为0.91%和0.56%,65岁以上为1.31%和0.89%。经单因素、双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发病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及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痴呆和AD的发病率与世界各国报道相似。教育对痴呆的发生具保护作用,文盲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97例脑梗塞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97例住院脑便塞病人进行筛选与检测。对其中认知受损者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Hachinc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上步检测。并对痴呆组5和非痴呆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7例确诊为VD,VD发生率为27.84%,≥65岁为34.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量的变化对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MID)的临床诊断有无鉴别意义。方法用单克隆抗体、ELISA方法检测两种痴呆患者各16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P1-40)的含量。结果在年龄构成和痴呆程度无明显差异的AD和MID两组间,脑脊液中AP1-40的含量有明显差异。AD组A值为0.217~0.380,平均0.274;MID组为0.241~0.492,平均0.290;AD组明显低于MID组。对照组A值为0.228~0.567,平均0.311,明显高于AD组(P<0.01)而与MID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已诊断为痴呆的病例,检测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含量对AD和MID的鉴别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19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状态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1.13%(41/194),其发生主要受病情严重程度影响。经积极治疗,抑郁症状缓解,倾向于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病程进展中的继发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曲唑酮和阿米替林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L-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曲唑酮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为87.5%;阿米替林组分别为57.2%和86.7%。HAMD评分两组间疗效无显差(P>0.05)。不良反应:曲唑酮表现为镇静,阿米替林为抗胆碱能症状。结论:曲唑酮是一种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而副作用较轻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的自杀未遂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获得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未遂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采用自制的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登记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分别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212例住院的抑郁症病人进行调查评分,然后用SPSS和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12例抑郁症病人中发生自杀观念158例(74.5%),自杀未遂67例(31.6%)。在自杀未遂组中的自杀方式以过量服药为主(47.8%),自杀地点多在室内(77.6%)。自杀未遂组的抑郁症状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t=7.27,P<0.01)。自杀与绝望感、抑郁情绪、自卑感、自知力等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绝望感对自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抑郁情绪,再次是自卑感和自知力。提示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密切,频繁出现≥3次自杀观念的抑郁症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农村老年期痴呆临床症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农村的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表现。方法:采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痴呆行为问答卷(CDBQ),对符合DSM-Ⅲ-R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患者共80例进行测试。结果:老年期痴呆临床症状可有行为、思维、情绪、睡眠和定向等障碍。以妄想、抑郁、违拗、易分心、幻觉、攻击、无目的走动、重复行为较为多见,因性别、年龄、病程、痴呆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结论:老年期痴呆常表现出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