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自酶2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是否相关。方法应用酶图(SDS-PAG Ezymograph)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MMP-2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MMP-2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均P〈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MMP-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01和〈0.01);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MMP-2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分别〈0.001和〈0.05)。结论血浆MMP-2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测定血浆MMP-2水平可帮助寻拽具有不稳定性斑块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nti-oxLD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稳定性心绞痛和21例对照者的CRP、anti-oxLDL和anti-LDL水平,比较各组中上述指标有无显著差异并评估CRP水平与anti-oxLDL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ACS患者的anti-ox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anti-oxLDL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中CRP水平与anti-oxLDL水平成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特异性抗原oxLDL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斑块的不稳定及ACS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ti-oxLDL水平可能是评价ACS斑块不稳定的重要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ACS 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40例(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冠状动脉口及外周血血浆MMP-9水平,并分析冠脉狭窄程度与MMP-9水平的关系.结果:ACS组冠状动脉血及外周血MMP-9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ACS组和SAP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血血浆MMP-9水平不相关(P>0.05).结论:血浆MMP-9水平与ACS及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MMP2和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MMP2和MMP9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18例,依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CS组(49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UAP)3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亚组(AMI)19例;非ACS冠心病组患者(44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亚组(SAP)23例、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CTO)21例.对照组为正常冠状动脉组(NCA)25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动脉血浆MMP2、MMP9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MMP9、MMP2水平明显高于NCA组(P<0.01)和非ACS冠心病组(P<0.05);非ACS冠心病组MMP9水平(P<0.001)和MMP2水平(P<0.05)也较NCA组明显升高.与NCA组比较,UAP亚组、AMI亚组及CTO亚组MMP9显著增高(P<0.01),MMP2也明显增高(P<0.05).与SAP和UAP亚组比较,AMI亚组只有MMP9水平增高(P<0.05),而CTO亚组MMP9、MMP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TO亚组MMP9、MMP2水平明显高于AMI亚组(P<0.05).结论 患者血MMP2、MMP9水平显著升高提示了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并与ACS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有可能作为ACS的预测指标之一,并可能是诊断冠脉慢性完全闭塞很好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变化.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3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MMP9及MMP2水平.结果 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RP(3.61±1.69 vs 1.64±1.53 mg/L,P<0.01)显著增高,而且血清MMP9亦显著增高(257.70±110.28 mg/L vs 144.71±113.31 mg/L,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发生,MMP9也是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学根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3):169-169,17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应用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32例ACS患者(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用ACS常规治疗外加用氟伐他汀80mg,每晚口服,对照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阿斯匹林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低分子肝素 ACE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不溶栓,其余同STAM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伐他汀在ACS患者中早期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sLOX-1)水平及其可能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5例急性心肌梗死、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89例稳定性心绞痛和9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LOX-1的浓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经过治疗进入恢复期后,sLOX-1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均P<0.05),而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sLOX-1水平与非冠心病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过短期的住院治疗后sLOX-1水平仍高于正常,提示斑块不稳定,需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熊向晖 《当代医学》2011,17(17):2-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4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40 例正常人血浆Hc y水平.结果 AC S组患者血浆Hc 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AC 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不稳定性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3 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 19例 ,急性心肌梗死 12例 )和 1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 1、sICAM 1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稳定性心绞痛血清中VCAM 1和ICAM 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较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的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明显增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中水平较UA明显增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均明显增高 ,sVCAM 1和sICAM 1是检测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患者的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0例有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组,55例)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按治疗常规予以药物、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住院患者入选对照1组.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取外周动脉血,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在冠状动脉窦取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TFPI水平.结果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合并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对照1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合并为对照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的外周动脉血TFPI水平为(0.404±0.178) ng/mL,显著低于对照2组的[(0.517±0.256)ng/mL,P<0.05].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前的TFPI水平为(0.382±0.140)ng/mL,与支架植入后[(0.389±0.170) n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TFPI水平降低,提示体内组织因子介导的凝血途径异常.TFPI可能有助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病情程度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病变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稳定性心绞痛(22例)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18例)为对照,测定其hs-CRP水平。观察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冠心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斑块形成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测定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个炎症因子相互之间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主动脉夹层(AD)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TSP)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9(ADAMTS-9)水平,以探索是否能将ADAMTS-9用于AD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51例确诊AD患者、8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4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采集其临床资料,取外周血离心、分离血浆,使用ELISA法检测血浆ADAMTS-9水平.结果:4组受试者在性别、高血压病史、血肌酐水平、血脂水平、体重指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D组患者发病年龄、合并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与其它3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4组患者血浆ADAMTS-9水平分别为277.51±66.74ng/ml、53.73±60.01ng/ml、51.02±44.21ng/ml、64.19±56.64ng/ml,AD组较AC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ADAMTS-9可作为鉴别AD和ACS患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外周血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以明确其与冠脉综合征(ACS)不稳定斑块的相关关系,探讨GSP在ACS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用硝基四氮唑蓝(NBT)显色法分别测定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及20名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血中GSP的水平。结果GSP水平在ACS患者明显高于SAP及对照组(P<0.01);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GSP水平升高与ACS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但其水平的升高与心肌坏死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易损斑块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点。方法:在35例ACS(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和2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进行冠状动脉IVUS检查,测量病变部位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斑块面积(PA)及斑块负荷(PA),并计算斑块的偏心指数(EI)及血管的重构指数(RI)。结果:在58例患者中发现,16例ACS患者和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斑块破裂;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的斑块具有较大的偏心性(P<0.05),EEMA、PA、PB、RI明显大于前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IVUS能够准确地识别ACS易损斑块及其破裂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的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3 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19例 ,急性心肌梗塞 12例 )和 1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稳定性心绞痛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的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明显增高 (P均 <0 .0 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中水平较不稳定性心绞痛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水平 ,可预测其病情和预后 ,操作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纳入SAP组、UAP组、NSTEMI组、STEACS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因子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含量。结果:UAP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含量与对照组、SAP组无差异;NSTEMI组、STEACS组的CK-MB、hs-cTn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UAP组、NSTEMI组、STEACS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质-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Hcy、IMA含量与CRP、IL-6、MMP9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Hcy、IMA含量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阶段即出现明显异常,且与炎症因子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Hcy、IMA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Hcy水平不同,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96例和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μmol/L)61例,比较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占比例数以及比较H型高血压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cy水平。结果: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间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3组血清Hcy水平分别同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与ACS密切相关,可通过降低Hcy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有创治疗策略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刚  张承宗 《循证医学》2002,2(3):154-157
近10年来,国外已完成了一系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有创治疗策略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客观的评估了早期有创治疗策略和早期保守治疗策略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为循证医学提供了证据,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MMP-2、MMP-9相关性,及在冠心病中
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0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9例,急性心梗(AMI)患者25例,选取38名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Control, C)。留取研究对象
5 ml静脉血,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静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2)、MMP-9、ICTP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结果SAP 与C 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 水平稍增高,P>0.05。UA 组与SAP 组、C 组比较血清MMP-2、
MMP-9、ICTP水平升高,P<0.05。AMI组与SAP组及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升高,P<0.05。AMI组与UA组比
较,血清MMP-2、MMP-9、ICTP均无显著差异,P>0.05。ICTP与MMP-2、MMP-9都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斑块纤维组成比
例呈负相关,与脂质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CTP水平升高可提示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与MMP-2水平
相关,可作为无创性的ACS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