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有了较大的改善。本文介绍了在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时的给药护理,同时强调呼吸道管理,做好病情观察与监测,保持体温及营养,预防交叉感染,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体会;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进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将34例胎龄为28~32周的早产儿,其中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2 h内经气管插管滴入固尔苏后拔管,联合DuoPAP辅助呼吸,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气分析给予相应的氧疗方式。结果应用固尔苏联合DuoPAP预防N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情况,减少。结论早期气管内注入固尔苏联合DuoPAP预防RDS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RDS发生率,减轻RDS症状及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降低死亡率,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延续性护理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酒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9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A、B、C 3组,各53例。3组均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通过微信群进行延续性护理,B组通过一对一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性护理,C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结果C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家长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度、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A、B组(P<0.05或P<0.001),患儿重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低于A、B组(P<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配合家庭参与式护理有助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家长满意度,显著降低患儿重返NICU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应用全面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博罗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持续正压通气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检测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PaO_2、PaCO_2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紫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儿低体温、血氧含量不足、皮肤发红等呼吸机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PaO_2及PaCO_2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PaO_2、PaCO_2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应用全面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患儿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产儿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效果,并总结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管理要求.方法 回顾130例早产儿经气管插管早期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病例资料.结果生后10 min内应用PS 8例(6.15%),出生后15~60 min应用PS 122例(93.85%);首次应用PS后12 h内再次应用23例(17.69%);予以PS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43例(33.08%);15例(11.54%)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出血5例、颅内出血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肺出血2例、颅内出血1例).结论 早期应用PS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明显降低其病死率.PS的应用应掌握适当的给药时机与剂量,用药后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患是导致其生存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差,呼吸、储备功能低,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呼吸衰竭.由于抢救效果差,常导致新生儿死亡.我院曾成功抢救2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胞胎早产儿 ,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 ,病死率极高。护理技术水平及责任心是降低多胞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因素。1999年 3月 ,我院收治四胞胎体重均 <1.4kg的极低体重儿 ,经过精心护理 ,3例能直接哺乳 ,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儿系母孕 31 3周早产 ,出生后 0 .5 h入院 ,体重分别为1.3kg、1.2 kg、1.1kg、1.0 kg。均以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收住院。入院时 3例患儿体温不升 ,1例患儿体温 35 .2℃ ,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及全身青紫。2例住院 2 8d出院 ,出院时体重由 1.3kg增至 …  相似文献   

8.
张文杰  夏彩英 《吉林医学》2006,27(4):447-44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易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Ⅰ型)。本病例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53%(21%~90%)。目前因粪便吸入致ARDS病例较少见.现就我科曾收治的1例粪便吸入致ARDS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前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产前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早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常规应用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比较用药后两组早产儿NRDS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RDS患病率为5.26%,对照组患病率为21.05%。观察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应用氨溴索能明显降低早产儿NRDS的发病率,且可降低早产儿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体重在2500g以下的活产婴儿。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早产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其呼吸中枢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特点,探讨两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RDS患儿92例,以胎龄<37周的为早产儿组(50例),胎龄≥37周的为足月儿组(42例)。对两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时间、治疗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RDS患儿男婴多于女婴(P<0.05)。早产儿组入院时间、临床诊断时间早于足月儿组,无宫缩剖宫产比率明显低于足月儿组(P<0.05)。早产儿组使用机械通气13例,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factant,PS)34例,开始上机时间(7.81±10.21) h;足月儿组使用机械通气20例,使用PS 2例,开始上机时间(27.82±20.12)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肺气漏、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肺出血发生率低于早产儿(P<0.05)。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RDS在病因、治疗经过、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足月儿RDS的发生与男婴、感染、糖尿病母亲、择期剖宫产有关,发病时间较晚,易合并气胸,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治疗后,本组25例治愈,35例好转,住院时间16-23d,平均19d。讨论加强对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吸入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 以60例吸入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呼吸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aO2/Fi O2水平升高,观察组Pa O2、SaO2、PaO2/Fi 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死率分别为0、10.00%,低于对照组(13.33%、3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改善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胎龄34周至36+6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晚期早产儿NRDS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ARDS分为观察组(NRDS合并ARDS组)和对照组(单纯NRDS组),对两组的围产期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92例,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性别、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晚期阴道炎、妊娠晚期维生素D缺乏、羊水粪染、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前促肺治疗、胎膜早破、脐带缠绕、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低体重、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晚期阴道炎、妊娠晚期维生素D缺乏、羊水粪染、窒息)纳入到Logistics回归分析中,经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妊娠晚期呼吸道感染(OR=9.613,95%CI...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亦称未成熟儿,是指股龄未满37周,出生时体重在2500g以下,县长47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身长越短,死亡率越高.因此加强护理,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994~1997年我科共护理86例早产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产生或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生后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时呻吟、吸气时胸廓凹陷,出现鼻翼扇动、发绀、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1].  相似文献   

18.
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林  李兴海  程桂凤 《海南医学》2011,22(12):67-69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和510例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和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早产病例中,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临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注,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透明膜病、窒息和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剂(固尔苏)的护理要点。方法将固尔苏从三个不同体位(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在气管插管状态下各注入气管内1/3量。结果用药后2h-3h气急、呻吟症状即可减轻,肺X线片示病情好转。结论气管内给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科学的呼吸道管理和护理,科学喂养,注意保暖,严密观察病情,保持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