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1月对6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2周内的下肢静脉曲张,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用Trivex微创旋切系统创吸曲张静脉和静脉丛内的血栓,同时配合加压包扎、术后抗凝等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术中和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 d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3~8 d,平均5 d。62例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大隐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炎治愈无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无死亡。结论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合并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42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CEAP分级诊断。早期在行高位结扎剥脱、取出曲张静脉和血栓后,予抗炎、抗凝治疗。结果全组均治愈。术后皮肤硬结伴浮肿3例,足靴区麻木3例。术中及术后未见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经随访2个月至4年,无复发。结论早期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行手术治疗,不但可取得较好效果,也可较早地控制由浅静脉血栓蔓延所形成的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的原因及再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人的临床资料。219例病人共252条肢体入组,男76例(94条肢体),女143例(158条肢体);平均年龄(54.3±7.3)岁。所有病人入院前均接受过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静脉曲张平均复发时间为(12.7±4.1)(6~57)个月。再次手术前多普勒超声或术中探查发现,大隐静脉残端过长19条肢体(7.5%),双大隐静脉或残留大隐静脉主干49条肢体(19.4%),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189条肢体(75.0%),初次手术时遗留大隐静脉属支34条肢体(13.5%),新生血管形成65条肢体(25.8%),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新发小隐静脉曲张10条肢体(3.4%)。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平均随访(16.3±11.5)(3~42)个月,治疗后3个月溃疡直径明显缩小,6个月时溃疡完全愈合;患肢酸胀、沉重感消失。6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肢体溃疡再次复发,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后复发多为数种原因综合所致,有技术及治疗方案失误、静脉疾病本身进展、新生血管形成,根据静脉曲张复发的原因作处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预防策略。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1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患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皮下瘀血、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皮肤烧伤、压力性水泡、隐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结果 术后,所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并发症均以皮下瘀血、色素沉着和血栓性浅静脉炎为主。术后1周,出现深静脉血栓4例,包括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血栓3例。无严重肺栓塞、隐神经损伤发生。皮下瘀血、血栓性浅静脉炎均于术后6个月时完全吸收;色素沉着吸收缓慢,术后6个月时,仍有5例患者存在色素沉着。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常见并发症为皮下瘀血、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选择合适的病例,采取适宜的规避技巧,以及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可以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12月,对下肢静脉曲张26例(30条肢体),包括C2(浅静脉曲张)20条,C3(静脉性水肿)8条,C4(皮肤营养性改变)2条,门诊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大隐静脉主干,注射聚桂醇,一次封闭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彩超复查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并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26例均成功进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2周随访,3例(3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未完全封闭,再次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3例(3条肢体)存在残余曲张静脉,再次局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局部轻微静脉炎症状5例,对症处理,1~2周缓解。3个月随访,26例(30条肢体)曲张静脉均闭合良好,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张荣  宋菊民  李钢  陆民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136-137
目的:探讨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38例(41条肢体)。复发原因分别是:21条肢体为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10条肢体为大隐静脉主干再通,6条肢体为小隐静脉主干未处理,3条肢体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条肢体为双大隐静脉畸形。结果:针对38例患者不同的复发原因,均采取再次手术治疗,分别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程度和病因采取针对性手术,重视交通静脉的处理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2年至2008年共收治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211例,均常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并同时行血栓性曲张静脉团块剥除,术后突发性死亡3例,临床诊断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07例(共268条肢体),男91例,女116例,按照国际静脉联盟CEAP分级,C2:268条肢体,C3:56条肢体,C4:101条肢体,C5:23条肢体,C6:18条肢体。分别采用单纯激光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和股静脉瓣膜包窄术等不同方式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75例,随访率84.5%,平均随访(10±5)个月,早期并发症包括皮下淤血、青紫178 (66.42%)条肢体,皮肤灼伤56(20.90%)条肢体;中期并发症为有压痛的条索或硬结235(87.69%)条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28(10.45%)条肢体,皮肤麻木、疼痛15(5.60%)条肢体。远期并发症包括大隐静脉主干再通4(1.49%)条肢体,曲张静脉残留或复发13(4.85%)条肢体,活动后肢体肿胀6 (2.24%)条。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可靠。皮下淤血、青紫以及有压痛的条索或硬结等并发症,多在术后3个月内缓解,规范化手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能有效减少术后局部曲张静脉复发和大隐静脉主干再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32例大隐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资料。发病2周内行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天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10~16d,平均12.6d。全部患者随访5~32个月,平均13.6月,其中11例〉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的,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0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下肢静脉曲张疗效. 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106例118条下肢静脉曲张,单纯采用EVLT 72例78条患肢、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19例21条患肢、EVLT联合点式切口剥脱严重曲张浅静脉15例19条患肢. 结果 7条患肢小腿皮肤轻度灼伤,10条患肢有明显血栓性浅静脉炎样表现,26条肢体沿大隐静脉行程皮下小片淤斑,5条患肢出现大腿内侧大片皮下淤斑.74例80条患肢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1例隐神经损伤,1例术后1个月复发,余73例症状均消失,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无血管再通,深静脉无血栓形成. 结论 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