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百年来,中医临床领地不断萎缩,中医及其从业人员数量和地位持续下降。笔者借鉴库恩的"范式"理论,在分析中医"范式丢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管理、教学、临床和研究等各个方面探讨了"范式丢失"对中医的影响。并提出中医"范式丢失"是引起近现代中医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范式丢失"后的中医在管理层面上失去了话语权,并直接导致中医教育、研究的去中医化,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医自身的发展。寻求中医的"范式"回归是现代中医发展的唯一道路。而打破"科学主义"的霸权,坚持建立、完善独立的管理、经营、教育和临床体系,则是寻求中医"范式"回归之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医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与中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文化是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中医学术的灵魂和传承的载体,承载了中医学几千年的光辉发展史。中医文化是基于  相似文献   

3.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剖析传统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对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措施进行探讨,中医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医现代科学化,实现中医现代化是新世纪中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养生的渊源、发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分析认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预防观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和关键,亦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目的;"顺乎自然、燮理阴阳"的天人相应整体观是中医养生的精髓和重点,亦是中医养生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固守精微、摄养精神"的形神合一生命观是中医养生的内涵和要领,亦是中医养生的终极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宋铮  郑晓红 《中医杂志》2018,(6):459-463
中医自然观是中医学在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总体性认识,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石,气对中医自然观的形成、内涵、性质与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气是中医自然观形成的哲学基础,是中医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素。中医自然观认为,气是自然的本体,同时还是中医自然观所包含的自然认识论的认识方法、自然价值论的价值评价标准、自然伦理观的伦理载体,气决定了中医自然观的非结构性质,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自然观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载体,中医文献学在中医学术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中医其他学科的基础,是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的关键;中医文献学的首要任务是指引利用中医文献的门径,它可以启迪科学研究思路、帮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方法、深入研读专业资料、充实和丰富学术底蕴,因此中医文献学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是在掌握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各门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它与今后从事的中医临床工作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是我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深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结论: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人才具有全科的特点,中医师承模式是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师承放到中医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中,提出中医师承的核心要素是"根于经典,学有所宗,习在临证",作为领悟中医思维、用活用好中医理论、提升中医临证能力的着力点。围绕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和中医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传统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中医思维方法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方向,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门径和钥匙,是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中医高等教育应重视学习文、史、哲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医思维方法的理解。从中医典籍中学习中医临床的思维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典文献学既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医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同时,中医古典文献学也是中医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医文献学中以古典中医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古典文献学方法,如目录、版本、校勘及训诂、文字、音韵等为工具,进行中医古典文献整理研究,并探索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利用方法的学科。从研究领域看,中医古典文献学应包括中医古典文献学理论与方法、中医古典文献学史、古典中医学术和中医古典文献整理等方面。中医古典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指其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等。中医古典文献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医急症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西医学急症治疗发展史的回顾和对比,了解到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历史上的成就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中医急症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急症治疗的停滞导致了整个中医学的萎缩和倒退。从而提出发展中医急症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一是人才问题。其二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其二是中医急人员所具备的业务素质。其三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医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梁幼雅 《中医教育》2004,23(4):56-58
中医双语教学是中医教育事业的新兴事物,迎合了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新潮流。从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前景的角度,阐述了中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通过作者从事中医双语教学实践的切身体会,论述了中医双语教学的特殊性、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医课程尤其是中医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设想和具体做法,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元文 《环球中医药》2009,2(5):361-364
中医性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中医性学的历史渊源、中医性学的内涵和学科特点、中医性学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为促进中医性学的学科建设和中医性学的稳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指南是中医诊疗技术标准的基本形式,是中医优势和特色的有效载体。指南的制定、评价、应用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但我国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医临床指南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指南的主要特点,其有效质量评价方法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指南的质量及其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以慢性胃炎为范例,探索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慢性胃炎病证结合中医临床指南质量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临床指南质量评价的方法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医传承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师徒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优点。冉雪峰是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一代中医宗师,其一生通过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中医学子和熊济川、龚去非、宦世安、郭士魁、陈可冀等优秀中医人才。从冉老一生培养中医人才的做法中得到启示:针对当前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中医人才可采取师承培养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中医》杂志编辑部于十月十六日召开了青年中医座谈会,邀请了市、区、县各医疗单位的部分青年中医进行座谈。会上还请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于文忠、中医杂志朱祖敬、北京中医学院袁立人等同志分别做了关于中医文献整理、如何写中医论文、及如何整理老中医经验等问题的专题发言,针对青年中医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指导。一些青年中医还谈了自己的想法。北京中医学会方和谦同志做了总结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为振兴中医事业,培养和壮大中医队伍的力量,特别是组织和培养青年中医、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青年中医是中医的生  相似文献   

18.
刘正华  侯钟生 《新中医》2016,48(6):262-264
正中医心理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由中医专业工作者施行,以中医心理学和中医行为科学方法为主要手段,针对心理或心身疾病实施的治疗方法。中医心理疗法散见于中医古籍之中,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病案,笔者将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搜集、整理、归纳为15种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1语言开导法语言是最常用、最方便的心理治疗工具。《灵枢·师传》: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候学研究近年来一直是中医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而中医证候规范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回顾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对证候研究有一个较全面而清醒的认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黄满玉 《国医论坛》2011,26(5):50-52
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要理解中医、继承中医、发展中医,就必须给中医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而民众广泛的认知、纯粹中医的回归、大师级中医名家的培养则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探索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东西方文化的真正汇通,中医将有一次从低谷到高潮的二次辉煌,社会必将呼吁培养更多的铁杆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