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316例患不孕症的妇女(不孕组)和250例正常生育的妇女(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的uu和cT检测,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症与继发性不孕症妇女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0.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和0.8%(P〈o.05);原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1.9%、3.7%,而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捡出率分别为40.6%、n.6%,UU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妇女(P〈O.05),CT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妇女(P〈O.05)。结论Uu和CT与妇女不孕密切相关,建议临床将UU、CT作为女性不孕就诊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病人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C)、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coccus,NG)感染情况。方法 UU、NG进行培养后鉴定;CT检测使用英国立明试剂检测抗原。结果 325例送检标本中UU阳性134例,阳性率为41.2%;CT阳性51例,阳性率为15.7%;NG阳性36例,阳性率为11.1%。UU阳性与NG阳性例数之比为3.72:1。合并感染情况:UU合并CT感染38例,感染率为11.7%;UU合并NG感染30例,感染率为9.2%;CT合并NG感染21例,感染率为6.5%;三者均阳性12例,感染率为3.7%。结论盆腔炎患者中UU感染率最高,是NG的数倍,已相当常见,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婚前有流产史的不孕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及输卵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宫颈外口分泌物,采用CT、UU快速诊断试剂卡检测CT和UU,CT、UU治愈后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测输卵管损伤性。结果:126例婚前有流产史的不孕患者,CT阳性率为26.19%(33/126),UU阳性率为42.06%(53/126),CT UU合并感染阳性率为7.94%(10/126),总阳性率为76.19%(96/126)。进一步治疗发现,CT、UU感染者有29.17%(28/96)在HSG显影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损伤。结论:CT、UU在婚前有流产史的女性生殖道中感染率过高,导致的输卵管损伤是引起继发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早治疗控制感染可预防输卵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威海地区女性不孕患者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方法:选取11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PCR)技术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UU-DNA、CT -DNA定量检测。结果:不孕症患者的UU和CT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5.4%(89/118)和44.1%(52/118);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分别是26%(26/100)和15%(15/100)。不孕症患者UU、CT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地区女性不孕与UU、CT感染密切相关, UU、CT检测应成为不孕症的常规实验室诊断项目。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PCR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非淋茵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方法:共检测219例患者,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用荧光PCR法检测UU和CT的DNA,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U阳性率50.2%(110/219),CT阳性率15.3%(30/196)。结论:UU和CT是非淋茵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淋病奈瑟菌(N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妊娠期妇女宫颈分泌物中的HR-HPV、CT、UU、NG。结果962例妊娠期妇女中,HR-HPV的感染率为7.69%,CT、UU、NG的感染率分别为1.66%、19.65%、0.10%。HR-HPV、CT、UU在〈25岁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应采用敏感、特异的方法对妊娠期妇女的HR-HPV、CT、UU、NG感染进行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52例,STD患者尿道(宫颈)试子标本。结果3种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25.92%,其中NG13.70%,CT31.34%,UU32.71%,混合感染率以CT最高(82.81%),UU次之(7578%)NG为49.22%。结论非淋病性尿道炎(NGU),淋病性尿道炎(GU)男性患者CT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NGU女性患者UU的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在GU中两者相差不大(P〉0.05)。病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其STD的感染率高达85.47%。提示应将他们列为主要的传染源和高危人群,作为STD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相关性。方法:应用培养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1000例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和CT,同时选择200例健康已孕妇女作对照组。结果:研究组UU阳性率、CT阳性率、UU+CT阳性率分别为34%、28%、12%,对照组的分别为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组UU阳性率、CT阳性率、UU+CT阳性率分别为39.6%、22.9%、12.5%,继发性不孕组分别为42.3%、25%、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和CT感染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症存在密切关系,应作为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对不孕的影响.方法:CT采用金标法.UU采用培养及药敏鉴定.对128例原发不孕,106例继发不孕共234例不孕症妇女(不孕症组)进行CT、UU检测,并与100例正常妇女进行对照,阳性患者夫妇同时治疗.结果:不孕症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30.8%和35.4%,对照组CT、UU阳性率分别为8%和13%,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孕症组宫颈糜烂患者CT、UU感染率分别为45.1%和37.8%,明显高于宫颈光滑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采用药敏鉴定后敏感药物夫妇双方同时治疗1疗程,CT、UU治愈率可达89%及82.6%.结论:生殖道CT、UU感染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CT、UU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妊娠结局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2例孕妇,采用培养法对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随访观察至分娩。结果CT组、UU组、CT+UU组的感染率分别为22.1%、28.8%、3.7%;CT组、UU组、CT+UU组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显著。结论CT、UU感染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等。  相似文献   

11.
杨继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28-2330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生殖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和菌种分布。方法:对性病门诊1247例患者进行念珠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用显色培养基和糖发酵试验鉴定念珠菌。结果:女性较男性念珠菌患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CT、UU检测阳性的患者念珠菌感染率显著高于CT、UU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U、MH多重感染的念珠菌患病率显著高于单一感染者(P〈0、05);念珠菌鉴定白念珠菌为主要感染菌种,显色培养基和糖发酵试验两种鉴定方法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感染念珠菌:CT、UU是念珠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显色培养基是念珠菌初步鉴定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波  郑世菊等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4):199-200,216
目的 探讨孕妇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性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8例胎膜早破和100例同期正常产妇的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UU或CT的阳性率为72.22%,其中UU阳性率60.19%,CT阳性率16.67%,两者混合感染率4.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显著升高;在UU或CT阳性者中,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 孕妇宫内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减少产褥病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CT)、沙眼衣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检测100例稽留流产(观察组)和100例人工流产者(对照组)宫颈分泌物中C T、U U。【结果】观察组C T、U U及二者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4%、29%、1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女性生殖道CT、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有相关性,检测CT、UU感染,对预防稽留流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PCR-反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技术对412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23种 HPV 亚型感染检测;将 HPV 阳性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 HPV 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 PCR 同时检测上述2组 UU 的感染情况。结果HPV 总的感染率为12.86%(53/412),有16种型别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为高危 HPV 52型。HPV 阴性对照组的 UU 阳性率为30.00%(15/50),而 HPV阳性观察组中 UU 的阳性率为60.38%(32/53),明显高于 HPV 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PV 感染与UU 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HH)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548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548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347例,感染率为63.3%,UU、HH以及UU+H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1.8%、1.1茗和10.4%,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强力霉素(DOX)(92.6茗),其次为克拉霉素(CLA)(87%)、美满霉素(MIN)(83.8%)和阿奇霉素(AZI)(82.8%)。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63.6%,主要由UU引起,占81.8%(284/347),应首选DOX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CT、NG、UU病原体在深圳市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609例患者(其中男305例,女304例)尿液,并选取其中108例患者同时采集尿液、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NG、UU。结果 CT、NG、UU在分泌物及尿液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UU阳性率最高,为42.04%(256/609);CT+NG+UU感染患者感染率为0.33%(2/609);CT+UU感染是双重感染中最高,为2.63%(16/609)。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为:29.18%(89/305)、14.10%(43/305)、52.45%(160/305);女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是:3.29%(10/304)、2.63%(8/304)、31.58%(96/304)。20岁者CT、NG、UU阳性检出率为64.00%,20~29岁者为63.16%,29~39岁者为63.34%,39岁者为75.00%。结论采用尿液和分泌物检测CT、NG、UU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T、NG、UU的感染率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混合感染以CT+UU感染率最高;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小玉  邹雪松 《检验医学》2007,22(6):706-706,710
为了探讨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我们对来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了CT、UU检测。  相似文献   

18.
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性传播疾病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DNA在STD中的比例。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239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结果 经统计发现:(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越来越高,比淋球菌(NG)感染高4.3倍。(2)解脲支原体(UU)的发病率高出沙眼衣原体(CT)4.4倍。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发病最多的STD,而解脲支原体(UU)成为NGU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性病门诊女性尿道和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同步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性病门诊女性尿道和宫颈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发病情况,探讨同步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法,严格按试剂盒操作程序操作。结果 性病组(STD组)共检出解脲支原体阳性病例291例,其中142例为尿道和宫颈合并感染UU,单纯尿道感染UU为71例,STD组总的尿道UU阳性率为34.02%;单纯宫颈感染UU为78例,STD组总的尿宫颈UU阳性率为35.14%;尿道对照组UU阳性率为15.15%;宫颈对照组UU阳性率为18.06%。用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性病门诊女性尿道和宫颈UU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泌尿及妇科门诊女性患者,其中尿道和宫颈合并感染UU的比例相当高,提示应同时取尿道和宫颈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20.
解脲脲原体(UU)是正常人生殖道可以分离出的一种支原体。由于它与原因不明的不孕、流产以及死胎等有一定的关系,还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等疾病的发生。人一但被解脲脲原体感染后常缺乏特异性症状,极易形成隐匿性感染,使临床诊断相当困难。我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U—DNA(解脲脲原体脱氧核糖核酸)计127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