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饱和脂肪酸对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活性,RT-PCR法检测PAI-1 mRNA水平;构建两个含不同片段缺失的PAI-1启动子序列控制表达的氯霉素转移乙酰酶(CAT)报告基因质粒,转染HepG-2细胞,ELISA法检测CAT表达量。结果: 油酸、亚油酸诱导下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共转染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表达质粒(PPARα-pSG5)PAI-1转录活性显著增加;转染NF-κB样蛋白结合序列缺失的重组质粒,亚油酸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增加,而转染VLDL/脂肪酸反应元件缺失的重组质粒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不饱和脂肪酸增强HepG-2细胞PAI-1 mRNA表达及活性;PPARα可能是其上调PAI-1表达所涉及的转录因子之一,且VLDL/脂肪酸反应元件在该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可能并不涉及NF-κB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新疆出血热病毒BA88166毒株核蛋白(NP)并制备及鉴定抗N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BA88166毒株S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形成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88166S.构建好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NP-His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用该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构建的pET-88166S重组表达载体正确,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一致,在E.coli BL21中表达的NP-His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其Mr约为66000.ELISA检测抗体效价高于1:25600,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新疆出血热病毒YL04057毒株的NP蛋白及其截短蛋白.结论 成功获得新疆出血热病毒NP-His融合蛋白,得到了特异性兔抗NP蛋白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获得MAGF-1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人肝细胞癌HepG2中克隆MAGE-1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分离纯化。免疫动物,制备MAGE-1的抗血清。经固化GST蛋白的Sephamse 4B交叉吸收后,采用琼脂双扩实验和ELISA方法检测其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所得MAGE-1 cDNA序列与GeneBank中公布的一致。构建了MAGE-1194-309 aa片段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MAGE-1,经诱导及分离纯化,得到-M1约42000的融合蛋白。免疫动物,分离血清,经交叉吸收后,琼脂双扩及ELISA实验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能够与MAGE-1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地获得MAGE-1蛋白,制备的抗MAGE-1多克隆抗体,经交叉吸收后能够特异性地与MAGE-1蛋白结合,为研究MAGE-1在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4.
分泌型ICOS-mIg重组融合蛋白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mIg融合蛋白的分泌型表达,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及线性检测范围进行评价。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以羊抗小鼠IgG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马抗小鼠IgG为检测抗体,通过配对试验、方阵滴定试验及绘制mIgG浓度与A450值的标准曲线,建立定量检测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7.8~500μg/L,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7864 1.1635log(x),R2=0.9911,P<0.0001。应用该方法可快速检测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的分泌量。结论: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定量检测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分泌表达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该法灵敏、准确、快速、实用性好,对优化ICOS-mIg融合蛋白表达细胞的筛选和大规模制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脑脊液(CSF)及血清中S100蛋白的方法,探讨S100蛋白的检测在辅助诊断克-雅病(CJD)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脑cDNA文库,经PCR获得了S100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2T上,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100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亲和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抗体;抗体经纯化后,用生物素(BNHS)标记,建立了可定量检测S100蛋白的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方法,并初步用于临床脑脊液的检测中。结果:所表达的GST-S10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000,以其为抗原制备的S100特异性抗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建立了定量检测脑脊液中S100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3例“可能性的CJD”患者(14-3-3蛋白阳性)和15例无痴呆症状患者脑脊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例CJD患者脑脊液S100含量均超过2.900μg/L,而在无痴呆症状患者组中14例患者脑脊液S100含量都低于0.180μg/L。对正常人和CJD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显示S100蛋白含量个体间差异很大。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脑脊液中S100蛋白的检测,进一步扩大标本量有助于明确脑脊液中S100蛋白的检测在辅助诊断CJD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纯化制备rhuZP3,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方法:在含重组质粒pGEX4T-1/ huZP3 的大肠杆菌 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GST-融合蛋白,蛋白经过一系列的纯化,然后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纯度.rhuZP3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抗血清对rhZP3的抗体反应.结果:表达出了可溶性融合蛋白,纯化后的rhuZP3纯度达95%.而且它在ELISA 鉴定实验中能被抗rhuZP3抗体识别.结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rhuZP3及其抗体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原核表达的OY-TES-1氨基端截短蛋白(OY-TES-1-N),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扩增编码OY-TES-1-N 268个氨基酸(A6-R273)的cDNA序列;将PCR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DH5α菌;通过蓝白斑筛选、DNA测序筛出阳性菌;在优化条件下用IPTG对阳性菌进行诱导表达MBP/OY-TES-1-N融合蛋白;上Amylose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行Western blot鉴定。以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经活化琼脂糖微球纯化后,采用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诱导表达出MBP/OY-TES-1-N融合蛋白。以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1 000,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抗体能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地表达并纯化了MBP/OY-TES-1-N融合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并表达重组肠道病毒71(EV71)VP1基因,进行抗血清的制备并检测抗血清效价。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将PCR获得的VP1片段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1,诱导其表达VP1融合蛋白并利用包涵体纯化方法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VP1抗血清,ELISA检测抗体效价。同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其在真核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通过克隆获得VP1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VP1蛋白表达并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表达且纯化浓度较高,将重组蛋白乳化后免疫新西兰兔3次,取血检测抗血清的效价,ELISA结果显示抗体效价为1∶64 000,利用所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P1表达VP1对抗血清进行检测,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抗血清可较好的与VP1特异性结合。结论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VP1蛋白及其效价较高的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抗EV71诊断方法、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及抗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HCC特异性结合的scFv-AP融合蛋白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AP融合蛋白,并诱导表达。方法:提取从大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的含有与HCC特异性结合的scFv-10基因的质粒,用SfiⅠ、NotⅠ分别酶切,连接至经同样双酶切后的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DAP2上,转化和筛选后,阳性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细胞ELISA鉴定融合蛋白活性。结果:重组质粒经PCR扩增,Eco91Ⅰ单酶切及Eco91Ⅰ/NotⅠ双酶切鉴定,证明scFv-10基因已插入到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DAP2上。表达产物的定位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分泌性表达到周质腔,细胞ELISA证明表达产物有与HCC结合的活性。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与HCC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AP融合蛋白,为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丝氨酸蛋白酶ESP30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SP30蛋白,并制备兔抗ESP30抗体。方法:从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增ESP30基因序列,并克隆入非融合表达载体pDH2中,在温度诱导下,表达目的蛋白,以表达的ESP30作为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抗ESP30抗血清,抗体效价及特异性分别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鉴定。结果: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6000的ESP30蛋白。ELISA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可达到1:128000,Western blot分析抗血清可与原核表达的ESP30蛋白特异结合。结论:成功地制备兔抗ESP30的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ESP30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构建人dll1ext(humandelta like1extracellularregion) 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hdll1ext Fc,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人delta like1胞外段 ,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o hdll1ext Fc。瞬时转染COS 7细胞 ,应用RT 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双抗体夹心ELISA ,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o hdll1ext Fc。以重组载体转染COS 7细胞后 ,RT PCR结果显示delta like1胞外段与IgG1Fc在mRNA水平正确拼接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 ;夹心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地扩增了人delta like1胞外段 ,构建了 pEF BOSneo hdll1ext Fc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OS 7细胞中获得表达 ,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hdll1ext-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人dlll^ext(human delta-likel extraeellular region)-Fe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F-BOSneo-hdlll^ext-Fc,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人delta-likel胞外段,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F-BOSneo-hdlll^ext-Fe。瞬时转染COS-7细胞,应用RT-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F-BOSneo-hdlll^ext-Fc。以重组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RT-PCR结果显示delta-likel胞外段与IgG1 Fe在mRNA水平正确拼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夹心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扩增了人delta-likel胞外段,构建了pEF-BOSneo-hdlll^ext-Fc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获得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转录后调节元件(PRE)结合蛋白PIP在PRE转录后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质粒pcDNA3.1(-)构建PIP反义核酸真核表达重组体pAS-PIP;用pAS-PIP转染HepG2细胞,再将依赖于PRE转录后调节的CAT报告质粒转染上述细胞,通过ELISA方法检测CAT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PIP反义核酸真核表达重组体pAS-PIP;基因转染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转染pAS-PIP反义核酸组CAT水平下降21.97%。结论 PIP反义核酸可有效地降低依赖于PRE的CAT的表达,PIP在PRE转录后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常见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4对人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研究BAFF异常表达调控在骨髓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4刺激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1~3 d后,流式细胞术、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AFF的核酸和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并对人BAFF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1349~-329 bp)进行5′系列基因缺失研究,组成5个不同长度的含报告基因的重组体,瞬时转染至HL-60细胞,经上述细胞因子干预后,报告基因测活技术观察各重组体启动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细胞因子IFN-γ、IL-10干预后,HL-60细胞中BAFF的核酸和蛋白表达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IFN-γ、IL-10均能明显上调人BAF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P<0.05),且其在转录水平的有效调控区域为序列-929-719 bp.结论 细胞因子IFN-γ、IL-10可能通过上调BAFF基因转录来促进HL-60细胞对BAFF核酸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与自身免疫病发病密切相关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序列及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以人BAFF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 349 bp至-329 bp的片段为靶序列,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5个重组体,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上述重组体至人骨髓白血病细胞株:HL-60,CAT-ELISA测定细胞CAT表达水平以比较各重组体的启动子活性;同时加入细胞因子IL-10、IFN-γ、IL-4、重组人BAFF蛋白(rBAFF),以测定其对BAFF启动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1 349~-329 bp、-1 349~-743 bp序列具有强启动调控活性,而-1 349~-1 099 bp片段启动活性最低。细胞因子IFN-γ、IL-10和rBAFF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调人BAFF基因的启动活性,IL-4则一定程度地抑制BAFF基因的启动活性。研究提示,人BAFF基因-1349~-743 bp片段是进一步研究BAFF基因转录相关DNA结合蛋白的重要调控靶序列。细胞因子IL-10、IFN-γ、IL-4、rBAFF可以一定程度的在转录水平影响BAFF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miRNA- 122启动子序列的预测、克隆及特异性分析.方法 分别从肝癌细胞系Huh-7及HepG2中扩增出预测的miR-122启动子,并将其克隆至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报告基因pGL4.17质粒上,用重组质粒转染Huh-7、HepG2及HeLa细胞,分析启动子的特性.结果 成功预测并克隆出miR-122的启动子序列.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启动子能够启动Fluc的表达.用含启动子P1的重组载体pGL4.17-P1转染HeLa细胞后,用两种荧光素酶检测体系测得重组载体中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 =0.000 21,P<0.01及t=0.000 38,P<0.01).结论 Huh-7、HepG2细胞中miR-122表达差异与启动子序列缺失无关.而受miR-122启动子调节的报告基因在非肝细胞系(HeLa)中也表达,表明miR-122启动子不具有肝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I-Ad / IgG2b Fc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使其在Sf9 昆虫细胞内表达。方法:利用RT-PCR 从BALB/ c小鼠淋巴细胞中扩增出I鄄Ad α、I-Ad 茁和IgG2b Fc 目的基因序列,运用重叠PCR 将I-Adα和I-Ad β分别与Fos 和Jun 的亮氨酸拉链序列相连,形成I-Adα和I-Ad βJun;利用酶切位点Xba玉将I-Ad -Fos 与IgG2b Fc 段相连,形成I-Ad –Fos-IgG2bFc 重组序列;分别将I-Ad 琢-Fos-IgG2b Fc 和I-Ad 茁-Jun 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TM Dual 的PPH 和PP10 两个启动子的下游,构建出重组载体pFastBacTM Dual+[I-Ad / IgG2b Fc];采用PCR 及限制性内切酶对所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并测序;将pFastBacTMDual+[I-Ad / IgG2b Fc]转入DH10Bac 感受态,使其在转座子的作用下形成重组杆粒病毒Bacmid+[I-Ad / IgG2b Fc],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重组表达载体转染至Sf9 昆虫细胞,P4 后大量感染Sf9 昆虫细胞,收集上清通过PEG20000 浓缩可得到I-Ad / IgG2b Fc 二聚体融合蛋白,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 及Western blot 对表达的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CR 及酶切鉴定以及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的pFastBacTMDual+[I-Ad / IgG2b Fc]重组载体具有正确的序列;双抗体夹心ELISA 和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重组杆粒能成功感染Sf9 昆虫细胞,并且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正确构象。结论:成功构建pFastBacTM Dual+[I-Ad / IgG2b F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在Sf9 昆虫细胞中表达,为研究I-Ad 限制性的T 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转位肽/粒酶B融合蛋白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重组PCR法,将绿脓杆菌外毒素(PE)部分转位肽编码序列与活性型粒酶B(GrBa)基因相融合,构建PE Ⅱ-GrBa融合蛋白基因,以粒酶活性中心丝氨酸突变的PE Ⅱ—mGrBa作为阴性对照。将所获重组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和pIRES2-EGFP中,以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ela等细胞系,通过与GFP共表达,用MTT比色、TUNEL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E Ⅱ—GrBa基因的表达对转染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达PE Ⅱ—GrBa融合蛋白的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异常,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部分细胞呈现凋亡特征。结论:PE Ⅱ—GrBa融合蛋白的表达可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