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敏灸全称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采用点燃的艾材悬灸热敏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1].笔者科室引进热敏灸方法,于2010年~ 2012年间,对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连续治疗,反复验证并体验到了本疗法的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4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2岁;病程最长25a;单侧膝关节发病15例,双侧膝关节发病50例,共115膝.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膝八针”的基础上运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应用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热敏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96.33%,对照组为92.67%、66.67%,经秩和检验,P<0.01;WOMAC积分的比较,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有效,但热敏灸治疗KOA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常规艾灸治疗,观察组用热敏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CRP、RF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及1个月后观察组Lequesne指数评分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热敏灸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关节腔积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就诊的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热敏灸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关节疼痛、晨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阿尔治(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9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阿尔治关节腔注射治疗,试验组采用热敏灸联合阿尔治关节腔注射治疗,以Lysholm评分指数、血清hs-CRP、IL-1的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在关节功能及疼痛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血清hs-CRP、IL-1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阿尔治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型雀啄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型雀啄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雀啄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雀啄灸治疗膝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仿艾光谱治疗仪热敏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并根据热敏穴优选原则确定2个最佳热敏化腧穴,对照组给予手持悬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治疗仪悬灸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治疗10次后,观察2组患者热敏灸感激发情况、灸感强度积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膝关节积液深度、股关节面软骨厚度、髌下脂肪垫炎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纳入疗效统计。(2)观察组与对照组热敏灸感激发阳性率均为100.00%(26/26)。2组热敏灸感激发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灸感强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膝关节积液深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膝关节积液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股关节面软骨厚度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6)治疗后,对照组髌下脂肪垫炎症阴性率为92.31%(24/26),观察组阴性率为88.46%(23/26),2组髌下脂肪垫炎症阴性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髌下脂肪垫炎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组的显效率为38.46%(10/26),对照组为80.77%(21/26)。观察组的显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50.00%(13/26),对照组为 15.38%(4/2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46%(23/26),对照组为 96.15%(25/26),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烫伤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2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仪热敏灸同样可激发艾灸感传效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但与手工热敏灸相比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膝,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2周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及艾灸温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较快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隔附子饼温和灸足三里、膝眼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隔物温和灸组用隔物温和灸治疗,穴取患膝犊鼻、内膝眼、足三里;药物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的改善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隔物温和灸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药物组(P<0.05).隔物温和灸组基本临床痊愈率为80.0%,起效时间为(10.91±4.17)天,药物组为53.3%、(12.28±4.6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12.
13.
14.
膝骨关节炎(KOA)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男女均可发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KOA的研究进入白热化,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和针灸推拿3大类为主。其中灸法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更成为现如今的研究热点之一。灸法有很多种,对于KOA的治疗研究较多的方法有化脓灸、悬灸、热敏灸、隔物灸、温针灸、灸法结合其他疗法等。对近年来灸法治疗KOA的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西药组、等待组,每组30例.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疗法,穴取血海、内膝眼、犊鼻、足三里等;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待组不采取任何治疗.运用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及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10周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6.7%、西药组90.0%优于等待组的60.0%(P<0.05),温针灸组与西药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西药组的60.0%(P<0.05).温针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WOMAC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温针灸组WOMAC和SF-36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与口服西药布洛芬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 相似文献
16.
17.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与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效能,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温针组,每组37例。均穴取犊鼻、内膝眼、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频率5Hz,连续波;温针组行温针灸治疗,每次每穴2壮,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疗程。运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病情严重指数及综合疗效等指标,于治疗前、1疗程后和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措施均有效,电针组的临床愈显率为64.7%(22/34),温针组为40.0%(14/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电针组对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P<0.01),温针组对患者关节僵硬症状的缓解较有优势(P<0.01),两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相当(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KOA的治疗各有侧重,电针偏向于镇痛,温针偏向于缓解关节僵硬,电针总体疗效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18.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对比传统艾灸法与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传统艾灸组,每组60例.热敏灸组在腰背部及下肢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穴,实施灸疗,每日1次;传统艾灸组温和灸夹脊穴、次醪、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经治1疗程后,热敏灸组愈显率为65.0%,优于传统艾灸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以上患者半年后随访,热敏灸组愈显率为62.3%、复发率为26.4%,传统艾灸组分别为34.2%、46.3%,热敏灸组疗效优于传统艾灸组且复发率低于传统艾灸组(均P<0.05).结论:热敏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其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隔附子饼灸对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共80膝,随机分为隔附子饼灸组41膝,穴取内膝眼、犊鼻、阴陵泉等;西药组39膝,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结果: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积分隔附子饼灸组治疗前(37.41±6.61)分,治疗后(9.37±8.15)分;西药组治疗前(37.64±6.00)分,治疗后(12.05±8.83)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积分为(11.71±8.69)分,西药组为(15.95±9.96)分,隔附子饼灸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63.4%,西药组为48.7%;但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56.1%,后期综合疗效优于西药组的33.3%(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法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疗效理想,后期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髌骨内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髌骨内推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双下肢肌肉围度、膝关节髌骨压痛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治愈率37.78%,总有效率84.44%;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治愈率17.78%,总有效率68.89%。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治愈率62.22%,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治愈率28.89%,总有效率77.78%。2组治疗后3个月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本组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后1、3个月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患侧下肢肌肉围度均较本组健侧肌肉围度减少(P0.05)。2组治疗后1、3个月患侧肌肉围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1、3个月患侧下肢肌肉围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后3个月患侧下肢肌肉围度均较本组治疗后1个月增加(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髌骨压痛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髌骨压痛评分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髌骨压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后IKDC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IKDC评分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后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髌骨内推治疗KOA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及延缓退化变形,无不良反应,宜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