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原因及处理。资料与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例,2男1女,平均年龄56岁。1例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RCA中段80%-90%狭窄,LCX中段80%狭窄,于AMI后50天行PTCA支架植入术,RCA、LCX各一枚。另2例均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LAD近中段90以上狭窄,分别在AMI后1月、40天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病变处各一枚。3例患者分别在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30min、第2天、第4天出现胸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再次进入导管室造影显示于支架前端有血栓形成,TIMI血流I-Ⅱ级,再次进行PTCA,其中1例又植入支架1枚,1例进行冠脉内给予尿激酶25万μ/20min。结果:3例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后胸痛消失、ST回落,造影显示TIMI血流Ⅲ级。1周后出院。讨论: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是PCI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多与术前抗血小板、抗凝不充分以致造成血液呈多高凝状态有关,其次,病变解剖部位如复杂病变、多支病变、血管直径较小等因素相关,另外在操作过程中,造成冠状动脉夹层,残余狭窄>35%,球囊过大(与血管内径比>1)也是其形成常见原因。处理上应从预防着手如术前充分抗血小板、抗凝,近日有人将氯吡格雷替代抵克立得可提高抗凝、抗血小板效果,对已发生者,本研究中采用冠状动脉内溶栓,再次PTCA、支架植入仍为有效措施。也有人认为采用碳硅胶膜支架-TENAX支架能有效降低其发生。 相似文献
3.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规范抗血栓治疗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2岁,因胸痛10h再发并加重4h于2007年7月23日21时20分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入院诊断:①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②高血压病1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对行PCI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7例患者的临床、血管病变特点、手术操作过程和治疗措施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的程度和支架长度,凝血系统激活,民族等多种因素有关。采用直径略大的球囊高压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同时加强术中和术后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可防止再次血栓形成。结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应用球囊高压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PCI)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评价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2—26d。7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血栓形成,1例院外猝死。血栓形成后的临床转归:6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2例死亡,l例无症状。结论亚急性血栓形成是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很少发生的,但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技术因素有关,预防的方法是最佳的支架释放。病因学上是多因素的,所以要多方面因素的解决。血栓抽吸导管负压抽吸,反复球囊扩张(PTCA)或重新置入支架仍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的发生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4月我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11例患者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的好发时间、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4年12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完成PCI术596例,其中DES置入术455例,术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11例,发生率为2.42%,血栓形成时间为3—15d,平均(6.9±4.1)d。其中冠脉3支病变患者5例,2支血管病变4例;左前降支病变6例;置入多支架8例;支架贴壁不良2例。支架置入术后突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明显胸痛者7例;心衰低血压状态2例;以心脏骤停发病者2例,均院外死亡。心电图提示支架段血管支配区域心肌缺血加重或急性心梗2例,造影复查证实原支架内闭塞伴血栓影像7例,术后突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死亡2例。4例因停用氯吡格雷而致血栓形成;2例可能支架贴壁不良。经单纯球囊扩张,冠脉内注入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治疗,7例患者存活出院,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36.4%)。结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与患者临床病变特点、介入操作因素和支架本身、抗凝治疗等有关,多发生在AMI、合并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B/C型复杂病变等患者。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2例,其中胸痛复发19例,TVR7例,ISR处原支架的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DES术后ISR的疗效好于BMS术后ISR(P=0.002)。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的直径和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DES涂层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2例,其中胸痛复发19例,TVR7例,ISR处原支架的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DES术后ISR的疗效好于BMS术后ISR(P=0.002)。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的直径和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DES涂层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方法33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ISR,对33处ISR进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并随访。结果随访(19.1±4.8)月,6例有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发作的患者中,5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其中1例TAXUS支架植入术后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见支架内完全闭塞,其他造影者均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ISR成功率高,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冠脉介入手术以来发生的诊断明确的冠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9年间总共有928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手术,共发生冠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5例,发生率0.54%。冠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与冠脉血管病变长,严重钙化病变,血管细小,支架膨胀不全,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支架重叠连接处未重整,术后未坚持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有关。冠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对溶栓效果不佳,需急诊行PTCA、血栓抽吸导管开通相关血管,并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结论冠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与患者血管病变特点及介入操作等因素有关。再次急诊PTCA、血栓抽吸导管开通相关血管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远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的远期疗效是否同样显著优于金属裸支架.方法 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 771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完成1年的临床随访.根据介入治疗的指征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将每组进一步分为药物洗脱支架亚组与金属裸支架亚组.研究终点为死亡、Q波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以及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药物洗脱支架亚组与金属裸支架亚组相比,随访1年的病死率、Q波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中,药物洗脱支架亚组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5.6%)较金属裸支架亚组(11.4%)显著降低(P<0.01);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药物洗脱支架亚组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8.0%)与金属裸支架亚组(7.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支架内血栓均非常少见,且亚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择药物洗脱支架可显著降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远期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未能获得相似的疗效.该临床结果可能源于易损粥样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与支架内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架内血栓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少见但却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药物洗脱支架由于降低了再狭窄率而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对其增加晚期血栓的顾虑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支架内血栓的形成除了支架本身的致栓作用外,还与患者、病变及手术等因素相关。此外,过早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迟再内皮化及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等均与支架内血栓密切相关。本文就支架内血栓的定义、发生机制及对策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狭窄是目前限制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一个难点.研究表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支架内及支架所在节段的再狭窄的发生率[1].本文旨在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冠心病患者中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紫杉醇洗脱支架(PES,商品名TAXUS)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接受PES植入治疗的300例患者的即刻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300例患者共处理350处病变,植入支架355枚,其中B2型以上复杂病变248处(70.9%),小管径支架(2.50~2.75 mm)94处(26.5%)、长支架(>20 mm)130处(36.6%);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随访250例(83.3%),平均随访6个月(1~15个月),8例(2.7%)患者有心绞痛样发作,其中2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支架再狭窄病变,1例于术后5个月发生心肌梗死,2例因非心源性因素死亡.结论PES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近期效果明显,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coronary lesions,BCL)越来越多,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15%~20%[1].分叉病变主要是由于分叉部位存在较高的剪切力和涡流,易造成冠脉内膜的损伤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目前PCI领域的难点之一,随着对吻球囊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提高,分叉病变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可能因手术时间而引起各种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置入Firebird支架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胸痛复发、心电图异常改变、重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等。结果110例患者共置入Firebird支架146枚,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对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平均8个月,无重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38例患者6个月后复查造影2例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5.2%。结论Firebird支架置入即刻成功率高,能有效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的75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的11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对比两组冠脉病变情况、支架置入情况、手术成功率、1 a内再次血运重建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冠脉病变数、支架置入数、1年内再次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ɑ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冠心病超长病变(≥50 mm)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6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超长病变患者置入Cypher支架、Firebird支架及Taxus支架,记录患者的治疗、在院期间和随访等情况.结果 68例患者PCI治疗均获成功,共置入Cypher支架84枚、Firebird支架42枚、Taxus支架69枚.1例合并糖尿病者术后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2例发生非Q波型心肌梗死,其他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患者均未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36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其中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并行外科搭桥术.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超长病变PCI治疗中安全、有效,但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经研究证明,糖尿病、冠脉直径、冠脉病变长度和部位等都是影响植入金属裸支架(BMS)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1]。至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近来已引起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引起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经过对金属裸支架、西罗莫司涂层支架、聚合物的材料的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的对比研究,发现植入药物涂层支架(DES)患者有较高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3]。关于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认为支架植入后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