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变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肝硬变腹水病人86例(并发SBP41例,未并发SBP45例),观察比较肝硬变并发SBP和未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SBP组黄疸、发热及腹部反跳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BP组(P<0.05); SBP组血清总胆红素、腹水白细胞总数高于非SBP组(P<0.05),腹水总蛋白低于非SBP组(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51.3 μmol*L-1,腹水白细胞数>1 000×106*L-1,腹水总蛋白水平≤10 g*L-1患者易发生SBP .腹水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预测SBP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并发SBP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腹水蛋白≤10 g/L组sBP发生率(72.9%)显著高于腹水蛋白>10 g/L组sBP发生率(3.3%),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组SBP发生率(53.8%)显著高于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组(10.0%)和17.1~51.3μmol/L组(11.8%)(P<0.05);伴有腹泻组BP发生率(46.3%)显著高于无腹泻组SBP发生率(9.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消化道出血史组SBP发生率(81.0%)显著高于无消化道出血史组SBP发生率(17.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水蛋白含量、血清总胆红素、伴有腹泻、消化道出血史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高发人群,如果对以上几个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降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患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178列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非SBP组和SBP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病史、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总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8个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肝硬化原因、血清白蛋白、有无腹腔穿刺、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是否合并糖尿病、肝性脑病等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BP病史、腹水总蛋白、血清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BP病史、腹水总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4个因素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对于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否合并肝癌、ALT、AST、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或x^2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BP的发生率为24.4%(42/172);单变量分析显示SBP组与非SBP组之间在MELD评分、合并肝癌百分比、血清ALT和AST、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6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3个因素入选回归模型(P〈0.01)。结论较高的MELD评分、较低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浓度3者可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主要易患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肝硬化腹水如有SBP史,腹水总蛋白≤10g/ L,child-pugh C级,GIB临床应予警惕SBP的发生,治疗应常规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更应加强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126例并发SBP(SBP组),150例未并发SBP(非SBP组),对可能影响SBP的10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BP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腹水总蛋白降低、腹水病程延长、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脾脏厚度>4.0 cm及门静脉内径>1.5 cm等因素关系密切(P均<0.05).结论 对于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高度警惕SBP的发生,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治SBP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为依据进行分组,经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96例患者,SBP发生率为18.75%(18/96),非SBP组的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血清总胆红素与AST均优于SBP组,差异显著;非SBP组的SBP病史、合并肝性脑病所占比重低于SBP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发现,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影响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对高危因素给予重视与关注,经全方位评估与针对性处理,以此控制SBP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穿资料,其中15例(25·9%)合并SBP,分别统计SBP和对照组的腹水总蛋白、细菌培养、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各项指标。根据患者的腹水和SBP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结果:SBP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者4例(26·7%),生化检测显示SBP与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PT延长、或腹水蛋白降低密切相关(P>0·05)。本组治愈36例,好转16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4例,其中SBP者的死亡率为20·0%(3/15),明显高于对照组腹水患者(P<0·05)。结论:对临床可能发生SBP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应密切关注,及早诊断、积极治疗是提高SBP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常见的并发症,多数为院内感染。出现SBP后患者病情加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156例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探讨SBP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SB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别采用Griess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α、IL-6和IL-12含量,其中腹水感染组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结果显示SH并发SBP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和IL-1 2水平均明显高于腹水非感染组(P<O.O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IL-1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仅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表明NO、TNF-α、IL-6和IL-12参与SH及SBP形成腹水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联合检测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楼丹峰 《吉林医学》2013,(30):6325-6326
目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住院的中晚期肝硬化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则预后不佳,现收集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认识,从而有效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对4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多样且程度不一,腹水培养阳性率只有32.5%,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占53.8%。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如腹水常规检查和腹水细菌培养辅助诊断。革兰阴性菌仍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菌。肝硬化伴有高胆红素血症、腹水中总蛋白含量偏低可能是发生SBP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治疗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失代偿肝硬化和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较为常见。长期认为,大量腹水是发生SBP的基础,而原无腹水的病毒性肝炎并发SBP者文献少有报导。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并发SBP 36例,其中8例并发SBP前没有腹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艳 《当代医学》2021,27(28):155-156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n=62)和非SBP组(n=100).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详细记录纳入患者各项资料,经多因素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SBP病史、合并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腹水总蛋白(AFTP)、血钠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BP病史、消化道出血、TBIL≥17.1μmol/L、ALB≥48 g/L、AFTP≥30 g/L、血钠≤120 mmol/L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SBP病史、消化道出血、TBIL≥17.1μmol/L、ALB≥48g/L、AFTP≥30g/L、血钠≤120mmol/L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路晶  郑雯婕  陈曦 《吉林医学》2007,28(11):1313-1314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严重并发症和使患者病情加重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SBP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漏诊和误诊,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本文对13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中61例并发SBP病例的临床特点、菌株种类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SBP)的高危因素,以减少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将SBP组与非SBP组的肝功能、腹水检查结果、门静脉宽度及腹水时间长短相比较.结果 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SBP发病率高于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蛋白≤10g/L者,SBP发病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宽度>1.5cm者,SBP发病率高于门静脉宽度≤1.5cm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水病程>6个月者,SBP发病率高于腹水病程≤6个月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高胆红素、腹水低蛋白、宽门静脉.腹水病程长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高危因素,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SBP的并发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在住院期间发生 SBP25例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和101例未发生SBP的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有黄疸、凝血酶原活动度(PEA)低于40%、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浓度低于10g/L等为分析因素,在SBP分别为18例(72.00%)、21例(84.00%).12例(48.00%)、9例(36.00%)、6例(24.00%)、22例(88.00%),在对照组分别为49例(48.51%)、56例(55.44%)、26例(25.74%)、16例(15.80%)、8例(7.92%)、19例(18.81%),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疸、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低于10g/L,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在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观察的161例肝硬化腹水病例中50例发生SBP,以有血清胆红素>51.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EA)低于40%、腹水病程>6个月、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浓度低于10g/L等为分析因素,在SBP分别为36例(72.00%)、42例(84.00%)、24例(48.00%)、18例(36.00%)、12例(24.00%)、44例(88.00%),在对照组分别为54例(48.65%)、62例(55.86%)、28例(25.23%)、17例(15.32%)、8例(7.21%)、21例(18.92%),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51.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腹水病程>6个月、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低于10g/L,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易  韩盛玺  齐建康 《西部医学》2009,21(4):590-591,593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在276例肝硬化患者中,对SBP的发生率与其相关影响因素SBP病史、腹水总蛋白、消化道出血、Child-Pugh分级、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胃镜检查及腹腔穿刺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既往有或者无SBP病史,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73.5%和23.1%;腹水总蛋白≤10g/L或者〉10g/L,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8.6%(P〈0.05);Child-PughC级或者A、B级,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41.0%和20.1%;有或者无消化道出血,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37.4%和23.6%;血清白蛋白≤28g/L或者〉28g/L,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35.7%和22.6%。结论肝硬化SBP发生率与SBP病史、腹水总蛋白≤10g/L、消化道出血、Child-PughC级、血清白蛋白≤28g/L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胃镜检查和腹腔穿刺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最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腹膜炎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铭  邹岿 《安徽医学》1992,13(5):31-32
<正>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颇为严重的并发症。1978~1987年我们收治肝硬化及亚急性重型肝炎并发SBP100例,通过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在肝硬化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时SBP的诊断依据:(1)有发热、腹痛、腹部压痛或(及)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表现;(2)腹水常规符合渗出性改变;(3)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具备上述标准中二项,并排除结核性,癌性及继发性腹膜炎所致腹水。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