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青霉素类 天然型青霉索极少能引起肝损害,偶尔可引致伴有发热和皮肤发红等变态反应症状的肝功能异常,其发生机制当为药物变态反应。合成青霉素较天然型品类的肝损害发生率高。日本迄今已积累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导致的肝损害10例以上。阿莫西林造成的住院者9例。类型以肝细胞损害型、混合型居多。亦有胆汁淤积型病例。同克拉维酸之合剂安美汀[奥格门汀(Augmentin)]所致重症肝损害发生率约为1/10万,多呈胆汁淤积型并有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2.
刘德午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10):458-459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性肝损害是变态反应性损害,它具有个体性及非剂量依赖性等特征,而且动物试验很难出现重复性。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变态反应以外的症状。因此,在疾病进展的机理上,也还可能有各种免疫应答参与。所以,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并不容易。然而,目前在药物变态反应的检测方面,已有多种体外免疫学检查方法可以应用。一、常规检查1.外周血像日本“药物和肝研究会”制定的药物变态反应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为:①用药后1~4周出现肝损害;②首发症状为发热、皮疹、皮肤瘙痒、黄疸等(2项以上为阳性);③外周血像白细胞增加,而嗜酸粒细胞增加>6%;④淋巴细胞培养、皮肤试验等药物敏感性试验阳性;⑤偶然再投予药物,将出现肝损害。具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治疗药与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曲格列酮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系噻唑烷衍生物。是最早作为改善胰岛索抵抗性而投用于临床的药物,但因其多引起肝损害而从2000年3月起已禁止出售。该药引发肝损害的概率约为0.1%。具有如下的特征:①于开始服用后经过4周以上才缓缓出现肝损害,有的可能迟至1年以后才发生;②缺少变态反应症状,DI.ST未必呈现阳性;③ALT、AST异常比ALP、GGT的异常改变显著;④肝损害发生之后如仍继续用药,则有可能导致肝实质严重损害而出现黄疽以至陷入肝衰竭;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治疗乙——熊去氧胆酸疗法 松崎靖司等 肝细胞损害型病例的基本治疗可用甘草甜素制剂SNMC静注(20-100ml/次)。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以保护肝细胞膜并降低ALT。对于服用大量扑热息痛的急性肝衰竭,如已超过lO个小时则应静滴N-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或经胃管给用羧甲半胱氨酸(carbocysteine)以补充肝内谷胱甘肽,后者初次应用140mg/kg,之后每4小时给药70mg/kg,连续3天。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损害的现状与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全国调查资料 日本曾于1999年和2002年先后两次进行全国规模的药物性肝损害调查,合计报告2561例。1999年为田等就1989年以来10年间日本肝脏学会评议员所在单位治验病例的性别、起因药物、投药后至发病的日数、诊断依据、是否作过DLST及其结果以及疾病表现类型、治疗方法、最后转归等项作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一、乙醇代谢与肝损害饮入的乙醇由肠管吸收 ,主要在肝内代谢。乙醇在肝脏内 ,被胞质溶液中酒精脱氢酶 (ADH)和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 50 2E1为主的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 ,以及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过氧化氢酶分解为乙醛。在通常状态下 ,上述酶中以ADH为中心而起作用 ;在慢性习惯性饮酒者则诱导P4 50 2E1 ,即变为较多的乙醇由P4 50 2E1进行代谢。相对而言 ,可以认为过氧化氢酶的乙醇代谢意义是不大的。然而近年来发现过剩的脂肪酸和某种药物 (例如安妥明等 )能以诱导过氧化物酶体 ,如此则亦不当否定过氧化氢酶在乙醇代谢中的意…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率、发生机制与病型 据日本1999年进行的药物性肝损害全国调查统计资料。起因药物判定为1种的1667例中由化疗药物引起者有122例占7.2%,仅次于抗生素(22.0%)、解热镇痛剂(11.9%)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7.4%)。部分的抗肿瘤药可能诱发中毒性肝损害,但应用中发生的肝损害几乎全是变态反应性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8.
诊断标准的变迁经纬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药物与肝脏”研究会拟订的诊断标准方案(1978) 1978年由“药物与肝脏”研究会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系针对以变态反应为发生机制所制订,于近年来受重视的特异体质代谢性药物性肝损害是不甚适用的。该方案以发热、出疹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变态反应相关症状等项目作为诊断标准,但从整个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看来其发病率并不算高。虽要求诊断上必须为DLST或攻击试验阳性,但后者作为诊断标准只是表述为“偶然再用药而导致肝损害”,即实践中基本上是禁忌。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