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特殊人群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5年Blumberg发现HBsAg以来,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在分子病毒学、组织病理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治疗学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些问题得到阐明达成了共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全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我国占50%以上,而我国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存在一些国外不曾有过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解决,可以说,在乙型肝炎临床与科研过程中充满了艰辛,我国的临床医师及基础科研工作者尽管在治疗中做了大量工作,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重大性突破,这使我们喜忧参半、任重而道远。在临床研究中我国与欧美存在较大的差距,除外经济、政治和学风中的一些问题外,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临床治疗试验不规范,难以严格的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和多中心原则实施临床科研方案;(2)临床科研与基础实验研究结合不够,重基础研究,轻临床科研;(3)存在多经验,少证据的现象;(4)肝活体组织检查较少,尤其是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肝活体组织标本甚少;(5)缺乏长期随访资料,医学资料保管不善,丢失现象较为普遍;(6)国内诊断试剂质量不稳定,缺乏统一标准,大多不能通过国际质检要求,实验数据难以得到国际权威性杂志的认可;(7)临床研究及经典流行病学调研难以获得基金资助等。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相关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我们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及科研体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目的是引导临床医生科学、准确地处理这些问题,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用性研究,为提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造福于人类,这也是本期"焦点论坛"主办者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特殊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年来就诊我院各科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以及抗-HCV阳性者一般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急诊、病房等就诊患者抗-HCV检测的结果和阳性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全部抗-HCV阳性者分析其临床及病毒学特征。结果在2007年22146例无重复检测人群中,498人(2.25%)抗-HCV阳性。其中,手术前筛查人群的阳性率为0.72%,感染科和肾脏疾病相关科室阳性率分别为8.80%和7.43%。0~20岁组及21~40岁组中男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此外,抗-HCV阳性人群中近30%伴抗-HBc阳性,14%伴HBsAg阳性。HCV1b型是最主要的基因型(60.98%),其次是2a(19.51%)和3a型(9.76%)。结论近年来因非肝功能异常而就诊我院的患者HC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现阶段通过输血传播HCV的概率已较低,可能存在其他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散发性肝炎的重要原因。 HCV感染常不引起暴发性肝炎,在原有慢性肝病的肝移植病人或合并HBV感染者常有严重的急性HCV感染。急性期HCV感染通常较轻,但其危害在于有较大比例的病人进展为慢性肝病,并伴有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一组135例输血后肝炎的研究显示77%发展为慢性肝病;65例病人作肝穿刺,在平均随访7.5年后32%发生肝硬化。 相似文献
8.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教研室石淑仙,林建国输血后肝炎(PTH)是输血常见并发症。在献血员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筛除之后,发现PTH中90%与丙肝病毒(HCV)感染有关。国内外文献报道HCV是PTH最常见的病源[1]。1... 相似文献
9.
杨冬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5,3(2):84-86
目的 阐明特殊人群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4587例血清进行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及抗-HCV病毒标记检测。 结果 抗-HCV总阳性率为22.5%。献血员为23.1%,PTH为58.3%,AVH为4.7%,CPH为8.9%,CAH15.3%,SHF59.5%,CHF57.1%,LC22.9%和HCC31.8%;反复接受输血的血液病、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率分别为46.4%,23.8%和35.3%;性病为10.7%。668例肝病中HC重复感染HB阳性率为12.9%,且随肝损害程度而增高。 结论 HCV重复感染HBV,会加重肝损害,促使病情加剧。输血、使用血制品和血液透析术,是感染HCV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张继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0):2402-2405
0 引言自从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以来,丙型肝炎患者的许多肝外表现(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被认为与HCV感染有关.第一个由3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参与的大规模多中心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39%的患者因至少一种肝外表现而到医院就诊.HCV感染与一些肝外表现,如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MC(mixed cryoglobulinemia,MC)、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rophyria cutanea tarda,PCT)、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tritis, MPGN)等之间的关系已被认可,但HCV感染与其他肝外表现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论.本文就HCV感染常见的肝外表现、可能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等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对157例丙型肝炎病人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记录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肝功能、病原学标记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丙型肝炎经血传播占73.25%(115/157),无明显原因传播者占15.28%(24/157)。所确诊的急性丙型肝炎均急性起病和近期有明确血制品使用史。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轻,常有反复轻度ALT异常。HCV可与其它肝炎病毒如HAV或HBV合并感染,使病情加重。结论 丙型肝炎经血传播是首要途径,但无明显原因传播者也不容忽视。急性丙型肝炎一般不易诊断,除非有较明显的症状和病前1~6个月有明确血制品使用史。丙型肝炎易慢性化,且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轻,常有反复轻度ALT异常,合并其它肝炎病毒如HAV或HBV可使病情加重、病程缩短、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及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33例70岁以上老年丙型肝炎、肝硬化及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途径、HCV RNA分型,并统计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自输血发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时间。结果(1)感染途径以输血为主,在433例患者中,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有207人,占总人数47.81%;经牙科治疗感染人数为49人,占总人数11.32%;有131人无明确感染途径,占总人数30.25%。(2)HCV RNA 分型:175人在治疗过程中未检查 HCV RNA 分型,占总人数40.42%。在检查 HCV RNA分型的患者中,1型145人,占56.20%;2型101人,占39.15%。(3)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进程:自输血至肝硬化的年数中位数为18年,至肝癌的年数中位数为20年。不同 HCV RNA 分型的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进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丙型肝炎患者的感染途径以输血为主,输血后18~2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必要时检查抗-HCV、HCV RNA,早期明确诊断并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城乡结合部中老年居民血清尿酸的分布特点,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广州城乡结合部石牌村现居住村民进行调查, 以该人群中55岁以上男女性642人为研究对象,对血清尿酸及其它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血清尿酸水平男性(357.30±66.77)μmol/L,女性(299.80±59.64)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30.26%,女性30.82%;②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P<0.001);③血清尿酸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及体重指数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④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该人群中有聚集现象。结论血清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标志。该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出率高于一般人群,检出高危人群并进行相应干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群随访观察。结果(1)在99例HCV感染病例中,输血时间主要集中于1989—1994年,其中1990—1992年最为多见。(2)99例随访患者中,9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9例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3)99例患者自输血距首次诊断丙型肝炎的时间为(7.4± 6.6)年,其中9例患者首次诊断丙型肝炎肝硬化距输血时间为(12.7±5.8)年。(4)在63例男性患者中, 慢性丙型肝炎5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36例女性患者中,慢性丙型肝炎3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5例;按男女分组比较丙型肝炎与肝硬化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病程中均有反复肝功能异常,并且两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时波动的幅度较大。(6)本组病例在观察期间未发现肝癌的发生。结论(1)在广州地区,目前经输血感染HCV的可能性较1995年前大幅度降低。(2)9.1% (9/99)的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在HCV感染13(12.7±5.8)年左右已进展为肝硬化(代偿期)。(3)对于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7.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自然病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随访检查。结果在89例HCV感染者中输血时间主要集中在1987~1995年(67%),其中以1990~1994年为最多(48%),1995年以后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下降(0.9%);在89例患者中输血原因分别为手术48例(54%),外伤、车祸、骨折10例(11.2%),重型肝炎2例(0.2%);在89例患者中输血距离首次诊断时间为1年~21年,平均为11.5年;在89例患者中有70例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16例诊断为肝硬化,3例诊断为肝细胞癌,其中有16例给予普通干扰素治疗,除1例1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外,其余病情稳定,无进展,有10例给予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随访肝功能无异常。结论经输血感染丙型肝炎主要集中在1990~1994年,1995年以后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丙型肝炎的组织学特点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新的病变程度的分类,并与慢性乙型肝炎作比较。方法对49例慢性丙型肝炎和45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标本,由三位病理科医师双盲读片,记录主要的组织学改变,并根据新老慢性肝炎分类评估。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最为突出的组织学改变为肝脂肪变(61%)、胆管损害(57%)、肝窦内炎症细胞(47%)和淋巴细胞聚集(43%),均较慢性乙型肝炎多见,差异有显著性。本组病例按新的国际分级、分期与传统的慢活肝、慢迁肝的分类比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前者更能准确反映病变的程度。结论新的慢性肝炎的组织学分类法优于传统的分类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能量代谢特点,为临床营养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4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 CHC 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HC)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代谢车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预测 REE(pREE)、呼吸商(RQ),以及碳水化合物氧化率(CHO%)、脂肪氧化率(FAT%)和蛋白质氧化率(PRO%)。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三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HC组 REE、REE /pREE(%)分别为(1360.46±467.55)kcal/d、(99.07±32.92)%,与 HC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169、0.660)。CHC 组 RQ、CHO%分别为0.82±0.06、(35.80±19.56)%,低于 HC 组(P 值均为0.000)。CHC 组 FAT%、PRO%分别为(46.64±22.76)%、(17.56±8.80)%,高于 HC 组(P 值分别为0.011、0.000)。CHC 轻度、中度、重度组 REE /pREE(%)分为(93.47±26.57)%、(105.42±37.88)%、(116.09±46.2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2);RQ 分别为0.84±0.06、0.81±0.06、0.78±0.0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基因分型肝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12),1b 基因型组 RQ 为0.81±0.06、低于非1b 基因型组0.8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结论CHC 患者 REE 总体呈正常代谢状态,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REE 增加;CHC 患者存在营养物质代谢障碍,以 FAT%及 PRO%上升,CHO%降低为主,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及基因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