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寻求安全可靠的手术径路,本文报告6例经口腭手术径路治疗的鼻咽颅底脊索瘤病例的经验。此径路可充分暴露手术术野,以利肿瘤的完全切除。3例存活5~10年无复发;1例术后2年带瘤存活;另2例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死亡。该径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3种手术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 采用颅面联合径路对16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3例眶颅沟通性肿瘤行额下进路手术切除,并行颞肌筋膜修补;4例经翼点入路,颞肌筋膜修补.结果 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好转,未发生颅内感染.2年生存16例,3年生存7例,5年以上存活4例.结论 颅面联合径路、额下径路、翼点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加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颞肌筋膜瓣修复,切除范围安全、彻底,修复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除及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斜坡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总结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和尽可能彻底清除病变及减少并发症的经验。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分析结果,分别采用经口-硬腭进路、面中-蝶窦进路和前颅底硬膜外-眶进路手术治疗了累及斜坡的肿瘤27例,其中6例脊索瘤,2例颅咽管瘤和19例斜坡恶性肿瘤。术后接受了辅助性放射治疗,2例鼻咽癌和2例筛窦癌患者于手术及放射治疗前接受了控制性升降血压的变压化学疗法治疗。结果27例斜坡肿瘤患者中,1例筛窦癌患者因局部出血导致脑干受压于术后第3天死亡,余2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8例良性肿瘤中,1例术后2年以上存活,5例术后3年以上存活,2例术后8年以上存活。存活的18例恶性肿瘤中,2例术后6年以上存活,11例术后2年以上存活,1例术后3年零4个月死亡,2例术后1年半死亡,2例术后4个月死亡。恶性肿瘤2年以上生存率为73.7%(14/19)。结论斜坡肿瘤的外科治疗,必要时配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沈志森  龚晓放 《耳鼻咽喉》1999,6(5):292-294
目的:探讨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4例喉癌和1例喉咽癌高位颈淋巴结转移并侵入颈内静脉孔的患者,施行高位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5例创口一期愈合,除1例口角左斜及张口困难外,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随访1至5年,4例存活,1例术后3年半死于对侧轻转移、结论:高位清扫术是治疗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而手术的关键是切除乳突及下颌骨部分升支,扩大乳突下颌间隙及颈内静脉孔。  相似文献   

5.
颅眶鼻沟通性颅骨骨瘤全切除术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眶鼻沟通性颅骨骨瘤是累及颅底,眼眶,鼻腔,鼻窦等区域的肿瘤,该区域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出入,并且由于术后颅底、颅骨缺损影响会面部畸形。故手术难度较大。我科自2001年学习及掌握颅底外科技术,共收治2例沟通性颅骨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6.
黄永宁  蒋立新 《耳鼻咽喉》2002,9(4):209-210
目的:探讨筛窦径路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眶骨爆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8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眶壁骨折患者19全然 ,均在鼻内镜下,行眶骨骨折整复术,结果:经6-12个月随访眶骨骨折19你,术后复视消失,眼球凹陷改善。结论:经鼻内镜筛窦径路手术治疗眶骨爆折,入路简捷,操作方便,眶内侵袭少,无面部疤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经乳突径路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例经乳突径路行上半规管填塞术的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听觉过敏为主诉,术前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特征.经乳突径路行上半规管填塞法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随访10个月,听力学检查恢复正常,听觉过敏基本消失.结论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相较于常规的经中颅窝径路,经乳突径路的上半规管裂手术治疗方法更简单、安全、省时,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颅颈脊索瘤     
目的:手术治疗颅颈脊索瘤。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而分别采用:经腭、颈侧、侧颅底三种手术径路。结果:4例中有3例术后半年至1年死亡,1例术后15年仍健。结论:颅颈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病程长的肿瘤,因压迫吸收骨质,可凸入口咽、鼻咽、颅内、眼眶等处,引起相应症状。CT和MRI可显示肿瘤部位、范围。诊断有赖于病理。虽属良性,但因其具有胞核深染,核分裂,畸形核,多形细胞及向软组织浸润,少许可有血行实质性脏器的转移。免疫组化有类似软骨肉瘤的特征,因此现视为低度恶性的肿瘤。其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往往因肿瘤侵蚀椎旁间隙,椎间隙,椎管,硬脑膜而常不能切除彻底,导致复发,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颅沟通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以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方法上颌、鼻转位合并额或颞下入路11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乳头状癌2例及脑膜瘤1例;颅面联合入路5例,4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恶性嗅神经上皮瘤;鼻锥额骨转位切除1例为鼻颅沟通脑膜瘤。结果17例患者中,2例脑膜瘤患者中的1例脑膜瘤累及海绵窦的部分肿瘤未能切除,另1例完整切除术后7年无复发迹象;1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上颌鼻锥转位合并额或颞下入路10例,术后1年余死亡1例,存活3年以上7例,5年以上5例;颅面联合入路5例,术后6个月余死亡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4例,5年以上2例。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上颌鼻锥转位合并额或颞下入路是切除鼻颅沟通瘤的最佳入路,鼻锥额窦前骨壁转位适于切除额窦发育良好颅内侵犯较局限的鼻颅沟通瘤,颅面联合入路适于面骨被累的鼻颅沟通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表现出眶尖综合症的复发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最后的手术挽救效果,客观地审视颅底手术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共10例出现眶尖综合症的颅底肿瘤复发患者,其中1例脑膜瘤和9例来源于鼻腔及副鼻窦的恶性肿瘤,均进行了手术挽救治疗,外科入路分为外眶内容剜出(9例)和颅面联合手术(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但是,只有良性的脑膜瘤患者手术切除彻  相似文献   

11.
10例前颅底肿瘤的术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在前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颅面联合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术2例;经额下进路颅-眶-鼻沟通性肿瘤切除术3例;鼻侧切开术3例;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加额骨膜、髂骨瓣颅底修复和重建2例。结果:10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瘤体,经1~5年随访,良性肿瘤6例无复发。恶性肿瘤4例中,1例随访1年生存良好;余3例中生存3年2例,5年1例。结论:前颅底肿瘤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质选择最佳的手术进路。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可在明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对额叶损伤轻,颅底修复方便,是一有价值的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2.
下颌外旋切除咽及颅底肿瘤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探讨咽及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13例咽及颅底肿瘤中,鼻咽部2例,口咽部4例,咽旁间隙5例,咽旁颞下区2例。均采用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同期行咽后淋巴结清扫术5例,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2例,咽部缺损以胸大肌皮瓣整复5例。恶性肿瘤术后均接受了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0例,良性肿瘤3例。12例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胸大肌皮瓣感染坏死,延缓愈合。1例吞咽困  相似文献   

13.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4 1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 ,经口入路 6例 ,腮腺径路 6例 ,经颈外径路切除 2 5例 ,颈外加下颌骨切断 2例 ,侧颅底径路 2例。术中气管切开 8例。4例部分切除肿瘤 ,37例完全切除肿瘤。结果 :术腔感染 2例。永久性神经损伤有 :Horner综合征 2例 ;其他神经损伤 5例 ,主要为Ⅶ、Ⅸ、Ⅹ、Ⅺ脑神经损伤。 1例巨大神经鞘瘤并发大出血。随访 11个月~ 6年 ,复发 6例 ,1例为口咽径路的良性肿瘤 ,5例为恶性肿瘤。结论 :熟悉咽旁间隙解剖 ,详细的术前评估 ,合理的手术径路和完善的术腔处理是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侵犯颅底的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侵犯前、侧颅底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入路5例,颅-面联合入路3例,上颌骨切除入路15例,口腔硬腭入路1例,经下颌入路1例,颈侧-下颌骨切开入路2例,耳后-颈联合入路1例,额颞入路2例,经面入路2例。结果:4例鼻窦黏液囊肿仅作开放引流,1例脊索瘤作次全切除,其余27例患者均全切肿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8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6个月~8年情况良好,无肿瘤复发及死亡。24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3年以上19例,生存12例;随访5年以上12例,生存5例;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12/19)和41.7%(5/12)。结论: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及范围设计手术入路,力求全切肿瘤并保护重要结构,采用适当的颅底修复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跨锁骨和胸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例超越颈胸解剖分界线的颈根部和胸腔纵隔肿瘤行颈胸联合进路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结果 本组良性肿瘤7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1—8年均健在。恶性肿瘤5例,其中4例为术前各种检查未发现原发灶的颈根部转移鳞状细胞癌,行手术和常规放疗后,1例于术后16个月死于原位复发和腋下转移,1例术后失访,另2例分别于术后4年2个月和2年3个月时随访观察无复发。1例颈根部和纵隔甲状腺乳头癌行手术和放疗后3年4个月健在。结论 通过对12例跨锁骨和胸骨肿瘤颈胸联合进路手术治疗方式和结果分析,提高对传统颈根部肿物手术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联合手术治疗颅底沟通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合作处理颅底沟通肿瘤的经验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联合制定手术方案并共同实施手术54例(良性21例,恶性33例)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前颅底19例,侧颅底12例,中央颅底17例,后颅底(颈静脉孔区)6例.结果 本组颅底沟通肿瘤均一期手术切除.良性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1例;恶性肿瘤肉眼全切除25例,6例鼻窦、鼻咽、腮腺恶性肿瘤及2例脊索瘤近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恶性肿瘤并发症13例,其中术后出血2例.随访8~43个月,良性与恶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1及21.0个月,恶性患者失访3例.21例良性肿瘤复发1例.33例恶性肿瘤中复发12例,死亡9例(其中1例死于心脏病),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3.0%及52.7%.结论 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合作有利于提高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治疗的32例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22例,良性肿瘤10例,20例进行颅面联合进路肿瘤切除;10例在鼻内镜辅助下开颅手术切除;2例行颅外进路肿瘤切除,对颅底缺损的修复用帽状腱膜-颅骨骨膜瓣、颞肌-肌筋瓣、颅骨骨瓣、前臂皮瓣等。结果 22例恶性肿瘤中随访2年以上6例,1~2年8例,1年以下7例,1例死亡,1例脑转移带瘤生存,其余均健在。10例良性肿瘤无复发。结论 对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颅内累及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人路,在保证肿瘤切除彻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损伤,对部分颅内外沟通性肿瘤,鼻内镜辅助下手术,可减小创伤,同时面部无疤痕。  相似文献   

18.
头皮冠状切口在耳鼻喉科前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鼻腔、鼻窦肿瘤侵及颅底的7例(恶性4例,良性3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施行前颅底手术,除1例巨大骨化纤维瘤未予完全切除外,余6例均完全切除病灶。4例恶性肿瘤中2例硬脑膜因肿瘤侵犯予以切除,3例良性肿瘤因硬脑膜变薄致术中撕裂,缺损的硬脑膜及颅底骨板均用帽状腱膜下层一颅骨膜瓣、颞肌筋膜瓣修补,大的颅底缺损用额肌肌皮瓣加固。良性肿瘤3例中,未完全切除的1例随访1年半病情稳定,另2例随访8年和6年无复发。4例恶性肿瘤中,3例分别随访6年、4年、17月无复发,1例术后18个月颅内复发死亡。所有病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文中对该术式的优缺点以及颅底、硬脑膜的切除和修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侧颅底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侧颅底恶性肿瘤的理想手术人路和手术治疗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对27例侧颅底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颞下窝人路7例、颈-下颌进路15例、上颌骨外翻入路2例、鼻侧切开加额眶颧颞联合人路3例。结果全组27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暂时性偏瘫1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随访到2003年5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7/27)、86.4%(19/22)和70.0%(7/10),3年,无瘤生存率为60.0%。结论侧颅底恶性肿瘤的手术人路应视肿瘤部位而定,手术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面联合入路在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经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经病理证实恶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13例。位于前颅底区35例,累及前、中颅底区9例。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硬脑膜缺损用自体组织严密修补,并用额部带蒂复合组织瓣行颅底区组织缺损修复。结果肿瘤全切3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包括脑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2例,出现暂时性脑脊液漏2例,一过性精神症状2例。随访1~6年,10例死于肿瘤复发,失访2例。存活2年以上25例,3年以上17例。结论颅面联合入路是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入路之一,它是前颅底区(部分可以累及中颅底区)沟通性肿瘤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