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 女,70岁,热水烫伤宫颈。因宫颈下垂需行切除术,术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控制炎症,水温过高致宫颈烫伤。3日后来门诊求治。查宫颈脱出于阴道口外,水肿明显,创面约5cm×5cm。全层粘膜烫伤无脓性分泌物,创面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实验室检查大小便正常。诊断:宫颈Ⅲ度烫伤。遂用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创口及会阴部,SDAgZn霜换药,每日1次。创面外缘粘膜逐渐向内爬行生长,2周后创面愈合。治愈宫颈烫伤一例@李伟$河北廊坊管道局总医院整形烧伤科!065000@郭振荣$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至2006年10月我们采用臀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创面7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7-69岁.褥疮4例,电击伤1例,烫伤1例,瘢痕癌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4 cm,最小5 cm×5 cm.  相似文献   

3.
一种大鼠蒸气烫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建立一种可控深度及面积的大鼠烫伤模型。 方法 用高压蒸气消毒锅及自制烫伤支架制作高压蒸气烫伤装置 ,用压力为 0 .12MPa(1MPa=75 0 0mmHg)、直径 2 .6cm的致伤孔上分别在大鼠背部烫 3、4、5、6、7、8、9、10s,每时相点 5个创面。伤后 2 4h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 ,用Photoshop软件测量烫伤深度 ,并观察有无毛囊、汗腺附件受损、烫伤区被毛生长及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烫伤深度与烫伤时间的变化呈正相关 (r =0.99)。浅Ⅱ、深Ⅱ、Ⅲ度烫伤模型的致伤时间分别为 3、5、7s。烫伤 7~ 10s创面深度虽逐渐加重 ,愈合时间却相近。 结论 该模型可以控制烫伤深度、面积 ,烧伤深度划分准确且操作简便 ,是研究创伤修复机制及评价创面用药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排气管烫伤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6年来,我院收治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的病例共2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3例,女20例,40岁以上2例,20岁以下5例,20~40岁16例。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右小腿中下段内侧22例,左小腿中下段外侧1例。创面多为椭圆形或长条形,面积5 cm×3 cm~1.2 cm×6.0 cm,均为深Ⅱ度~Ⅲ度;伤后48 h 住院4例(均合并其它外伤),3~45天住院19例。5例切痂后植皮,3例削痂植皮,15例肉芽创面植皮,均  相似文献   

5.
创面初次处理不宜用凡士林纱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凡士林纱条通常用于新鲜创面的保护,脓肿切开引流及烫伤创面的覆盖。但经我院门诊换药室近2年的观察发现:凡士林纱条用于组织缺损较大的断裂伤、嵌甲拔除术和烫伤等创面中,使创面组织水肿、渗液引流障碍等,影响组织的再生及修复,创面愈合迟缓。1观察对象与方法病例为1993年10月至1995年11月我院外科门诊换药者606例。创面为1cm×2cm以上的撕裂伤,2cm×4cm以上的Ⅱ°烫伤及嵌甲拔除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24例,其中断裂伤194例,嵌甲拔除术64例,烫伤66例。创面用双氧水、酒精和盐水棉球常规冲洗消毒后用畦佛奴尔或优锁尔纱条湿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鱼油治疗大鼠浅Ⅱ度烫伤的效果及其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银锌霜治疗组和甲鱼油治疗组,每组36只。采用将脱毛区置于70℃恒温水浴中15s的方法制成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模型,伤情经病理切片证实。各组创面分别用生理盐水纱布(1ml/cm2)、银锌霜纱布(1ml/cm2)、甲鱼油(1ml/cm2)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后放回笼中分笼饲养,换药1次/d。观察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各组动物分别于伤后1、3、5、10、14d取创面组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创面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①创面愈合时间:单纯烫伤组为(15.33±0.82)d、银锌霜治疗组(12.57±0.54)d,甲鱼油治疗组(11.33±0.67)d,甲鱼油治疗组比单纯烫伤组明显缩短(P<0.01)。②创面愈合率:3组大鼠伤后10和14d的创面愈合率与伤后7d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甲鱼油治疗组和银锌霜治疗组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比单纯烫伤组在伤后7、10及14d均明显升高(P<0.01)。③病理学观察:甲鱼油能减轻烫伤创面早期的炎症反应,组织学分析显示甲鱼油可促进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④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创面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量:甲鱼油治疗组比单纯烫伤组、银锌霜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甲鱼油能加速大鼠烫伤创面组织修复细胞的增殖,加快创面再上皮化,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巴曲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巴曲酶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 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及巴曲酶治疗组 ,在各组动物背部均造成 4cm× 4cm大小深Ⅱ度烫伤。分别于伤前、伤后 0 .5、2、4、6、12、2 4、72h测定创面局部皮肤血流量 ;于伤后立即、伤后 14、18d测定烫伤面积及残留创面面积 ;于伤后 30d将大鼠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毛囊计数。 结果 大鼠伤后 2 72h皮肤血流量进行性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给予巴曲酶后皮肤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 ,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愈合后皮肤附件明显增多。 结论 巴曲酶能逆转烧伤后创面淤滞带循环 ,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皮肤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局部应用胰岛素对大鼠烫伤创面基底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再上皮化创面基底膜(BM)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大鼠背部造成45cm2深Ⅱ度烫伤,根据创面皮下注射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创面皮下浸润注射2ml等渗盐水,48只)和胰岛素组(创面皮下浸润注射0.1U长效混悬锌胰岛素 等渗盐水2ml,48只)。两组大鼠均在伤后第1天开始注射,1次/2d,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于伤后2、3、4、5、6、10、14d及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时,每组每时相点处死6只大鼠,取创缘1cm宽皮肤,利用网状纤维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创面BM形态,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角质形成细胞(KC)层粘连蛋白(LN)5mRNA表达水平和LN含量。结果胰岛素大鼠组再上皮化创面BM结构清晰完整。伤后10、14d胰岛素组LN-5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时两组大鼠LN-5mRNA表达水平均减弱。伤后14d及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时胰岛素组LN的蛋白表达量各为56±8、101±13,显著高于对照组39±5、73±16(P<0·05).结论烫伤创面皮下浸润注射0.1U胰岛素可以加速创面再上皮化,改善再上皮化创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0岁,摩托车排气管致右下肢烫伤后1周收入笔者单位。入院时检查见右足肿胀明显,创面分布于右小腿外侧、右足背及足跟,第5足趾坏死、跖骨部分外露呈黑褐色,合并有右足跟腱损伤(图1)。创面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诊断:右下肢烫伤5%TBSA,Ⅲ度。入院后行抗感染治疗。创面经反复湿敷换药,2周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坏死足趾截除、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术。术中切取右侧背阔肌肌皮瓣30cm×10cm,以胸背动脉为血管蒂,自腋下分离出胸背动脉,暴露血管神经束后,继续向远端分离背阔肌肌皮瓣。其近端胸背动、静脉分别与…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2004年8月-2006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面部小面积深Ⅱ~Ⅲ度烧伤患者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1~40岁。热炉烫伤2例、热液烫伤3例、火焰烧伤3例,创面面积5cm×4cm~15cm×10cm,与正常皮肤界线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刘军  严刚  汤勇 《中华烧伤杂志》2004,20(6):374-375
患儿男,2岁零9个月,被开水烫伤后2h入院,查体:体温39.5℃,创面分布于颈、背、双上肢。创面大部分表皮脱落,少部分有较大水泡形成,直径均为3-5cm。去除水疱皮见创面基底大部分红白相间,少部分湿润、艳红。创面上可见大小不一,直径<1cm的暗红色小片状痕迹。头面部发及颈、背部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中均可见大小不一、水滴状、基度伴有红晕的清亮水疱,有痒感。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1~1992年对久治不愈的皮肤粘膜溃疡、严重化脓性伤口及烧伤、烫伤创面采用碘伏换药80价,治愈率达100%。一般资料与方法80例门诊患者中男43冽,女37例,年龄2~70岁,烧、烫伤26例,严重化脓性伤口34例,慢性反复发作性溃疡(包括静脉曲张溃疡)20例。面积2cm×2cm~60cm×60cm不等,病程最短5天,  相似文献   

13.
乙醇湿敷治疗表皮剥脱浅Ⅱ度烫伤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王临冬 《护理学杂志》2005,20(11):30-30
浅Ⅱ度烫伤由于局部皮肤形成较大水泡,易出现表皮剥脱,而失去皮肤体表生理屏障,极易造成局部感染,影响痊愈,甚至愈后局部易形成瘢痕。我们采用75%乙醇纱布湿敷后包扎法,治疗表皮剥脱的浅Ⅱ度烫伤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3~50岁。烫伤水泡表皮剥脱面积4~20cm228例,>20cm224例;最大面积为15cm×20cm。12例均为烫伤后立即就诊,创面未行涂药等处置。结果12例平均治疗10.0d创面均愈合。1.2方法先告知患者湿敷时有瞬间的刺激感使之有心理准备。①烫伤局部常规清创消毒,在无菌操作下去除…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8~79岁。烫伤部位:小腿25例、足背4例、右臀及右大腿1例。烧伤面积为0.5 cm2~8%TBSA,深Ⅱ、Ⅲ度。治疗:入院后给予创面清创,换药,部分直径为1 cm左右的Ⅲ度创面在局部麻醉后行床边扩创,直接缝合;面积较大、无法直接缝合的创面在局部麻醉下扩创后行局部皮瓣修复术;创面有红、肿等炎性反应或肉芽生长良好者,术前加强抗感染及换药等治疗,待创面清洁后行肉芽创面植皮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8岁,因铁渣烫伤左足第3、4趾3个月入院.查体:左足第3趾腓侧、第4趾胫侧烫伤,创面面积分别为2.0 cm×1.2 cm、1.5 cm×1.0 cm,Ⅲ~Ⅳ度(图1).清洗患足,行磺胺嘧啶银纱布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左足水肿逐渐消退,创面分泌物减少.入院4 d行左足第3、4趾创面清创,过氧化氢溶液与等渗盐水交替冲洗.于左足跖背区设计皮瓣,以第3跖骨间隙基底与第3趾蹼中点间的连线为轴,根据创面在轴线的两侧设计皮瓣,范围约2.5 cm×1.5 cm,蒂长1.5cm,位于趾蹼处(图2).从皮瓣腓侧缘切开,保留进入皮瓣的浅静脉,在深筋膜下与骨间肌肌膜分离,向胫侧掀开皮瓣.  相似文献   

16.
例 1 女 ,4 8岁。因右膝被热水烫伤收入院 ,烧伤总面积 4 %TBSA,深Ⅱ度。患者入院后 ,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霜 ,采用暴露疗法 ,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住院 5d创面结痂 ,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大部分创面逐渐脱痂愈合 ,残余创面愈合差 ,用氯霉素、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至术后 2个月仍有 4cm× 3cm残余创面 ,新生上皮红润、光滑 ,无水肿 ,皮肤温度正常。此时无明显诱因患者创面及周围皮肤突然出现大量淡黄色渗液 ,创面迅速扩大达 1 %TBSA,周围可见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 ,同时双上肢及躯干出现散在的同样大小的红色丘疹 ,瘙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表达产物对小型猪深度烫伤创面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克隆VEGF基因的cDNA序列 ,并将其正向连接到表达载体pQE 40上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特异性鉴定。猪小面积深Ⅱ度烫伤后 ,立即将含有 1 μg/ g的VEGF膏剂均匀涂于创面 ,每个创面 2 0 0mg膏剂 ,隔日换药 1次 ,至伤后 1 1d。用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创面面积 ,并取创面组织作组织学检测。结果 克隆出的VEGF基因cDNA片段由 380bp组成 ,包括翻译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和终止密码子等部分。重组表达质粒 pQE VEGF在M1 5细菌体内能够表达 ,VEGF主要存在于细菌包涵体内。小型猪烫伤后 7d,VEGF处理的伤口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 ,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烫伤 1 1d后 ,VEGF组的创面可见连续的上皮覆盖 ,而M1 5组的创面面积为 (0 .71± 0 .2 3)cm2 ,伤口仍未愈合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构建的VEGF表达载体可以编码VEGF1 2 1蛋白 ,其表达产物能够诱导肉芽组织生长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动物烫伤创面模型在创面深度、大小、形状及均匀性上应是一致的,但现有烫伤设备~([1-5])的性能难以完全达到此要求.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调压调温全自动气烫仪,用于创面模型制作,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4岁.因沸水烫伤右手及右前臂下1/3,而于某诊所外用自配中药暴露治疗10 d后部分创面愈合,但手背及前臂前侧近腕部开始出现紫红色增生物,呈多发性增生且增生较快.查体烫伤创面已基本愈合,手背及前臂前侧多处暗红色增生物,大者1.5 cm×2.0 cm,小者如大米粒大小,高出皮肤,按之褪色表面较光滑,其中一个呈菜花状开裂,破后出血较多,入院后即于前臂前侧将一个0.7cm×0.7 cm大小增生物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10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21例阴茎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年龄13 ~52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及热液烫伤共12例、硫酸烧伤4例、高压电烧伤3例、包皮环切致阴茎皮肤广泛坏死缺损2例。缺损面积为5 cm×3 cm~10 cm×7 cm。损伤程度:阴茎全周皮肤坏死9例、部分皮肤坏死12例,其中龟头皮肤缺损5例。烧伤创面深度为Ⅲ~Ⅳ度。创面情况:肉芽创面12例、新鲜创面9例。2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对于感染严重的创面,局部清创换药,以使创面脓性渗出减少、坏死组织脱净、肉芽新鲜、创面周围组织水肿消退;相对清洁创面用碘伏消毒换药。(2)罂粟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PH100202)注射:患者仰卧,阴茎根部消毒,使用携带4号针头的5 mL注射器,于阴茎一侧近耻骨处中段背部垂直进针至海绵体内,缓慢推注药液,棉球按压穿刺点止血并轻轻按摩30 s使药物弥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