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孟风英  王平 《黑龙江医药》2002,15(6):499-500
皮脂腺囊肿亦称粉瘤。是门诊较为常见的体表囊性肿物,极易感染。皮脂腺囊肿感染期以往的原则是先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后则切开引流,经换药伤口愈合后再手术完成切除囊壁。疗程长,痛苦大,也给病人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两年来,我科对感染期皮脂腺囊肿进行一次性切除,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近几年,我院共完成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768例,其中皮脂腺囊肿感染者434例,占56.5%。1.2 在434例感染期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中均未因手术而导致感染。1.3 切口一期愈合430例,二期愈合4例,其原因为拆线过  相似文献   

2.
<正>皮脂腺囊肿也称粉瘤或脂瘤,为皮脂腺排泄受阻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1,2],可发生恶变。皮脂腺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时期多见,可能与青春期皮脂分泌旺盛有关,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背部,也可发生在阴囊内[3]。下面就我院2010—2013年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乳腺脓肿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对哺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哺乳期乳腺脓肿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我院自2018年4月开始对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乳腺脓肿微创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后哺乳情况。比较各组产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换药次数、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切口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率以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方面短于常规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常规组(P 0.05)。实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常规组,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长度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实验组产妇手术后在感觉障碍、手术后感染以及乳漏方面出现率均低于常规组(P 0.05)。实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以及疾病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提升母乳喂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表面麻醉的止痛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0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病例,术中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经5.5~7mm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除术,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85.3%手术病人在术中没有任何疼痛,14.7%病人(53眼次)在手术的不同步骤时有疼痛感,其中有40眼11.1%轻微疼痛,加点表麻1次后顺利完成手术,有13眼(3.6%)在追加球后麻醉后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20分钟。结论:选择好适当病例,表面麻醉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神经内科属于常见病之一,是由各种生物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1]。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他感染物等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因[2]。皮脂腺囊肿,又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3],易感染,背部和臀部为常见好发部位。由皮脂腺囊肿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罕见,2015年12月我科收治一例此类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利用小切口剜除术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进行探讨和完善。方法对36例利用小切口剜除术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特别是病情异常时的处理,分析术式选择原因和优缺点。结果 9例患者均取得预期疗效,至今未追踪到复发病例,丰富了对于病情异常患者的颌骨囊肿的手术方法。结论小切口剜除术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手术效果好,易于被患者接受,是传统术式的很好的补充,有必要推广。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李玉峰 《江苏医药》1997,23(6):427-427
对1891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发现术前血小板数值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六项因素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1995年4月~1996年4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计1891例。每个病例自入院起便逐项填写调查表格。该表格包括两大项内容。第一项: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围手术期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和侵袭性操作与否、手术日期、手术室的序号、病室、手术医师、床位医师、麻醉方式等14项。第二项: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前血红蛋白数、血细胞数、血小板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诊断骨软骨瘤恶变的价值,探讨该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路线。方法从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变者,回顾性观察其MRI检查表现,并与临床、X线作比对。结果X线能确定1例,怀疑1例;MRI扫描能确定4例,怀疑1例。结论MRI对于诊断此疾病有良好的价值,远远高于临床和X线的判定。X线检查可作为筛查或复查的检查手段。青春期后,临床表现为疼痛、骨软骨瘤进行性增大、骨软骨瘤邻近出见表皮溃破或静脉曲张、体检发现肿块固定且边缘不规则的患者,应及时行MRI检查。如MR!检查仅发现骨软骨瘤钙化灶内有部分为软组织替代,应注意恶变可能。  相似文献   

9.
加味阳和汤治疗多发性皮脂腺囊肿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脂腺囊肿习称粉瘤,非真性肿瘤,为皮脂腺外口阻塞所形成。好发于头部,其他部位的真皮、皮下组织内也可发生。因本文病例囊肿数多,手术治疗既有困难,且不易根治,笔者采用中药加味阳和汤治疗,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5例均可在皮下触及圆形肿物,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质软,可移动,挤压囊肿部位或破溃后可流出白色皮脂,符合皮脂腺囊肿诊断标准。男21例。女14例,年龄30~78岁。病程2~38年,平均8年。囊肿数4~10个1 3例,10~20个15例,20个以上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 年1 月-2016 年11 月共为27 例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病人(观察组)和同期27 例经颈白线传统手术入路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病人(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切口水肿、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人吞咽不适、颈部紧缩感及颈前带状肌切断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切口水肿、吞咽不适、颈部紧缩感及颈前带状肌切断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疗效确切,病人创伤小、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晕边缘切口在青年女性乳腺良性肿物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门诊良性肿物患者分别采用肿物表面顺皮纹方向或放射状切口与乳晕边缘切口潜行游离皮瓣手术方式治疗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通过乳晕边缘切口潜行游离皮瓣方式均顺利完成手术,肿物均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7min,患者对此种术式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另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肿物表面放射状切口或顺皮纹方向切口,肿物亦完整切除,平均用时19min,但此种术式术后瘢痕较明显,患者对手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较低。结论通过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潜行切除肿物方式不仅可以完整切除良性肿瘤,且瘢痕隐藏效果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患者心理创伤小,同时满足了美学要求,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4):755-757
目的:评价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 336份病例资料,分析其预防用药率,以及品种选择的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结果:医院2015年—2016年度两年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例数这1 151例,其预防用药率为34.50%;2016年5月开始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较前4月明显提高,但2016年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合理率偏低,且波动幅度较大。结论: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尚好,但用药疗程的合理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的方法及体会。方法不同部位和各种不同情况的皮脂腺囊肿20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囊肿未感染者132例,均一期手术切除,愈合良好无复发;囊肿感染者74例,其中52例在抗感染的同时,一期行脓肿切开引流+囊壁刮除,22例抗感染治疗5~9 d,部分脓肿波动明显者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1~2 d换药1次至切口愈合,感染基本控制后1~3个月择期手术切除囊肿。结论社区门诊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应及早在囊肿未感染时行手术切除,对于感染的囊肿应根据具体情况早期切开引流或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该院2013年1-6月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1-6月一类切口病例1224例,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69%,无指征预防用药率为0.69%,品种选择合理率为94.48%,术前给药合理率为100%,用药疗程合理率为84.83%。结论该院的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卫生部的规定(﹤30%),但仍有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章日升 《中国药房》2015,(8):1021-1024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1-3月骨科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4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为干预前组,2013年1-3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为干预后组,评价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多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变;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干预后的65.77%(P<0.05)、药物选用合理率由干预前的24.91%上升为干预后的95.43%(P<0.05)、用药时机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9.42%上升为干预后的98.63%(P<0.05)、用药时间合理率由干预前的2.91%上升为干预后的84.02%(P<0.05)。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水平,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综合干预措施,加大综合干预力度,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系列因素,并且观察给予门诊换药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有无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表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对照组(35例):未表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最终对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具体门诊换药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年龄、手术类型、伴有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临床手术时间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P<0.05);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患者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现象(P<0.05)。结论临床手术患者存在诸多因素导致呈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以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疾病最为主要,对此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门诊换药护理干预,最终使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获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卵巢畸胎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卵巢肿瘤的10%~20%,其中良性率占95%以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该手术因其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思想包袱重。这样势必会增加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影响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醉剂,及最适手术切口大小,为大鼠行脾脏切除手术及用于医学实验外科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方法将40只健康同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A、B、C、D组),A组水合氯醛麻醉,行1.5cm切口;B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1.5cm切口;C组水合氯醛麻醉,行2.0cm切口;D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2.0cm切口,分别按要求行脾脏切除手术。结果比较麻醉前后体温、呼吸,P<0.05;对比分析A、C和B、D两组术后苏醒时间,P<0.05;麻醉后心率、术后伤口恢复时间,P>0.05。结论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且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起效的时间快,是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药,该手术最适切口大小为2.0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疾病患者166例的病例资料。结果166例(225侧)病例随访1年以上,治愈87例,好转53例,无效26例,有效率为84·3%,手术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的麻醉技术、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恰当的术后处理、定期合理的鼻内镜随访是保证远期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高鹏  吕波  单明  叶磊  包明月  汪惊涛  茆祥  程宏伟 《安徽医药》2020,24(8):1585-1588
目的探讨平卧位耳后横切口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8月间微血管减压临床病例资料共 55例,包括三叉神经痛 45例,面肌痉挛 10例。其中 27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传统侧卧位竖切口(对照组),28例采用改进平卧位耳后横切口(试验组)。比较两组病例在住院天数、术前准备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效果方面的差别。结果住院天数:试验组 18.00(15.00,23.50)d、对照组 20(15.00,24.00)d,术前准备时间:试验组 24.00(21.00,27.75)min、对照组 45.00(41.00,53.00)min,麻醉时间:试验组 107.50(98.50,127.50)min、对照组 138.00(120.00,159.00)min,切口长度:试验组 5.25(5.00,5.50)cm、对照组 7.00(6.00,7.50)cm,体位相关并发症:试验组 8例次,对照组 20例次,上述指标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效果两组基本一致(P>0.05)。结论平卧位耳后横切口在微血管减压术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降低体位摆放成本、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