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15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48~76岁,观察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共发现23个病灶,多发6例;病灶直径0.5~4.3 cm;位于浅叶后下部者20个;呈椭圆形11个,类圆形9个;边界清楚22个;增强扫描有坏死囊变者16个,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4个,静脉期均迅速廓清;18个病灶可见包绕血管或贴边血管征。结论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腮腺Warthin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病人CT平扫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病人共检出51个病灶,单侧单发5例,单侧多发6例共13个病灶,双侧多发12例共33个病灶,病灶多发者占病人的78.26%。病灶位于腮腺浅叶上区5个,腮腺浅叶下区32个,腮腺深叶上区4个,腮腺深叶下区10个,位于腮腺下区者占病变总数的82.30%。42个病灶表现为密度较均匀的圆形、类圆形、结节样或浅分叶状包块,边界光滑,CT值18~64Hu。9个病灶见囊变,边界模糊,其中囊变伴坏死3例,囊变伴出血2例。2例病人同时行增强CT检查,均表现为均匀强化,CT值较平扫增加约30Hu。有9例病人出现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结论腮腺Warthin瘤CT平扫的特征性表现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所有病灶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CT特征表现为腮腺浅叶后下极圆形?椭圆形肿块,平均最大径约2.2 cm,多数边缘光整,仅4个病灶边缘模糊,手术证实合并感染?12个病灶可见囊变?坏死,但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多呈明显或中度强化,均无延迟强化?21个病灶内见小血管通过或包绕,10个病灶呈“贴边血管征”?结论:腮腺Warthin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瘤)的MSCT表现与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腮腺Warthin瘤的MSCT表现,并与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4例进行比较,分析MSCT的诊断价值。结果 29例患者中男25例;单侧单发22例,双侧单发2例,单侧多发4例,双侧多发1例,共45个病灶,其中75.6%(34/45)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MSCT平扫4例,25例行增强扫描动脉期,6个病灶轻度强化,12个中度强化,23个明显强化,其中22例诊断为Warthin瘤。1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中诊断Warthin瘤的有10例,1例诊断为炎症,2例诊断为囊性病变,1例诊断为恶性可能性大。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相当,临床考虑Warthin瘤的患者可依据MSCT表现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鉴别要点.方法 收集2007-2011年经CT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腺淋巴瘤和30例多形性腺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增强表现等.结果 25例腮腺腺淋巴瘤肿瘤个数35个,3例双侧单发,1例双侧多发,2例一侧多发,19例一侧单发,23例边界清楚、包膜完整,2例边界不清,21例位于腮腺后下象限(浅叶后下部),32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强扫描早期病变实性部分及实性病灶明显强化,15例病人延时扫描14例病灶CT值减退,25个病灶内或边缘可见小血管进入或包绕,20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密度不均,内见裂隙样低密度影;30例多形性腺瘤均为单侧单发,19例位于腮腺浅叶,11例位于腮腺深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25例,9例呈分叶状,18例密度均匀,12例不均匀,内见囊状低密度影,病变呈轻中度强化,18例病人延时扫描16例病灶延时强化.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在CT特征方面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它们的影像特征并与临床特点相结合,可以帮助鉴别这两种腮腺肿瘤.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回顾warthin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分析MSCT影像在Warthin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Warthin瘤65例和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例特点及MSCT影像学特征,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 临床特点方面Warthin 瘤平均年龄和吸烟率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MSCT影像学方面腮腺 Warthin 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在病灶均质性和形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MSCT边界清晰率和平均密度值方面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MSCT影像中,Warthin 瘤的边界清晰度和平均密度值都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 双期增强扫描中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呈现不同的强化方式,这对临床医生明确肿物的大小范围和术前鉴别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患者31个腮腺Warthin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对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1个病灶中1病灶多位于腮腺浅叶或下极;2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占80.65%(25/31);3大小多在2.0~3.5 cm之间,占90.32%(28/31);4边界清晰,占100%(31/31);5病灶内部回声低回声、多呈囊实性、或夹有网格状回声,占74.19%(23/31);6内部有不同程度血流信号存在,占77.42%(24/31);7本组半数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8.06%(18/3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规范化分析腮腺病灶图像,掌握Warthin瘤的声像图特征,对腮腺Warthin瘤检出的准确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志  何娜娜  薛鹏 《中外医疗》2014,(10):192+194-192,194
目的:提高对腮腺Warthin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Warthin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约为52岁,12例(约66.7%)患者为腮腺单侧浅叶下极单发病变,2例(约11.1%)为腮腺单侧浅叶2~4个变病,4例(约22.2%)为双侧腮腺多个病变;CT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17例病变边缘清晰,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呈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减弱,4例病变(约22.2%)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结论腮腺Warthin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多发或双侧发病,CT增强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晰,增强扫描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本科手术治疗的10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38例Warthin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组和Warthin瘤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组成,累及部位,平均病程,吸烟率,B超及CT特征。结果相对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Warthin瘤组平均年龄,男性比例,吸烟率较高,而平均病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thin瘤组病灶以后下象限多见,B超下血流信号较为丰富,CT密度较高;腮腺多形性腺瘤组后下象限病灶少见,B超下血流信号和CT密度均较低。结论根据腮腺瘤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等临床资料,结合B超、CT等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在术前区分Warthin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形态、强化程度等CT特点.结果 16例肿瘤均为单发病灶,长径大于2.0 cm,边界清晰,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20~38 Hu,肿瘤呈塑形生长,对邻近血管包绕、推移,但无侵润,3例伴有点状、针尖状、线形钙化(3/16),增强扫描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15/16),14例静脉期渐进性轻度强化(14/16),强化幅度小于20 Hu.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6年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20例,总结其CT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多层螺旋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26个病灶,其中19例为单侧、单发病灶,一例为单侧多发病灶,5例病灶有浅分叶,15例密度较均匀,5例密度不均匀伴有囊变;平扫最高密度为41.6HU,最低密度为26.7HU,平均36.1HU;增强扫描观察8例病灶呈较均匀强化,12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腮腺结核的CT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腮腺结核的CT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病灶部位:23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1例弥漫性病灶,10例为单发病灶,15例为多发病灶;累及浅叶8例,同时累及浅叶和深叶18例。(2)病灶的数量和形态:共56个病灶,10个单发病灶中结节型6个、肿块型4个;45个多发病灶结节型32个、肿块型13个。(3)病灶的密度和强化方式:均未见钙化灶,18例病灶密度均匀,8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均匀强化病灶6例,环形强化病灶19例,弥漫性强化1例。(4)周围皮肤改变及颈部淋巴结情况:18例出现腮腺周围皮肤增厚。23例患者只有同侧颈动脉鞘周围肿大,3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双侧颈动脉鞘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腮腺结核的CT表现多样性,与其病理表现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在腮腺结核CT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但最终诊断仍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肿瘤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浆液性囊腺瘤4例,病灶较小,囊内有分隔,强化时呈蜂窝状,中心瘢痕为其特征性表现,无壁结节.粘液性囊性肿瘤8例,囊性肿块较大,肿块平均直径超过10 cm,可由较厚的纤维壁分隔成多房囊肿.其中黏液性囊腺肿瘤5例边界清楚,无壁结节;而黏液性囊腺癌3例浸润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可见壁结节.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边界清晰,有较厚包膜,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构成比例不一,实性部分逐步强化.[结论]CT对胰腺囊性肿瘤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术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义军  翟跃杰  王志芳 《当代医学》2010,16(20):105-10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形状、边界、密度的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形态学征象,总结腮腺肿瘤的MSCT表现,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腮腺肿瘤的MSCT资料,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MSCT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14/24),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19),MSCT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4/5),MSCT多显示为境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1/5)。结论腮腺肿瘤在MSCT表现上有其各自特点,对绝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螺旋CT的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28例病例的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 28例囊性肾癌中,病灶位于右肾者11例,病灶位于左肾者17例;其中单囊13例、多囊15例;囊壁局限性增厚19例;囊内伴壁结节25例,有分隔者15例,伴钙化者4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增强14例,中度增强6例,轻度增强3例。本组病例见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见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结论囊性肾癌的螺旋CT表现相对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及术前准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检查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的MSCT平扫和增强特征,包括肿瘤的数目、发生部位、大小及增强程度和方式。[结果]35例患者中28例为单发病灶,7例呈多发,多发病例中5例(14.29%)为双侧多发,2例为单侧多发。单发病灶集中在腮腺后下极,多发病灶分布较广泛。24个病灶(41.4%)出现囊变,10个有较大的囊变。平扫呈不均匀的等密度结节,增强肿瘤实质性部分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减低。[结论]腮腺腺淋巴瘤MSCT增强表现为特征性的动脉期强化,静脉期退出,可伴有显著的囊变。MSCT对腮腺腺淋巴瘤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HAML的临床和CT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结果 9例HAML均为单发病灶,CT平扫均为低且不均匀密度,本组9例病灶中能检出脂肪密度8例,在脂肪密度区可以见到网线状、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有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扫描病灶有渐进性持续强化的特征,7例可以见到中心血管影。结论病灶内含脂肪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早期及持续、渐进性强化表现、病灶中心可见增粗的供血血管影是HAML的特征性CT表现,CT对HAM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评价颅内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脑血管病变的98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方法、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结果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出颅内动脉瘤47例,脑血管畸形14例,闭塞性脑血管病变25例,烟雾病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脑血管发育异常9例,脑肿瘤(显示肿瘤供血血管)3例。结论多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首选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同时可以为颅内血管性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囊性肾癌5例,多囊肾15例,肾盂源囊肿3例,肾盂旁囊肿4例,髓质海绵肾1例,肾结核14例,双肾囊性病变及占位伴发VHL综合征1例。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CT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3例腹腔内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有: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平扫密度及三期增强情况、病灶生长方式及其与邻近血管或器官的关系。结果:本组13例患者全为单发病灶,其中发生于肠系膜有7例、发生于网膜有4例、发生于腹膜后间隙有2例。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或轻度分叶,少数呈不规则形。病灶最大直径约为5.5~14.5 cm。平扫病灶均呈密度欠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三期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所有病灶境界清楚,病灶周围器官、血管受压推移。有1例肝脏多发转移。结论:胃肠外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