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和法在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兼有泛恶、胸闷、嗳气、大便不调等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和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脘痛  相似文献   

2.
胃凉症是指患者自觉胃脘部有凉的感觉,惧怕寒凉刺激,或食生冷之物即引起胃脘部胀满或疼痛不适的病证。胃凉症的病因主要有寒邪犯胃、脾胃虚寒、湿困脾胃、肝胃气郁、胃络瘀血、胃热炽盛等。临床分型论治,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凉症的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电子胃镜对 64例慢性胃炎“胃凉症”各部位胃粘膜胃镜象的观察。并设对照组 ,结果 :胃凉组病人胃底及胃体粘膜的充血 ,水肿等活动性炎症改变与对照组间有非常显著 ( P<0 .0 1 )差异。提示 :胃凉症病人大多数属于阳郁不达的假寒证。  相似文献   

4.
大半夏汤治疗胆囊术后胃食管反流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院普外科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道疾病手术病例逐年上升。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多 ,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症者亦逐年增加。 1997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 ,笔者采用大半夏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胃食管反流症 76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入选标准 :胆囊术后有烧心、反胃和胸骨后疼痛等主要症状 ,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症 ,心电图检查排除心绞痛等疾病。1.2 一般资料 :76例胆道术后胃食管反流症患者 ,男 2 9例 ,女 4 7例 ;年龄 35~ 72岁 ;病程 3个月~ 17年。中医治疗前已用胃动力药、抑酸剂 ,疗效欠佳。2 治疗…  相似文献   

5.
胃中食积块痛多属现代医学胃之异物结石之类。这种病有因精神病人或异食癖者,把毛发、布片、绒线、暴食黑枣、柿饼等难于消化之物吞食而停留胃中,凝结成块作痛。本病胃钡餐造影即可确诊。西医对此症常用手术治疗。作者认为本病多属食滞或积症,治疗可采用行气宽中、破积导滞的木  相似文献   

6.
彭太平 《新中医》1994,26(1):22-23
肝胃不和辨治彭太平1肝气犯胃肝气犯胃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太强,病因多由于精神刺激,令肝的气机失常,产生横逆犯胃之症。主要症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作痛或乳房胀痛,胃失和降则可见纳呆、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其治则当用平肝和胃法,使太强的肝气得以平息下降,...  相似文献   

7.
刘茜 《陕西中医》2006,27(1):126-127
胃痛又称之为胃脘痛,是以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出现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大致包括了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然而对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经官能症方面西医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中医在治疗胃痛方面却具有临床症  相似文献   

8.
探讨胃与咽的关系进而说明临床难治性咽异感症与胃癌前状态的关系,对此王彦刚教授以浊毒理论为指导,认为本病病因为湿热浊毒,病机为浊毒困阻中焦胃脘,日久循经犯咽,病位在胃,与脾、肝等脏相关。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大法,以胃为本,根据邪气的偏盛对不同证型的咽异感症辨证论治,分别予以降胃气、祛胃湿、清胃火、通胃络、排胃痈、养胃阴6种治法,临床擅用对药与角药,注重药性与功效的结合每收良效,可化解胃中浊毒,缓解咽异感症,阻断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失眠验案     
失眠一症原因不一,可由思虑太过、劳逸失调、素质不足、或病后体虚等引起。本文所谈之失眠,是因胃不和而致者,笔者根据不同症情,治疗首重调胃,常收显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竹笋性寒无毒,归肺、胃、大肠经,能治疗热痰咳嗽、胸膈不利、心胃有热、烦热口渴、胃肠胀满、油腻饱胀、消渴通毒、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症。而这些症是亚健康人群比较常见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刘学勤教授运用纵横二法治疗胃病的经验。方法:分析刘老几十载治疗胃病的经验,并结合典型病案进行总结。结果:刘老治疗胃病时,纵则注重调整气机的升降,用辛开苦降的自拟验方"胃平汤"治疗胃脘痞满、纳呆、恶心、呕吐、嗳气等症。横则注重协调肝胃关系,用疏肝和胃的自拟验方"疏肝和胃汤"治疗肝气横逆犯胃之胸胁苦满、胃痛、腹胀、嘈杂、泛酸等症。结论:刘老采用纵横二法治疗胃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入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主要为幽门功能失常、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和慢性胆囊疾病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等,临床以胃脘满痛、嘈杂、嗳气、口苦、呕吐苦水为主症。现代医学多采用保护胃黏膜、增加胃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病证治     
胃脘病是指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常伴有上腹堵闷撑胀,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呃逆,纳差食少,大便异常等胃肠道症状.西医的急慢性胃炎、食管胃返流症、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胃下垂、胃黏膜脱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胰腺炎、各类型肝炎和胃癌等疾患,见上腹胃脘疼痛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胃腕痛是一种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上腹不適或疼痛,往往随有噯气、吞酸、嘔吐、惡心,飯后飽脹,胸悶不舒等症狀,亦有人称为胃气痛。 筆者治療胃腕痛,素喜以金鈴子散为主,视症狀加减。金鈴子散为延胡、川楝二味合成,延胡具有利气、止痛、活血、散瘀、調經等作用;川楝瀉湿热、治疝气、止腹痛、殺三虫。胃腕痛以此方为主方,随症再加入輔助藥,如热性者加入芩芍,寒性者合大建中湯,实滿者合小承气湯,气虛合四君子湯,湿脹合  相似文献   

15.
李建华 《中医杂志》2003,44(1):74-74
咽异感症是患者自觉咽部不适,有灼热感、疼痛感、粘腻感、异物感,甚至感到咽喉部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进食无梗阻感的一组症状。检查可发现咽喉粘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等。中医学在《内经》中就有“咽喉为肺之关、胃之门”,“咽者,胃脘、水谷之道路”等认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胃食管反流病是咽异感症最常见的病因,食管、胃、十二指肠、胆和直肠病变也可引起咽异感症。笔者在临床上发现许多因胃痛就诊的患者大多合并有咽异感症,治疗胃痛病的同时从咽异感症入手加减用药,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兼有泛恶、脘闷、暖气、大便不调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17.
王尧福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56-856
仕乐生六味安消胶囊 ,来源于经验方 ,由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公司制成的中成药制剂。含土木香、大黄、山萘、寒水石、诃子、碱花等 ,具有健脾和胃 ,导滞郁积 ,活血止痛等功能 ,主要用于肠胃消化道病变及瘀滞型病证 ,证见脘腹胀满 ,消化不良 ,便秘等痞满实瘀症。其组方合理 ,配伍精当 ,工艺先进 ,质量稳定 ,功效确切。在临床应用时 ,主要掌握六腑与腕脉的痞、满、实、瘀的病理特点 ,多用于胃与十二指肠的急慢性炎症和溃疡、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瘀滞型痛经、习惯性便秘等 ,也用于胆囊炎与胆石症 ,胰腺炎等病兼有上症…  相似文献   

18.
谢素芝 《河北中医》2004,26(12):904-904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常见病症。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多属本病范畴。1994—2003年,笔者采用平胃二陈汤加减治疗胃痛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纳呆症指不欲饮食或甚则厌食,临床常可单独出现而不伴宅症。该病归于脾胃,涉及肝肾,证型复杂,常以消积导气法为主。纳呆症病位之根本在胃,临床治之当简化思路,首分虚实,总从胃实、胃虚着手,可分胃脾虚弱、胃强脾弱、肝郁碍胃三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再依气血阴阳亏虚,或寒热湿邪困阻之不同辨证加减用药,即可复胃主受纳之功。  相似文献   

20.
马伟琳 《河南中医》2005,25(8):56-56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指腹部手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梗阻而致的胃排空延迟,又称胃瘫、胃无力症、胃潴留、胃麻痹等。我院1997年6月-2004年10月,共治疗本病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