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及还原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叶酸、维生素B1 2 (VB1 2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5 ,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活性及其热敏感性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 3 4例生育神经管畸形(NTDs)儿的母亲及 4 2例生育正常儿的母亲 ,检测指标包括tHcy、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和VB1 2 、MTHFR酶活性及热敏感性基因型。结果 tHcy、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TDs患儿母亲VB1 2 显著低于正常儿母亲 ;tHcy与红细胞叶酸呈显著负相关 ;MTHFR热敏感性基因纯合突变组tHcy显著高于杂合突变和纯合野生组 ;血清维生素水平在MTHFR各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 ;叶酸较低组tHcy略高于叶酸较高组 ,并与MTHFR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体内tHcy增高与MTHFR热敏感性基因纯合突变、酶活性下降有关 ;体内叶酸水平高低影响tHcy与MTHFR酶活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生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也是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代谢紊乱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又名维生素B9,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MTHFR 677 C-T的突变致酶的活性和耐热性下降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血栓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发现这也是影响肾功能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叶酸、血浆Hcy水平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肾功能损伤关系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分布情况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了41例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和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的677碱基多态性突变C→T情况,同时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但MTH-FR基因突变型C677T基因的频率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叶酸浓度≤6.92nmol/L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TT型发生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MTHFR基因C677T突变者有发生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倾向,但高叶酸浓度可以明显降低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分布情况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了41例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和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的677碱基多态性突变C→T情况,同时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但MTHFR基因突变型C677T基因的频率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叶酸浓度≤6.92nmol/L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TT型发生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MTHFR基因C677T突变者有发生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倾向,但高叶酸浓度可以明显降低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FA)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6名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中Hcy浓度、血浆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其中急性白血病63例,恶性淋巴瘤8例,多发性骨髓瘤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7例.并同时检查健康成人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白血病患者组中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F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育龄妇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及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 2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是否早产,将新生儿及其母亲分为早产组和足月组,应用RT-PCR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A1298C和MTRR A66G位点的多态性,同时应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间各种基因型与血清Hcy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早产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Hcy为早产的危险因素(OR=2. 672,P=0. 032)。血浆Hcy水平在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突变纯合子患者中显著高于突变杂合子和野生型患者,且野生型患者血浆Hcy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早产孕妇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足月孕妇,孕妇血浆Hcy水平与早产相关,补充叶酸前需检测叶酸代谢关键基因的SNP类型,以便更有效的补充叶酸,从而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妊高征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C6 77T多态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 cysteine ,Hcy)、叶酸及维生素B12 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 -RFLPCPR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dor phism)法对 82例妊高征患者 (Hcy血症组和无Hcy血症组 )及 9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进行MTHFR基因C6 77T等位基因检测 ,并同时测量孕妇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 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A(Hcy血症组 )纯合变异型T6 77/T6 77频率 (0 34)显著高于妊高征组B(无Hcy血症组 ) (0 11,P <0 0 1)和正常对照组 (0 13,P <0 0 1) ;各组中随 6 77T等位基因数量的增加 ,血浆Hcy水平也增加 ,但是对叶酸和维生素B12 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MTH FR基因C6 77T多态可以导致妊高征孕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水平升高 ,MTHFR基因C6 77T多态是妊高征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人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卒中患者300例为病例组,选择300名性别、年龄和种族等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两组的血浆Hcy水平,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的方法对其MTHFR C677T基因型进行鉴定,统计分析血浆Hcy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以及MTHFR C677T基因突变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及其对血浆Hcy水平的影响。结果 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92±3.43)μmol/L vs.(14.57±2.59)μmol/L,P<0.05];MTHFR C677T基因突变率在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溢血和脑梗死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C677T基因变异对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影响[(15.28±2.17)μmol/L vs.(15.11±3.81)μmol/L,P>0.05]。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在中国人脑卒中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Hcy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MTHFR基因的C677T突变与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关系,而且与脑卒中的发生无相关性,因此控制血浆Hcy水平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血浆中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蛋白表达水平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婚前医学检查妇女队列中追访1年内未怀孕者20例为不孕组;20例成功怀孕者为对照组。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血浆和红细胞叶酸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叶酸代谢关键酶MTHFR和COMT两种蛋白表达。结果不孕组血浆蛋白COMT、MTHFR表达水平为(0.47±0.22)ng/ml、(1173.90±430.42)pg/ml,略高于对照组[(0.46±0.33)ng/ml、(1157.65±275.33)pg/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孕症患者血浆COMT、MTHF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怀孕者,但相关性有待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山西省长治市移民与非移民人群血浆叶酸含量、亚甲基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A2756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0名长治林州移民和108名长治本地健康人群测定血浆中叶酸含量。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长治市人群MTHFR677位点和MS2756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移民组与非移民组人群叶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移民组内不同性别、年龄和是否饮酒的人群之间叶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移民组组内不同血型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女性、60岁、体质指数(BMI)18.5 kg/m2、不吸烟和不饮酒的人群叶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HFR、M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特征的长治移民与非移民人群中血浆叶酸含量不同,2组人群MTHFR和MS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育龄妇女叶酸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多态性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35名江苏省绍兴市年龄为20~ 45岁之间的育龄妇女,平均年龄为28.2(95% CI:27.8 ~28.6)岁.抽取静脉血5ml,加入抗凝剂EDTA或柠檬酸钠连续采集样本7d,共采集1 465名调查对象血样,分离血细胞后,采用离心柱法进行DNA提取.然后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分析,分析不同位点基因型的Hcy差异.结果 共检测了调查对象MTHFR、MS、MSR和CBS基因上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MTHFR基因上的rs1801131位点基因型AA的Hey平均浓度(8.99 μmol/L)高于CC(7.81μmol/L)及CA(8.38 μmol/L)型,P<0.01.MTHFR基因上的rs1801133基因型为TT的调查对象Hcy平均浓度(11.10 μmol/L)高于CC(8.15 μmol/L)及CT(8.45 μmol/L)型,P<0.01.该两个位点的基因型组合AA-TT会导致Hcy浓度的升高(11.02μmol/L),均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特别是CC-CC基因型组合(7.83 μmol/L),风险系数是该基因型的1.41 (95% CI:1.20~1.66)倍.结论 MTHFR基因上的rs1801131和rs1801133的基因突变可导致Hcy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测定孕妇血浆叶酸、Vit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其与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3月~2005年6月在产科门诊及住院妊娠中、晚期孕妇以及健康育龄妇女,测定血浆叶酸、VitB12 400例,同时测血浆Hcy 165例,采用酶免疫检测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及Vit B12测量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①正常非孕妇女、孕12~27+6周、28~36+6周、37~42周及产后的孕妇血浆FA、Vit Bi2及Hcy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妇并发妊高征、贫血、心肌缺血或损害及胎儿异常者与正常晚孕组及正常非孕组血FA、Vit B12及Hcy异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孕妇妊娠期缺乏叶酸及Vit B12,将可能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对母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叶酸代谢过程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A1298C位点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位点多态性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以在西安长安医院进行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的妇女为观察组;以在孕期各项检测指标正常、无任何不良妊娠病史的孕妇为对照组。对收集到研究对象的叶酸代谢MTHFR 基因C677T、A1298C位点和MTRR基因 A66G 3个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对452名孕妇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132人,年龄23~33岁,平均28岁;对照组320人,年龄23~31岁,平均27岁。研究对象中MTHFR C677T的基因型均以CT为主,MTHFR A1298C以AA为主,MTRR A66G以AA为主,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THFR C677T和MTHFR A1298C的基因型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TRR A66G基因型构成在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基因 C677T、A1298C位点突变可能与女性先兆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女血液叶酸水平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至少有2次连续自然流产史的非孕期妇女作为病例;选取年龄与病例组相近,生育过子女且无自然流产史的未孕妇女作为对照。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以及其它因素;每名研究对象采集5ml静脉血,用微生物法检测血浆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共募集合格病例63例,对照145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组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浓度[几何均值分别为(19.0&#177;1.9)nmol/L和(772.1&#177;2.1)nmol/L]低于对照组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浓度[几何均值分别为(20.1&#177;1.6)nmol/L和(815.8&#177;1.8)nmol/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组血浆叶酸缺乏率和红细胞叶酸缺乏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控制职业及文化程度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特征之间习惯性流产妇女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血液叶酸水平低下为习惯性流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孕妇血浆叶酸、Vit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其与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6月在产科门诊及住院妊娠中、晚期孕妇以及健康育龄妇女,测定血浆叶酸、VitB12400例,同时测血浆Hcy165例,采用酶免疫检测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及VitB12测量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①正常非孕妇女、孕12~27 6周、28~36 6周、37~42周及产后的孕妇血浆FA、VitB12及Hcy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妇并发妊高征、贫血、心肌缺血或损害及胎儿异常者与正常晚孕组及正常非孕组血FA、VitB12及Hcy异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孕妇妊娠期缺乏叶酸及VitB12,将可能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对母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显示 ,长期高剂量铜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浓度 ,但对维生素 B12 、磷酸吡哆醛的浓度无影响。对健康男性青年分别进行 2次 1 8d的限制性饮食 ,分别平均从膳食中摄入铜 1 .6mg/d和 7.8mg/d(所用膳食相同且每 3d循环 1次 )。2次中间自由生活 1 2 9d,期间在其正常膳食的基础上补充铜 7mg/d。在摄入高剂量铜前没有生化指标表明受试者存在铜缺乏。在 2次限制性饮食 1 8d后 ,分别 2次采集血液标准 ,并测量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 B12 、磷酸吡哆醛浓度。研究观察表明 :蛋氨酸合成酶是一种铜依赖性酶 ;同型半胱氨酸以及叶酸的代谢部分由铜来调节。铜的营养状况影响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相似文献   

17.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特别是677C→T突变可导致MTHFR酶活性下降,进一步造成叶酸代谢障碍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被认为是引起神经管缺陷(NTD)、Down综合征、唇腭裂等多种出生缺陷的高危遗传因素,妊娠前及妊娠期补充叶酸是预防上述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特别是677 C→T突变可导致MTHFR酶活性下降,进一步造成叶酸代谢障碍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被认为是引起神经管缺陷(NTD)、Down综合征、唇腭裂等多种出生缺陷的高危遗传因素,妊娠前及妊娠期补充叶酸是预防上述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特别是677C→T突变可导致MTHFR酶活性下降,进一步造成叶酸代谢障碍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被认为是引起神经管缺陷(NTD)、Down综合征、唇腭裂等多种出生缺陷的高危遗传因素,妊娠前及妊娠期补充叶酸是预防上述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充叶酸、甲钴胺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门诊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2例。Ⅰ组:口服叶酸5mg1次/d;Ⅱ组:口服叶酸5mg3次/d;Ⅲ组:口服甲钴胺0.5mg3次/d;Ⅳ组: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甲钴胺0.5mg3次/周;Ⅴ组:口服叶酸5mg1次/d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0.5mg3次/周。观察每组患者用药前、用药2个月后和停药2个月后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另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维生素B12和叶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除Ⅲ组外各组血浆Hcy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Ⅴ组血浆Hcy下降效果最好,但均未达正常水平。停药2个月后各组血浆Hcy浓度又恢复到用药前水平。结论血透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补充叶酸和/或甲钴胺可以降低血浆Hcy浓度,但不能使其正常,5mg/d叶酸和15mg/d叶酸所取得的效果相似,甲钴胺只有静脉应用才有降低血浆Hcy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