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为该疾病诊治提供免疫学依据。方法:对我县40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感染患儿作为实验组,另将4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两组儿童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等指标。结果:实验组IgM水平为(1.10±0.13g/L)、IgG水平为(7.76±1.31g/L)、IgA水平为(0.89±0.10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情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容易造成患儿体液免疫紊乱,临床上可以根据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等指标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V71所致手足口病(HFMD)临床特点和病程变化。方法:对2010年6月1日—7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经血清学检测证实为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程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年龄29.9个月,合并脑炎38例,占41.3%,合并肺水肿、肺出血2例(2.2%),平均住院日为8.38d。92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治疗,大多获得满意效果,两例因肺水肿、肺出血转入PICU,1例死亡。结论:EV71具有明显嗜皮肤和嗜神经特性,除引起手足口病和或疱疹性咽峡炎外,还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感染,如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危重表现,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佛山市高明区EV71疫苗接种情况与手足口病发病率。方法:2017-2018年高明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及EV71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明区2017-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031例,中心城区荷城街道病例高于其他镇街,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5-7,9-10月份之间,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男女性别比为1.77:1,散居儿童为主;所有监测标本中主要以Cox A6病毒及Cox A16病毒为主,分别占比54%、20%;自2017-2018年,该地区接种EV71疫苗共13973剂次,其中接种第一剂次8123剂次,接种第二剂次5849剂次,接种年龄主要在3岁以下。结论:佛山市高明区手足口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及区域性,病例监测标本优势毒株为Cox A6病毒及Cox A16病毒,EV71疫苗接种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应加强在易感季节对易感人群进行相应的宣教及防护等工作,加强病毒标本监测,加强针对EV71疫苗的宣传,促使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且后者较凶险,更易导致严重并发症而致死、致残,危害性较大.目前对EV71感染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因此研制抗EV71病毒活性的药物意义重大.中国中药资源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独特优势,从中筛选出具有抗EV71病毒活性的成分,进而开发出新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很大潜力.同时,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手足口病以来,中药在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且方法多样,大多疗效满意,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展现了其独特的临床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颖  罗静  崔亚杰 《中医杂志》2018,(2):128-131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治疗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困难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与干预组相同的穴位上给予不入皮的医用胶布固定亳针的安慰针方法。两组均每周针刺5次,治疗10~40次。治疗前后进行床旁吞咽功能评估量表(BSA)评分,治疗后记录24h吸痰次数和吸痰间隔时间,并评价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治愈率为70.97%,总有效率为90.32%,优于对照组的39.39%和69.69%(P<0.05)。两组治疗后BSA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干预组24 h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现2例轻度不良事件,表现为针刺部位红肿和青紫。结论针刺辅助治疗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可提高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吞咽困难症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危重病例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由于及时隔离治疗,预后较好。结论手足口病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适当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维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i静脉滴注,每日1次;蒲地兰口服液口服,3次/d.连服6—12d,具体用量:小于等于1岁患儿每次1/3支,1-2岁患儿每次1/2支,2~4岁患儿每次2/3支,4~5岁患儿每次1支。对照纽仅给予阿昔洛维注射液治疗。两组均采用补液、对症等治疗,少数病例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退热、咽痛消失、疱疹消退、EV71转阴及治愈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蒲地兰口服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对3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予机械通气,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并记录患儿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转归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35例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2.44±2.29)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3.34±1.44)d,共有30例患儿治愈或好转,机械通气后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值及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仔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经常规治疗后如症状不能改善,须尽早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予以药物及对症支持处理。  相似文献   

9.
胶体金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胶体金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208例梅毒患者及229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结果208例梅毒患者血清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29例非梅毒患者血清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梅毒胶体金法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具有简便、迅速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肠道病毒EV71对VERO细胞的损害作用和大蒜素对肠道病毒EV71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干预作用。方法:分别观察大蒜素对VERO细胞的毒性,肠道病毒对VERO细胞的毒性,大蒜素对肠道病毒EV71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干预作用。结果:大蒜素对VERO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24.44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50μg/ml;大蒜素对肠道病毒EV71的治疗性干预试验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6.22μg/ml,治疗指数(TI)为44.66;大蒜素对肠道病毒EV71的预防性干预试验的最佳作用时间为6h,此时大蒜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39.64μg/ml,治疗指数(TI)为18.28。结论:大蒜素体外对肠道病毒EV71有治疗性和预防性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太仓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96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多在1~5岁,成人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日期在4—7月和9—11月,发病多集中在儿童聚集点如幼托所等;患儿均有皮疹,56%有发热史,住院率为9.28%,住院患儿手足口病合并其他并发症者占40%,1例住院患儿因神经源性水肿、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6.2±2.8)d。40例行病原学检测,其中EV71阳性18例,CoxA16阳性15例,阴性7例。结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多见人群聚集处,消毒不易彻底。合并有并发症者病情进展快,易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处理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为原则。治疗以广谱抗病毒和增加免疫力为主,伴其他并发症者予对症治疗。无并发症者预后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石岐外感茶体外抗肠道病毒EV71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病变作用(CPE)影响,采用MTT法确定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前和病毒、药物同时加入3种不同给药方法的50%细胞毒性浓度(TC50)、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结果:病毒感染后给药和病毒、药物同时加入法的IC50分别为0.77、0.33 mg/m L,TI为29.35、68.48,预防给药法未见明显的抑制病毒作用。结论:石岐外感茶在体外对肠道病毒EV71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405例手足口病病人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病人临床表现的认真观察及精心护理,404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手足口病病人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病人临床表现。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将病人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行正规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可引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儿的健康。目前该病相关病毒的致病机制、致病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药效学评价方法、药物抗病毒机制等核心问题尚不明确,而构建具有人类染毒模拟表现的动物模型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国内外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不同动物种属、品系的HFMD动物模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常见,应用也最为广泛。EV71与CA16同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肠道病毒A型,两者在病原学、感染和复制特征、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反应有相似的方面,但引发的HFMD动物模型在易感年龄,感染方法,表现出的神经毒性、临床症状及体征、组织器官损伤程度等也有明显不同的方面,因此,研究者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这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感染EV71和CA16病毒建立的不同物种HFMD动物模型,分类阐述各模型的种属品系、病毒株类型、感染方法、病毒感染特点,深入研究EV71及CA16感染诱发的HFMD特点及其感染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差异,整体评价小鼠、树鼩及非人灵长类3类动物模型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归纳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病情评估、症状与体征、实验室与辅助检查、并发症、治疗经过、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1~5岁婴幼儿(占91.88%),主要症状为皮疹(100%)、发热(73.77%)。重症病例发生率较高(占27.05%),多有肢体抖动(23.78%)及易激惹(26.23%)。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经对症及抗病毒治疗,重症者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短期糖皮质激素、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治愈120例(98.36%),好转2例(1.64%),死亡0例。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重症病例发生率高,多有肢体抖动。只要早期诊断,识别重症病例,合理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EV71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化湿解毒汤、清热解毒汤辨证施治,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发热、皮疹消退时间,疱疹结痂时间,转为重症患儿例数,总病程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自拟方辨证施治小儿手足口病(EV71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促进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患儿的康复,及早预防控制,加强消毒隔离,减少并发症,预防大流行。方法治疗期间采取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68例患儿,57例经门诊治疗1周治愈,住院患儿中10例1周治愈,1例10 d治愈,未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脑脊髓炎、循环衰竭等并发症及大流行,无院内感染。结论对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患儿加强预防控制和消毒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时诊治处理,能减少并发症,防止大流行。  相似文献   

18.
易天江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02-102,103
目的:总结分析现阶段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8月本科住院的6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2008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30例伴发热,1例重症,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儿经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通过观察疏风解毒颗粒在体内对手足口病病毒EV71感染BALB/c乳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和在体外对EV71等肠道病毒的抑制作用,评价疏风解毒颗粒防治手足口病的药效.方法:采用疏风解毒颗粒3岁儿童临床2倍、等倍和1/2倍剂量(14.08,7.04,3.52 g·kg-1)分别对手足口病病毒EV71H株感染的BALB/c乳鼠手足口病动物模型进行预防性给药(ig,3d)和治疗性给药(ig,5d),观察乳鼠感染的严重程度、死亡数,计算动物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采用疏风解毒颗粒在体外对Vero细胞无明显毒性的5个剂量,对人手足口病病毒EV71H株,柯萨奇病毒B3株,B4株,B5株的致Vero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进行观察.结果:疏风解毒颗粒对手足口病病毒EV71感染的乳鼠模型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降低感染程度和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保护和延长生命的作用;疏风解毒颗粒在无明显毒性的浓度下,在体外对人手足口病病毒EV71 H株、CoxB3株、CoxB5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疏风解毒颗粒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手足口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