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SOAP"分诊法在腹型心肌梗死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对护士进行"SOAP"分诊法培训;通过收集患者的主诉资料、观察病情、评估、制订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的方法进行分诊,比较实施前后的分诊效果.结果 提高了护士分诊准确率、应急处理率、医护判断病情危重一致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相似文献   

2.
郁晶  张茵 《当代护士》2021,28(7):74-76
目的 探索以"4P"理念为主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护理访视,提高老年出院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方法 将2020年7月—2020年8月出院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4P"理念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结果 实验组整体质量评分及出院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4P"理念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出院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生活质量水平,使老年出院患者的护理生活水平得到了延伸.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非公共场所"120"呼救者等待耐性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了解不同人群个体性差异,制定出更符合病人需求的服务流程及方式.方法 把呼救者的年龄、与患者的关系、设置成相应对照组,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呼救者进行电话沟通,疾病指导.结果 不同人群心理耐受性在不同的因素下有差异.结论 了解呼救者的心理及现场具体的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服务流程及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非公共场所"120"呼救者等待耐性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了解不同人群个体性差异,制定出更符合病人需求的服务流程及方式.方法 把呼救者的年龄、与患者的关系、设置成相应对照组,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呼救者进行电话沟通,疾病指导.结果 不同人群心理耐受性在不同的因素下有差异.结论 了解呼救者的心理及现场具体的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服务流程及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腔"T"型管在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行胆道冲洗及注药的效果,探索更为规范、高效、安全的胆道冲洗及注药、胆汁引流方法.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开腹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手术.按照放置"T"管类型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放置双腔"T"型管)和对照组(传统"T"管),各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胆道冲洗平均耗时、冲洗液外滴、冲洗胀痛感、冲洗后寒颤高热、胆道造影后寒颤高热、结石残留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胆道冲洗平均耗时(6.32±2.70)min,对照组(17.67±3.23)min;治疗组冲洗液外滴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冲洗时胀痛感7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冲洗后寒颤高热1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胆道造影后寒颤高热2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9.17±1.37)分,对照组(91.21±4.35)分,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术后结石残留患者23例,对照组3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双腔"T"型管引流手术后,患者胆汁引流畅通、胆道冲洗及注药安全,能降低胆道感染及结石残留,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保证肝移植术后患者得到优质的家庭支持;了解患者亲属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心理调适及对策。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重症病房(transplant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的5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亲属为对象,采用中文版"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CCFN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亲属对于五项领域需求排序依次为"病情保证领域"、"获得支持领域"、"获取信息领域"、"接近患者领域"、"自身的舒适度",平均分排序分别为(3.65±0.27)分、(3.28±0.25)分、(3.17±0.43)分、(2.78±0.65)分、(2.53±0.42)分。患者亲属认为最重要的项目排在前两位的是:"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和"医护人员能如实回答我的问题",皆属于"病情保证领域",平均分分别为(3.93±0.37)分、(3.73±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和协调肝移植术后患者亲属的心理需求,减少其身心结构所受损伤,以帮助患者家庭应对移植手术的危机状态,保证顺利移植。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躯体化是主要的心理反应占41.84%(41/98),抑郁占25.51%(25/98)、焦虑反应占14.29%(14/98).结论:针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2)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耐心地解释、建议和指导;(4)采用放松疗法;(5)取得家庭、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叶丽花  韩蔚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68-1170
目的为深入了解和探索手术患者经历手术时的真实心理体验。方法质性描述。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1名手术患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5个主题:(1)接受和期待;(2)恐惧焦虑;(3)不确定感;(4)行为退化;(5)真诚关爱的体验。结论围术期患者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经历手术时心灵深处的感受,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情感支持措施,使患者能更好地应对手术。  相似文献   

9.
总结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要点:(1)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必须有一定的预见性;(2)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要有针对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陪伴者计划"的医院-家庭联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护技能、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陪伴者计划"的医院-家庭联动护理, 干预时间为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自护技能、心理应激、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总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社交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精神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陪伴者计划"的医院-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干预维持性血液患者后, 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护技能, 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 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四维规范性"护理干预8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2间存在CRF的乳腺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四维规范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CRF评分、血红蛋白(Hb)、最大摄氧量(VO2 max)、自我效能(GSES评分)、社会支持(SS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是否改善,从而评价"四维规范性"护理的效果.结果 ①癌因性疲乏:与干预前相比,研究组干预后的CRF相关得分均出现显著改变(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后的CRF相关得分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CRF相关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②Hb和VO2max: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的Hb均明显下降(均P<0.05),研究组的VO2 max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干预后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干预后的VO2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自我、社会、生活评价: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的GSES、QOL均明显升高(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SSRS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的GSES、SSRS、QO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维规范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CRF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轻或消除CRF,提高最大摄氧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的护理方式,可在临床上用于乳腺癌患者的CRF护理.  相似文献   

12.
岳美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643-2644
目的让患者积极主动加强功能康复锻炼,让家属能更好地帮助、支持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方法选择对家属有依赖的患者126例,给予实施:(1)心理护理;(2)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3)出院指导。结果 (1)使患者认识到只有自己加强功能锻炼,才能更快更好地康复;(2)使家属能更好地帮助、支持患者促进康复。结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密切了护患关系,为临床实施全护的普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调查表(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对43例ESRD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调查研究,并作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血液透析患者其心理状况较差;(2)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血透患者其心理状况较好;(3)血透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心理状况越好。结论进行血透治疗的ESRD患者,有必要加强心理社会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在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分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1月1~31日及2019年1月1~31日来该院急诊科就诊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患者纳入A组,采用"疾病分科"分诊法,即分诊人员根据急诊就诊患者症状和主诉分到相对应的专科诊室;2019年患者纳入B组,采用"三区四级"分诊法,即将患者的病情分为1级濒危、2级危重、3级急症、4级非急症"四级",分诊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就诊区域及处置的优先次序,比较两组分诊人员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患者平均候诊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B组分诊准确率为94.33%高于A组8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960,P<0.05);B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A组8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3,P<0.05);B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9.26±7.15)min明显少于A组(12.93±8.61)min(t=5.680,P<0.05);B组医疗纠纷发生率0.03%低于A组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3,P<0.05)。结论"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应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分诊中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降低患者平均候诊时间,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对改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救治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观察法对10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的产生原因,及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 108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60例出现膀胱痉挛,发生率55%.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有:(1)患者的心理状况占85.0%;(2)引流管折叠、堵塞占71.7%;(3)导管刺激占25.0%;(4)冲洗液温度、速度不适占15.0%;(5)腹压增高占10.0%;(6)膀胱及尿道感染占1.7%.结论 对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互动式"查房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疗意外事件发生作用.方法取我院两个环境设施相同的病区,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医护"互动式"查房,观察两组护士精神科专业知识水平、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护士精神科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实验组病人意外事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护"互动式"查房可提高护士精神科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发展的预见性,从而预防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以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中文版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分析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主要照顾者中,PSSS总分为(53.24±11.76)分,CD-RISC总分为(60.93±8.34)分;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RISC总分与PSSS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主要照顾者不同患者病情程度、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病程、每天照顾时长以及自觉健康状况之间CD-RISC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患者病情程度以及每天照顾时长为影响心理弹性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整体较低,与社会支持存在密切关系,受教育程度、患者病情程度以及每天照顾时长为影响心理弹性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3H"服务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H"护理服务模式(简称"3H" )是运用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使各层次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得到全面护理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之一,即:宾馆式礼仪服务、医院个性化护理服务、家庭式温馨服务.近年来,我院把"3H"服务模式引入护理服务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以寻求对患者恢复的有效护理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6名急诊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100%)、烦闷心理(78.79%)、抑郁心理(74.24%)、无助心理(54.55%)、依赖心理(46.97%).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95.46%);了解患者的病情(93.94%);了解患者的预后(93.94%);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生治疗(93.94%);了解患者治疗的危险性(90.91%);了解患者的治疗费用(89.39%);了解住院医疗环境(81.82%);了解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69.70%).结论通过对急诊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有利于减轻其不良心理,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在外伤急诊护理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的"共情"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共情"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生活状态功能评分均高地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环境、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服务质量及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的"共情"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老年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