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15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介入治疗的方法与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病灶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不同形状的瘤囊,提示肺部动静脉畸形病灶,并将病灶分型,其中简单型12例,复杂型3例.15例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其中13例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2例复杂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可疑肺动静脉畸形患者应及时行CTA明确诊断,介入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CT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无创性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层螺旋CT更因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显著提高 ,在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更具优势。笔者介绍 6例肺动静脉畸形的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 (3D MSCTA) ,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进行对比观察 ,以评价 3D MSCTA在发现肺动静脉畸形并确定供血动脉大小及数目的能力。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对 6例临床怀疑有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了 3D MSCTA检查 ,其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 6岁。 6例中3例与DSA进行对照 ,其中 2例接受了弹簧圈栓塞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不同重建方法在肺动静脉畸形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肺动静脉畸形行胸部64层CT平扫及血管造影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结构.结果 CTA发现肺动脉畸形在10例中9例单发,1例多发,共发现13个病灶.单纯型8例,复杂型2例.结论 综合应用64层CTA不同重建方法能提高肺动静脉畸形诊断的准确性,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耳部动静脉畸形的动脉供血情况。方法 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对14例耳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行双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记录供血动脉的起源及分支,观察耳部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14例耳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共有供血动脉37支,其中耳后动脉14支、颞浅动脉14支,枕动脉7支,对侧颞浅动脉1支、椎动脉1支,未见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向耳部动静脉畸形供血。结论耳部动静脉畸形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耳后动脉、颞浅及枕动脉,对侧颞浅动脉、椎动脉供血少见,少见供血动脉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畸形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9例子宫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结果19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均一次性UAE治疗止血成功,术后患者主诉右下腹轻度疼痛不适,术后2~5 d症状消失,剩余4例治疗后阴道仍有出血,其中2例患者转手术治疗,另2例给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子宫动静脉畸形虽然在临床较为少见,但很容易引起严重后果,UAE治疗子宫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微创、高效且可重复的治疗方式,对无手术禁忌症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所致血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畸形(或瘘)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肉眼血尿行肾动脉造影而确诊的肾血管病变7例,包括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3例,非肿瘤获得性动静脉瘘4例,选择相应的栓塞剂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均获成功栓塞,术后1~7d临床肉眼血尿症状完全消失,无严重并发症,随访l2~36个月无再发。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所致的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晓岩  李净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85-1486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断与治疗肺动静脉畸形9例,使用Sensation 40层螺旋CT机做增强扫描,并对其进行肺血管三维重建。结果:MSCT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空间解剖细节,对其做出定性诊断,同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ONYX在脑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采用液态栓塞材料 (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初步经验。方法 采用Onyx对 17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其中 1例选择 3支血管栓塞 ,9例选择 2支血管栓塞 ,7例选择 1支血管栓塞 ,注胶时间 10~ 70min。结果 即可影像结果 :10 0 %栓塞 5例 ,70 %以上 5例 ,70 %以下 7例。并发症 :术后出血 2例 ,微导管不能拔除 1例。结论 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与NBCA相比具有在畸形团内弥散好、注胶时间长、一次栓塞的畸形团多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但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9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病人行MSCT检查,然后进行三维肺血管重建,并与DSA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MSCT检查及重建诊断结果与PADSA诊断相符,MSCT及三维肺血管重建均能充分显示供血肺动脉、引流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能准确、直观地观察畸形血管的走行、数目、直径。结论:MSCT及重建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包括快速3D增强MRA技术和常规MRA)在脊髓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例脊髓动静脉畸形MRA资料,均由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全部病例均使用3D增强MRA技术(CE-MRA),头颈部另外还使用常规MRA(3D-TOF MRA).结果 髓内动静脉畸形3例,AVM血管巢的MRA表现为血管粗细不一,扭曲成团,并显示1条或多条供血动脉及增粗的引流静脉.髓外硬膜内动静脉畸形5例,其中3例为AVM,MRA显示有血管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2例为AVF,MRA可以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并可推断瘘口的位置.硬脊膜动静脉瘘2例,MRA只表现为髓周血管扩张.结论 MRA不仅可以对脊髓动静脉畸形作定性诊断,而且还可以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已成为无创性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动静脉畸形 (PAVM )的数字减影 (DSA)成像技术 ,评价其在肺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1995年 5月~ 2 0 0 3年 7月我院诊断的PAVM患者 12例 ,经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 (PA DSA)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技术参数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畸形通道后行栓塞治疗 ,术后复查DSA评价手术效果 ;并对介入治疗前后图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经PA DSA确诊病灶 3 0个 ,可清晰显示纡曲扩张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引流静脉及左房提前显影 ,病灶呈境界清楚的动脉瘤样、多房囊状或局限性纡曲扩张。介入治疗前后PA DSA成像良好 ,图像清晰 ,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合理注射参数、恰当的体位、后处理技术和延长采像时间等方法可提高肺动静脉畸形通道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报告23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材料和方法:23例脑动静脉畸形,11例有癫痫发作史,9例蛛网膜下胜或脑内出血,5例有神经功能障碍、头痛,2例有颅内杂音。畸形团小于3cm2例,3一6cm15例,,大于6cm6例。应用Magic导管系统经股动脉行脑动静脉畸形超选择栓塞,应用NBCA或IBCA16例,线段5例,IBCA和线段2例。结果:畸形血管团栓塞90%以上9例,70—90%10例,小于50%4例,3例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痊愈10例,改善10例,2例有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结论:栓塞治疗加手术切除是治疗较大的、高血流量、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的较好方法。NBCA或IBCA是安全有效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安全性和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10例PAVMs患者进行了经导管栓塞治疗,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12岁(6个月~28岁),均为先天性。临床表现有紫绀和杵状指/趾7例,劳力性呼吸困难6例,胸部血管杂音4例,咯血2例和心功能不全2例。栓塞时用微型钢丝圈2例,普通钢丝圈8例。结果 PAVMs病灶为多发性7例,单发性3例。10例共做栓塞治疗12次,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结束时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单发病灶完全消失,多发病灶者主要异常血管不再显影。术后血氧饱和度从平均78%增至96%。2例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术后症状消失;胸部血管杂音消失。术后出现轻微胸痛5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1例术后2个月死于栓塞肺叶肺梗死继发化脓性感染。9例随访18个月~9年,一般情况良好,日常生活正常,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除2例弥漫型动静脉畸形血氧饱和度持续在85%~90%外,其余缺氧症状未再复发。结论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PAVMs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部简单动静脉畸形和复杂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方法。方法 使用金属钢圈、液性组织胶、可脱离球囊分别对1 0例体部动静脉畸形栓塞。简单动静脉畸形采用金属钢圈或可脱离球囊对供血动脉直接栓塞以闭塞畸形的血管。复杂动静脉畸形采用组织胶栓塞异常血管团 ,阻断多支动脉供血或防止侧枝血管建立引起的复发。结果  1 0例体部动静脉畸形栓塞后畸形血管完全闭塞 ,经 1~ 6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介入栓塞对体部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是临床治疗体部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疾病,但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的病人中较为常见,它可以导致下述症状:工作负荷能力降低,紫绀、肺出血和异位体循环栓塞(如脑梗塞、脑脓肿等)症状。外科手术治疗曾是唯一可选择的疗法,然而近20多年,经导管栓塞已经成为治疗肺动静脉畸形的首选疗法。本就肺动静脉畸形的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栓塞治疗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DSA对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造影形态与出血关系,预测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数字减影脑血管畸形资料。结果:穿支动脉供血、单支引流和深部引流、小病灶及位于基底节和后颅窝者易出血。结论:通过观察脑动静脉畸形(AVM)供血动脉(类型)、大小、位置、引流静脉数目及通畅情况,可以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出血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肝动静脉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弥漫性肝动静脉畸形一例张铁汉张金山王茂强弥漫性肝动静脉畸形甚为罕见,临床诊断困难,我们遇见1例,影像学资料完整,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4岁。以上腹部饱胀伴肝区血管杂音3个月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病史。体检:口唇、上胸部可见直径1~3cm红斑,压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肢体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1例肢体AV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为(36.3±19.2)岁.所有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如异常血管搏动、杂音等.9例行经动脉途径栓塞,2例行直接经皮穿刺栓塞,栓塞...  相似文献   

19.
脑动静脉畸形行介入治疗是近十余年迅速开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能使脑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等疾病的患者行栓塞治疗而治愈,免除开颅手术之苦。介入治疗已作为脑动静脉畸形首选的治疗方法。介入栓塞治疗的成功,既要有医生高超的技术,也要有护士高度的责任感及敏锐感。为了更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现将我院近期开展4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配合与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 (cAVM)是最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我院 1990~ 2 0 0 0年收治的 138例cAVM患者中 ,有 6例病灶位于胼胝体区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1~ 2 4岁 ,平均 17 6岁。以自发性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 ,1例伴有癫痫。Spetzler分级均为Ⅲ级。患者均在非急性期治疗 ,4例行血管内栓塞 ,2例因微导管不能到位而行X 刀放疗。1 2 血管造影检查  4例位于胼胝体体部 ,2例位于胼胝体压部。畸形团大小为 2 0cm×1 0cm× 0 8cm~ 2 8cm× 1 6cm× 1 2cm ,由胼周动脉或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