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虎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73-1474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的一类病证,为临床所常见。多属肝胆疾患。其病因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外感湿热、体虚久病或外伤有关川。临床多见于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结石、肝炎、外伤等。笔者依据临床经验,多年来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本病症收到满意的效果。1临床分型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各证型的疗效差别。方法对58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后用加味四逆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4例,显效3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肝郁脾虚型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经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者服用四逆散加味汤剂治疗,每天1剂,早晚各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26例(46.4%),好转23例(41.1%),未愈7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属于中医的"胁痛"、"黄疽"、"积聚"、"鼓胀"等病症范畴。中医对于本病的临床辨治颇具特色。近年来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辅助检查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兹予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云鹏主任乃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临床上注重辨证论治,尤擅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内科诸症。本文整理其活用"四逆散"治疗心悸、不寐、胃痛、胁痛等不同疾病的临床经验,以示审证求因、精确辨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邢元喜  吴郁文 《中成药》1994,16(8):49-49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蓬莱市人民医院(265600)邢元喜,吴郁文四逆散源自《伤寒论》,原为治疗少阴热化出现四逆证而设。由于具有疏肝理气作用,近代医家多用于肝气郁滞,肝脾不和之胃脘痛、胁痛、泄泻、下痢等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灵活变通,适当加味,治疗多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配合针刺鬼眼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近期复发率。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4例予加味四逆散加针刺鬼眼穴治疗,对照组39例予加味四逆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疗效及近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比较,治疗组腹痛或(和)腹胀、情志诱发、急躁易怒及排便不爽改善更为显著(P0.05);近期复发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与针刺鬼眼穴结合改善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近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逆散加味,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规律随证加减。结果治愈26例,总有效率92.86%;无效2例,占7.14%。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顽同性呃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口服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对照组33例口服替加色罗,32例口服四逆散加味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组治愈率62.86%,总有效率91.43%,均优于替加色罗组及四逆散加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腹痛、便秘、腹泻、眩晕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优于较单一用替加色罗组或四逆散加味组,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呼敏凤 《河南中医》2009,29(12):1189-1190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肝郁脾虚型、脾虚胃热型和脾胃湿热型,分别采用四逆散或逍遥散加减、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半夏泻心汤加减、三仁汤或平胃散加减。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4—6周后,痊愈4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宝勤 《河北中医》2003,25(9):646-646
肝病 ,尤其是慢性肝病 ,在临床中经常表现为腹胀和胁痛两大症状 ,有的经中医辨证调治逐步改善 ,有的经各种综合方法施治也难减除症状。在多年临床工作中 ,笔者对这类难治性腹胀、胁痛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分述如下。1 难治性肝病腹胀莫忘治肺肝病引起的腹胀与其他消化系统病变引起的腹胀有着很大区别 ,该腹胀的特点为不受饮食因素影响 ,即未进食就有腹胀症状 ,常不因矢气、嗳噫等情况而减轻。对于这类肝病腹胀 ,中医临证一般考虑为肝脏受病以致肝经气滞、木强侮土所致。治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方。药物一般…  相似文献   

12.
黄家诏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200-1201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制方严谨,临床上若能正确辨证应用其方药,则用之得心应手。本文论治风水相搏之 水肿,用越婢加术汤以宣肺利水,又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善其后;以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胆郁热之胁痛(胆囊炎);用苓桂术甘 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治疗痰饮(卡他性中耳炎);以附桂理中汤合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以及用 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小儿痰热内蕴型之外感证,均收到良好疗效,说明经方是经得起临床考验的。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小结澧县人民医院(415500)陈亮香主题词结肠炎/中医药疗法,四逆散/治疗应用慢性结肠炎(包括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久痢”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迁延难愈。笔者以四逆散加减治疗本病30例...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3,(2):213-214
目的:总结高上林老师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学习。结果:高老以四逆散为基础方临证加味,认为凡辨证为气机郁滞,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者,均可用本方化裁主治,方证相应,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6):791-792
目的:探讨葛根汤合四逆散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的临证体悟,以指导临床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遵循六经辨证原理,在临床中运用葛根汤合四逆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患者。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的中医病机为太阳、阳明合病,气血闭郁。葛根汤主治外感表证及太阳、阳明合病证,四逆散主治阳气闭郁之四逆证,两方合用通过平调寒热,表里双解,调气和血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口服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对照组33例口服替加色罗,32例口服四逆散加味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组治愈率62.86%,总有效率91.43%,均优于替加色罗组及四逆散加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腹痛、便秘、腹泻、眩晕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优于较单一用替加色罗组或四逆散加味组,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何玲  毛刚  杜强 《四川中医》2014,(4):128-130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配,治疗组观察组各49例。治疗组:以四逆散加厚朴陈皮为基础方,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对中医证候、主症脘腹痞满、焦虑/抑郁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对入院病例进行筛选,选取观察病例90例,按单双数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口服药物抑酸护胃,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黛力新抗抑郁,阿普唑仑镇静安神。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1次/d,14 d为1个疗程。设计观察表记录试验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治(四逆散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相结合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辨证为肝胃气滞型)可显著改善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加味四逆散治疗肝损伤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3~1998年,笔者运用中药加味四逆散治疗临床表现肝功能损伤患者63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3例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在16~57岁之间,平均年龄35.72岁。所有病例均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病程半年~1年者13例,1年~2年者32例,2年以上者18例。皆表现肝功能损伤,ALT、AST升高,伴有不同程度TB、TTT和免疫球蛋白异常。中医辨证:肝胆湿热型26例,肝脾(胃)不和型19例,气滞血瘀型11例,肝阴不足型7例。诊断和分型均以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为依据。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由自拟加味三草汤合四逆散化裁而成:柴胡、…  相似文献   

20.
研究肝病胁痛的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将肝病胁痛进行分析,并从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及中医外治方法如针灸、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方面研究中医治疗肝病胁痛的方法。中医药在治疗肝病上种类繁多,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中医外治在肝病胁痛的治疗上疗效尤为突出,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在今后肝病胁痛的治疗中应加大对中医外治方法的研究力度,力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为提高肝病胁痛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