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大多数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但仍有5%~10%的哮喘患者即使吸入大剂量药物仍难以控制,且治疗效果差。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支气管热成形术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大量前期研究已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就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陈虹  苏伟强 《广东医学》2007,28(9):1521-1522
目的 观察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肺功能(FEV1)、晨晚间PEF值、气道反应性(PC20FEV1)和治疗有效率等的影响,评价其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必可酮)吸入250 μg,3次/d,加孟鲁司特(顺尔宁)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吸入250μg,3次/d.两组患者均可根据病情需要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FEV1),晨晚间PEF值,气道反应性(PC20FEV1),同时记录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喘次数、每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剂量等,治疗结束后作出临床症状评价及疗效判断.结果 两组治疗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喘次数、每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剂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晨晚间PEF值、气道反应性(PC20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能显著减轻哮喘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各种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和气道反应性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按照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分为3组,完全控制组24例,部分控制组72例,未控制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浓度;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患者的气道反应性。结果3组患者诱导痰中ECP浓度、气道反应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ECP浓度低于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P〈0.05),部分控制组低于未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气道反应性雾化吸入高渗盐水量多于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P〈0.05),部分控制组多于未控制组(P〈0.05)。3组诱导痰中ICAM-1、IL-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中ECP与患者ACT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ICAM-1、IL-13与ACT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IL-13与气道反应性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ECP、ICAM-1与气道反应无相关(P〉0.05)。结论诱导痰中ECP可反映患者哮喘严重程度,IL-13可反映患者的气道反应性,两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及其肺功能FEV1。结果:支气管哮喘舒利迭组与辅舒酮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值差异非常显著,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血清ECP可作为临床观察支气管哮喘疗效指标之一,以指导临床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5.
联合吸入治疗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玲  沙莉 《中国医刊》2008,43(1):65-68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哮喘以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主要炎症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它对吸入激素治疗有反应。对中重度哮喘患者而言,吸入型皮质激素已经被推荐作为一线用药并于临床广泛应用。尽管吸入激素对缓解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确有疗效,但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吸入激素治疗产生的剂量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1,2]。GINA方案也指出,应当尽可能减低吸入激素的剂量来维持对哮喘的长期控制,并推荐加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来改善单纯吸入皮质激素症状控制困难的中重…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经过长期的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大多数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有效地控制症状,但仍有5%~10%的患者对常规治疗不能有效地控制~[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哮喘主要由接触变态原触发或引起;气道炎性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现代药物治疗新视角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以气道炎症、气道痉挛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现代医学对哮喘发病学、治疗学的深入研究 ,哮喘的药物治疗已发展为抗炎性和平喘性两大类。新型抗哮喘药物的研制及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 ,使哮喘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1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随着对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分子药理学、免疫药理学、药动学及临床药效学研究 ,已证实[1]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抑制变应原诱发的双相变态反应 ,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 ,缓解临床症状 ,是目前抑制哮喘炎症作用最强的药物。 2 0世纪 70…  相似文献   

8.
陈新  郑妮  郑晶晶  许睿 《当代医学》2011,17(33):1-3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吸入和静脉序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清及诱导痰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前后外周血清及诱导痰液中IL-4、IL-5和ECP水平。结果吸入激素(ICS)组和全身激素(SCS)组两组哮喘患者外周血清及诱导痰液中IL-4、IL-5和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ICS组与SCS组相比,三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静脉序贯口服糖皮质激素均可明显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清和诱导痰液中的IL-4、IL-5和ECP水平,大剂量吸入激素对IL-4、IL-5和ECP下调作用与全身激素给药相近。  相似文献   

9.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胜泽 《重庆医学》2008,37(12):1338-1339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87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37例,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组26例,吸入糖皮质激素组24例。治疗后对肺功能、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症状消失及好转皆明显优于其他组,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庆 《铁道医学》2002,30(1):25-27
目的:探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变应原免疫治疗(AIT)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2例变应原皮试阳性的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中度以下患分成两组。A组104例,每天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BDP)600μg;B组98例,每天吸入BDP300μg,同时采用AIT;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乙酰甲胆碱气道反应性(MCHPD20-FEV1),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浓度(ECP),血清IgE,并进行症状计分。结果:治疗前A、B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性差异;A组治疗前后FVC,FEV1,PEF,MCHPD20-FEV1,ECP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B组则有极显性差异(P<0.01);A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B组差异则有极显性(P<0.01);A组治疗第3个月开始临床症状计分有显降低(P<0.01),B组至第6个月才有显降低(P<0.01),但到第12个月时,B组症状计分明显低于A组。结论: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AIT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