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分析40例腰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日本的(JOA)29分法对患者术前和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4年,平均3年。术前(JOA)评分14.2分,术后(JOA)评分26.5分,改善率平均86.4%。结论腰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远期改善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和血清亮脑啡肽(LEK)、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及研究组(实施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术后血清LEK、GFAP、PGE-2变化、神经功能、腰椎改良JOA评分系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LEK、ASIA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GFAP、PGE-2、JOA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通过有效调节患者血清LEK、GFAP、PGE-2表达,继而达到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腰椎功能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显微内镜选择性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方法:采用显微内镜技术进行单节段开窗、双节段连续开窗或间断开窗和双侧开窗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扩大减压。结果:本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随访6个月~5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36例,良13例,可3例。术后当天可下床大小便,2周后基本恢复日常生活。结论:本术式减压彻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治疗,观察组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2年后患者腰腿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和腰椎滑脱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年,观察组疼痛评分、腰椎滑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两年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相当,单纯减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不佳,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减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评估该术式对于临床的借鉴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扩大半椎板切除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9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腰椎神经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共收集病例95例,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4.9岁(52~81岁)。术前JOA评分(14.5±3.2)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23.4±4.1)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术后患者骨性融合率98.9%;治疗改善率,优42例、良4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中1例撕破硬膜导致脑脊液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手术方式。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2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随访采用VAS评分和Mac-Nab疗效标准,判断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均显著好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患者下床时间早,出血极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镜下减压术,观察组行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与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ODI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降低VAS、ODI评分,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潜式扩大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潜式扩大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25例。结果25例经12~42个月随访,疗效优19例,良6例。结论潜式扩大开窗既可对腰椎管狭窄进行减压,又可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接受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患者6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2组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椎狭窄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接受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可对其腰椎功能改善,减轻其疼痛程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Quar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与改良PLIF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B组,A组采用Quardrant通道下采用单侧减压融合(mis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采用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改良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A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半年时JOA评分改善率相似。术后2年随访时,A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Quardrant通道下单侧减压椎间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98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A组行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B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和腰痛改善情况等。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术中出血量明显比B组少,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较B组更短(均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3和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两组JOA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93.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疗效相当,但前者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对照、经验总结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合并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征的疗效及其治疗指征。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应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征患者2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70例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合并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130例单纯后路减压全椎板或半椎板摘除椎间盘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残留腰痛症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残留腰痛症状,术后复发情况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合并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征安全可靠。术后椎间隙高度不丢失,残留腰痛症状少,疗效确切。年龄、经济因素对手术的影响较大;相临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目前尚需要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Quadrant系统与传统开放性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取本院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腰椎滑脱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Quadrant系统下手术)与开放组,测定两组术后1d及7d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肌酸激酶水平,于围手术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术后3个月、术后1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U进行疗效评估,计算改善率,并于椎间融合后8—1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两组相比,术后1d、7d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肌酸激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两组相比,术后3个月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微创组疗效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Quadrant系统应用于腰椎滑脱症较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和疗效好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体位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优势。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就采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组,n=67)和采用常规手术床在俯卧位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65)手术效果展开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3、6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的临床疗效(MacNab优良率)。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例数均小于对照组(P < 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3、6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及1、3、6月,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MacNab优良率91.04% vs 84.62%,P < 0.05)。  结论  两种术式均可行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消除神经症状。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手术疗效,术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研究组实施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1%,高于研究组的8.82%(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减少术后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寅翠  刘云  李莹  韩雪  孟嘉 《护理学报》2020,27(4):42-47
目的 探讨术前睡眠质量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拟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96例患者,术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得分<7分(n=79)纳入高睡眠质量组,得分≥7分(n=117)纳入低睡眠质量组。2组均评估术后第1、第2、第3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个月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第1~第3天视觉模似疼痛评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睡眠质量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个月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总分和功能评分低于低睡眠质量组(P<0.05);术后1个月高睡眠质量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低睡眠质量组(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前良好的睡眠质量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可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改善早期生活质量。建议骨科医护人员重视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睡眠质量质量对术后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术前睡眠质量差的患者,根据患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优化术前状态。  相似文献   

17.
47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以下护理措施:传输超早期下床活动理念、术前充分准备(术前系统评估及康复训练)、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规范化功能锻炼、术后充分镇痛、尽早撤除各种管道、扶助下床活动。结果47例患者无1例出现深静脉栓塞、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感染、死亡等并发症,均于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19d,其术前、术后14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54.26分、62.55分、73.58分、91.17分和93.35分。结论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能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普外腹部手术病人早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以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为对象对普外腹部手术病人下床时间进行研究。方法 阑尾切除术病人于手术后8-9h时下床活动,胆囊切除病人于手术后10-12h下床活动。结果 早下床活动的病人共116例,与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其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日数缩短,阑尾切除术病人缩短了2.1天,胆囊切除术病人缩短了2.5天。结论 普外腹部手术病人宜早下床活动,此举对加速病情恢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助于提高胸腰椎功能改善效果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受初次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A组(n = 40)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B组(n = 40)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评分。结果 术后第1~3天,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 < 0.410, P > 0.05)。术后12~48 h,两组疼痛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 < 0.300, P > 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B组为2.5%,无显著性差异(χ2 = 0.346, P > 0.05)。B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t > 4.863, P < 0.001)。两组手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t > 6.099, P < 0.001),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情况,但不放置引流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使患者尽早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