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临床经验,将如何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1临产前心理护理1.1紧张型这类产妇多为年轻初产妇,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对分娩感到紧张,恐惧不安。因此入院时医护人员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观察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日至2017年9月21日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将110例临产妇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5例/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临产妇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心理护理的临产妇设为观察组。将两组临产妇的焦虑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临产妇的焦虑程度同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轻(P0.05)。结论:在掌握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后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又称精神治疗,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孕产妇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分娩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就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产妇术后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7天对15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术后第1天调查的结果,分析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产妇的心理变化。结果:通过护理干预,产妇的负性心理状态明显下降,护理干预前后产妇心理调查SCL-90各因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早、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现在愈来愈被重视。剖宫术前后产妇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及时恰当的进行心理护理,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母婴的身心健康。本文就2007年以来我科73例剖宫术前后产妇的心理护理,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黎南南 《大家健康》2013,(12):140-141
本文根据作者产科护理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了在产妇产前、分娩及产后三期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家庭工作环境及个人特性等方面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地心理护理方法,发挥心理护理工作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达到解除或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保证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现在愈来愈被重视.剖宫术前后产妇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及时恰当的进行心理护理,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母婴的身心健康.本文就2007年以来我科73例剖宫术前后产妇的心理护理,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产妇分娩大出血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40例产妇分娩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产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大出血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大出血后的并发症,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20例剖宫产丧婴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出生后死亡对每一个家庭都会带来沉重的打击,而对产妇尤其是对剖宫产的产妇更甚之.极度悲伤的产妇会感到失去生活的意义,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故医护人员既要理解产妇的心理感受,也要做好精心护理,与家属配合,使她们安全渡过心理重创期.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20例行剖宫产丧婴产妇行心理护理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叶宗艳 《当代医学》2011,17(28):124-125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旨在提高产妇的身心健康。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初产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及分娩情况。结果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结局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初产妇应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降低经济负担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本人在产科护理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在产科产前、分娩、产后三个时期的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社会经验、家庭工作环境及个人习惯等方面,因人而异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新路护理方法.结论 在这些产妇分娩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从而达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保证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易绪琴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68-68,107
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状况波动情况及心理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产妇产前焦虑的发生变化情况,以及针对易引发孕产妇产前发生焦虑的因素,积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不同的生育方式、是否需要手术、有无并发症等,易引发孕产妇产前发生焦虑。经过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产妇产前的心理护理不仅有益于产妇顺利的生产,减少产后并发症,而且能促进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心理过程。但由于孕妇不了解分娩的机制和未经历过分娩的体验,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这一复杂的心理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笔者已在产妇护理岗位上工作多年。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护理1.1 加强对孕妇入院后分娩生理的宣教 孕妇入院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母婴分离后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早产产妇不良心理健康因素的意义。方法用非实验设计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早产产妇母婴分离后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变化,应用汉密尔顿(HAMITON)焦虑量表测评。将早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分别护理后5d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状态。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产后当天两组产妇身心状态无明显差异;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5d后观察组早产产妇的焦虑症状明显比对照组下降。结论精心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早产产妇的产后焦虑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产妇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早产儿及产妇的治疗与康复工作,有利于促进产后子宫收缩、伤口愈合、乳汁分泌,身体状况迅速恢复到产前状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立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1].可见,孕产期妇女的心理改变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有十分重要影响,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上升,优质护理服务日渐完善,产房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产妇健康的心理是分娩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过程要以产妇为中心,兼顾生理、心理护理,及她们能顺利而愉快地度过这一时期,促进自然分娩,保证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上升,优质护理服务日渐完善,产房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产妇健康的心理是分娩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过程要以产妇为中心,兼顾生理、心理护理,使她们能顺利而愉快地度过这一时期,促进自然分娩,保证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工作环境及个人习惯、社会因素、思想状态、情绪反应等方面,因人而异灵活的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论心理护理在女性分娩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心理护理成熟理论指导妇产科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保证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上升,优质护理服务日渐完善,产房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产妇健康的心理是分娩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过程要以产妇为中心,兼顾生理、心理护理,使她们能顺利而愉快地度过这一时期,促进自然分娩,保证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