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内经》养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康长寿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非常向往和关切的问题.生、老、病、已虽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但是通过养生,人们是可以达到强身防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目的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研究养生的历史相当悠久,<内经>中就有精辟的、较为系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预防保健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军 《国医论坛》2006,21(5):13-14
《内经》作为中医四大医典之一,不仅奠定了中医学基础,同时,在养生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现将《内经》中的养生之术,加以归纳,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养生学理论,方法。从人体固有的精、气、神立论到人与自然的整体运动观,指出养生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调于四时.内外安和。恬淡虚无。合同于道。同时强调道德性格涵养,动静结合。防止饮食劳倦,六淫外侵。七情内伤,七损八益,做到形神统一。内外统一.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内经》养生延缓衰老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养生延缓衰老理论初探河南450052郑州铁路中心医院胡兆淇主题词《内经》,养生以朴素唯物思想,强调养生延衰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以“上古天真论篇”冠于卷首,突出了养生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概括的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相似文献   

5.
宋凤舞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19-120
《内经》养生的目的是预防疾病,从而达到体魄健康,欲得"尽其天年",就要懂得养生的道理,并能在平素恰当地运用养生方法,才能保持形体和精神充实,延长寿命。《内经》之养生学,总的要求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人的精神思想、生活起居、形体状况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通过文章中案例证明,顺应四时之变化,就能防止外邪的侵袭;养成正常  相似文献   

6.
程维克 《山西中医》1996,12(2):37-39
《内经》中的养生方法,对于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和延年益寿;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内经》有关论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矫正强 《光明中医》2009,24(4):616-617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之际,其中记载着丰富的摄生之法和养生防病之道,它是古人经过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而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本文根据《内经》相关论述,从情志、食饮、起居、房事四个方面对养生防病的特点加以探讨,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吕静 《亚太传统医药》2010,6(7):147-147
《内经》所言养生,是指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其理论核心是"保护脾胃功能,调节情志,增加体育运动,调摄内脏功能"。对《内经》养生益寿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内经》养生长寿观浅析长春中医学院(130021)胡玉玲【关键词】《内经》,养生长寿《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之大成,其中关于养生长寿的认识是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但是全面认识养生保寿的内容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只是为学术...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为系统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问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次站在医学的角度探讨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其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自然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形神共养”的养生模式。全书从顺应自然、调节饮食、调摄情志、节欲保精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养生的法则,为后世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经》养生理论与《周易》内在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养生学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摄生、道生专篇,又有对养生的意义、原则、方法等较系统的论述,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之道。研究《内经》养生学不难发现,其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受《周易》哲学思想的影响。《周易》哲学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有着特别密...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心血管病成了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但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夺去许多人的生命,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究其发病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活方式有关:吸烟、酗酒、生活无规律、暴饮暴食、饮食偏嗜、熬夜、嗜欲无度、激烈的竟争导致精神紧张、心理压力沉重等等。  相似文献   

13.
早在《黄帝内经》年代,古人就很重视饮食,《黄帝内经》有大量篇幅对饮食加以论述,《素问》提出养生之道必须谨调五味,才能长有天命,为后世饮食养生体系奠基之作。笔者结合《内经》,将饮食养生归纳为其与生理病理、食量、食物四气五味、季节、梦相关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治疗与宜忌。  相似文献   

14.
《内经》衰老发生的机理和养生抗衰老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初步建立了衰老学说和养生抗老防衰理论的基本架构,从衰老发生的机理来看.可以归纳为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血气不和等方面,而通过顺天守时、保精养神、饮食调摄、运动锻炼、节制房事等方法可以调节脏腑,调和阴阳气血,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 《内经》养生的涵义《内经》中“养生”一词共出现 3次。其中《灵枢·本神》论养生时指出 :“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这段经文提出一些养生的原则和措施。据此可以认为 ,养生虽在词义上是属于一种行为 ,但作为概念是与这种行为的原则和方法分不开的。《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指出养生与协调脏腑功能的关系时说 :“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 ,殁世不殆”。这里同样体现了养生的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养生之道”一…  相似文献   

16.
论《内经》四时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四时养生理论是“天人相应”整体观在中医养生中的具体应用,它认为,只有能动地适应四季变化规律,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衰老和疾病的发生。这一观点在现代人类的养生保健活动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内经》养生理论对亚健康防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认为其中顺应四时、调畅情志、节饮食、适劳逸等有关养生理论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其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蒋应时 《山西中医》1999,15(5):46-46
《内经》讨论人体衰老规律的主要篇章有《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经天年》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但是只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从40岁开始讨论中年养生防衰的,这便是“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一段原文的主旨。其中“知之则强,不知则老”与“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等论述辩证地阐明了中年养生防衰要点,颇有指导意义。1 中年防衰 知之则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讨论了整个中年期人体自然衰退的表现特征,突出了40岁作为整个衰退时期关键阶段的重要性。“知之则强”则强调了能否认识…  相似文献   

19.
《内经》饮食养生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对《内经》故食养生的研究情况,认为应该加强《内经》饮食养生的理论系统整理和规范,从而在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