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分析和诊断房性并行心律。对3例具有一定形态散点图的患者观察其散点分布的具体特征,并采用动态逆向分析心电图,作出对心律的诊断。3例患者的t-RR散点图呈分层分布,早搏(联律间期短,底层)散点错落分布,条带较宽,且不随窦律(中层)曲线的变化而变化,1 h t-RR散点图更清晰。1例在窦律比较稳定时,RR-Lorenz散点图呈现类室性并行心律的特征,窦律变化幅度较大时,呈现类似多源性室性早搏散点图特征;1例因窦律稳定,RR-Lorenz散点图不同的1 h均表现为近似室性并行心律特征;另1例在不同的1 h时间内均呈现两类RR-Lorenz散点图,其中一类为"大鹰"形,为并行心律二联律构成的散点。通过具体逆向心电图综合分析,3例均为房性并行心律。结论:房性并行心律有一定的散点形态特征,在t-RR散点图及Lorenz散点图的提示下,采用逆向动态变化分析,结合心电图R波的动态变化特性,可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室性并行心律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心脏正常的健康人,为探讨室性并行心律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3027例患儿常规心电图中检出的31例室性并行心律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室性并行心律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6天~12岁。检查:X线心脏片,心电图、实验室检查、部分作超声心电图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23例,急性肾炎  相似文献   

3.
在片段心电图中,当并行心律的室性异搏不显示出其特征的心电图表现时,很难与一般室性早搏或多源性室性早搏相鉴别,笔者根据室性并行心律的室性异搏的联律间期不固定,且与代偿间期(VN)之和为窦性节律(NN间期)的2倍[(NV+VN)÷2=NN],利用《几何画板》制作NV变化和NN变化的散点运动的轨迹,模拟出的RR-Lorenz散点图为斜倒的"丫"字形图形。再通过24 h t-RR散点图及逆向分析界面图观察,发现RR-Lorenz散点图为斜倒"丫"字形图形的患者,其逆向分析心电图均证实为窦性心律并室性并行心律,并且t-RR散点图亦有其特征。因此,斜倒"丫"字形RR-Lorenz散点图是"室性并行心律"的特征性散点图。通过动态心电图描绘到的斜倒"丫"字形RR-Lorenz散点图图形,能快速、准确诊断室性并行心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Lorenz散点图对诊断室性并行心律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9年4月来我院确诊的室性并行心律患者75例.回顾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散点图及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检出率.结果 对于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相较常规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提高室性并行心律的阳性率,Lorenz散点图的分析亦具有典型的特征,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其诊断率.结论 动态心电图联合Lorenz散点图运用对室性并行心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行心律是一种机制特殊的心律失常。典型的常以早搏形式出现,但不典型的并行心律却表现多样。如果以心动过速形式出现,根据频率的快慢,非常容易误诊为加速性自主心律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别是与前者更容易引起混淆。本文旨在通过二例典型的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分析,了解其诊断要点及与其它类型心动过速之间的鉴别。 病例分析 例一(图1)男,58岁,冠心病患者,第1,2行为Ⅱ导联的连续记录,第3行为Ⅲ导联。图中可见窦性搏动与宽大畸形的室性搏动交换出现,形成在窦性心律基础上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窦性搏动心率79~80次/分,室性搏动为70~72次/分,后者始终慢于前者。  相似文献   

6.
于兰芳 《山东医药》2003,43(4):51-51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在常规心电图上难以测得。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对 2 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室性心动过速 2 5例患者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45~ 78岁 ,平均年龄 62岁。每例均在 1次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发现连续 3次以上室性早搏。本组早搏型 16例 ,并行心律型 2例 ,室性自主节律型 7例。本组室速均为单源性。 2 5例患者室速发生时 ,出现头晕、黑朦 2例 ,心悸、胸闷 4例 ,其余患者均无症状出现。2 5例中 ,15例发生在睡眠时 (其中 2例发生在午睡 …  相似文献   

7.
笔者报告并行心律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PPVT)8例,对其临床资料和心电图表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对PPVT的发生机理、心电图特征、临床意义及其治疗等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QT间期离散度 (QTd)是指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长的QT间期与最短的QT间期之间的差值[1 ] ,近年来临床多有报道。我们利用 3导心电图机 ,在计算机处理技术和软件换算下实现了 12导联同步描记技术 ,测算 3 2例室性心律失常者和3 0例正常人的QTd。现将测算结果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9年 3月~ 12月来院进行心电检测的门诊和住院病人 ,室性心律失常均经常规心电图 (2 2例 )和动态心电图 (10例 )描记证实 ,共 3 2例。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18~ 48岁。其中频发室早 13例 ,室性并行心律或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 8例。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QTc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例QTc间期缩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正常健康体检者的两次心电图均仅有QTc间期缩短,无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外,其余病例入院时心电图QTc间期正常,病情危重时急查心电图均示QTc间期缩短,伴窦性心动过缓、过缓交界逸搏心律1例,窦性停搏、室性逸搏心律1例,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1例,窦性停搏,过缓室逸搏心律1例。且最终均出现过缓室性逸搏心律至全心停搏,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QTc间期缩短在不同临床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预后,在某些临床疾病情况下QTc间期缩短,往往是患者病情恶化征兆,预示心脏电活动衰竭,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典型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配对间期不固定,相差≥0.08s;(2)频发室性融合波;(3)异搏间期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其中配对间期不固定是并行心律的主要特征。本文对5例配对间期固定的室性早搏患儿进行了运动试验和阿托品试验,证明为室性并行心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孕妇室性心律失常中室性并行心律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动态心电图特点(DCG),并探讨其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回顾210例室性心律失常及33例正常孕妇的DCG资料,以时间散点图和Lorenz-RR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并结合逆向心电图进行诊断,并对期前收缩起源进行定位,分为左、右室起源。依据DCG定位将患者分为室性期前收缩组(左室组、右室组)59例、室性并行心律组(左室组、右室组)151例和对照组33例,比较各组总心搏数、室性期前收缩数、心律失常指数以及HRV、交感活性和迷走活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总心搏数较健康对照者增多(P0.05)。室性并行心律组室性期前收缩数较室性期前收缩组多(P0.05),但两组在起源点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室性并行心律组与室性期前收缩组HRV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室性并行心律组各项指标较同侧心室来源的室性期前收缩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者的HRV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右室起源的室性并行心律HRV指标下降更明显;室性期前收缩的构成比高于室性并行心律,二者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或妊娠期生理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左束支的前后分支或右束支的固有节律点 (有传入保护功能 ) ,通常与窦性节律点 (往往无传入保护功能 )共同控制心脏搏动而形成的一种竞争心律 ,称之为分支性并行心律(FPSR)。FPSR的心电图表现除具有分支性心搏的定位诊断特点外 ,其他诊断条件完全与室性并行心律相同 -即异位心搏的联律不等 ,异位心搏长短周期之间有简单倍数关系或有一个最大公约数 ,往往出现室性融合波 (FPSR的融合波特称“窦 -分支室融”)。本文报告的 3例皆完全符合上述诊断条件 ,下面 3例资料将不再重复提及。例 1 女 ,3 5岁 ,有时心慌 ,血压偏高。图 1为非…  相似文献   

13.
伴有不规则传出阻滞的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遇 2例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异位周期极不规则 ,考虑为并行灶与心室肌之间存在不规则传出阻滞所致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男 ,34岁 ,心悸及发作性头晕 1个月 ,体检除心律不齐外 ,无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心电图 (图 1)为Ⅰ、Ⅲ、aVL及V1 导联 ,上行数字表示异位RR周期 ,下行数字表示推算出的并行节奏点固有周期。图示 :基础心律为窦性 ,频率 73次 min。反复出现提前的、宽大畸形的室性异位搏动 ,多成串发生 ,持续 3~ 6次心搏 ,且联律间期不固定 ,变动在 0 4 4~ 0 80s之间 ,V1 导联中R2 .4 形态异于其它异位搏动 ,…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85—1993年在20440例患儿常规心电图中共检出室性并行心律68例(占0.23%),现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室性并行心律68例,男49例,女17例,年龄2天-14岁.经体检、实验室检查、x线心脏片、心电图、部分作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其中病毒性心肌炎48例,急性肾炎2例,尿崩症、尿路结石合并感染、急性肠炎合并低钾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右肾胚胎瘤各1例,不明原因13例.68例中66例为典型的室性并行心律,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室性并行心律Lorenz散点图特征及HRV,旨在快速提高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中室性并行心律组32例,室性早搏组20例,正常组(偶发室性早搏组)22例的对照,观察室性并行心律的Lorenz散点图特征及3组间HRV的差别。结果室性并行心律的Lorenz散点图有明显不同,其全程Lorenz散点图多表现为倒Y字图形,少数为三角形、蝴蝶形、似室早的四分布及五分布图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分时段Lorenz散点图均有倒Y字图形或间歇性倒Y字图形,室性并行心律组多伴有HRV(SDNN、三角指数)降低改变,HRV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Lorenz散点图特征可迅速判断室性并行心律;室性并行心律多伴HRV(SDNN、三角指数)降低,其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相关,与器质性心脏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束支内多种文氏现象及其相关的室性并行心律,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迄今来见报道。我院在10,878例心电图中发现一例,心电图示直接显示性、不完全性隐匿性、完全性隐匿性右束支内文氏现象及其相关的室性并行心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与慢心律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 1 0 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53例服用美托洛尔 ,B组 47例服用慢心律 ,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优于慢心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9岁。因胸闷、心悸3天急诊入院。有冠心病史14年。心电图V1导联(图1A)可见一种提早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4s,其前无P波,为室性期前收缩。另一种矮小,时间0.08s,频率相近;其前有一P波,P—R间期不固定,P波未能下传心室,为房室交接区性搏动。两种波形交替出现,偶联间期相等为0.66s,频率相近,相同形态的R—R间期为1.60s,室性期前收缩与前一P波距离为0.70—0.74s。随后心电图(图1B)V1导联可见矮小的QRS波群,其前已无明显P波,QRS形态稍有改变,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上隐约可见逆行P波重叠在R波下降支末,R—P间期恒等,均为0.14s。相同形态的R—R间期仍为1.60s,两种QRS波群的偶联间期与图1A相同,为0.66s。心电图诊断: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房室干扰。经吸氧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10min后再次长II导联(图2)示主导心律为窦性及形态与图1完全相同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且联律间期不等,长间歇为短间歇的倍数,符合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同时发现,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早时,后面接着就出现交接区性逸搏;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晚时,后面就出现窦性心律;且交接区性逸搏联律间期无明显差异,不符合并行心律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最后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室交接区性逸搏,逆配对现象造成的配对间期相等的室性并行心律(图1)。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一例心房扑动伴室性早搏患者24 h 动态心电图中的 Lorenz-RR 散点图,并利用时间散点图和任意时间段的 Lorenz-RR 散点图分段分析,发现其具有类似室性并行心律的“倒 Y”形特征,经散点图逆向分析技术确诊为室性并行心律。本文总结心房扑动合并室性并行心律的不典型的 Lorenz-RR 散点图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们观察到一例室性并行心律伴 2∶1~ 3∶2传出阻滞及“手风琴”样改变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 ,16岁 ,发热、流涕、咽痛、咳嗽五天 ,因四肢抽搐来我院就诊 ,心电图示Ⅲ° -AVB ,心室率 4 0~ 5 0bpm ,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 ,给予激素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行心律性室早及室速 (如图A、B)心电图分析 :图A两行为模拟Ⅱ导联连续记录 ,基本心律为窦性 ,HR87bpm ,出现的室性早搏 ,联律间期不等 ,相继为 0 4 4s、0 6 2s、0 38s、0 36s、0 4 4s,发生在窦性心律晚期者为融合波 ,其前有P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