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提醇沉法广泛用于中药口服制剂中药液的澄清 ,但该法存在诸多缺陷 ,为了寻找更好的澄清工艺 ,在除去药液中的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并使药液澄清 ,成品稳定 ,缩短生产周期 ,节约能源 ,广大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现将近十年来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 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为传统澄清技术 ,5 0年代末期已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水煎液中的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蛋白质、鞣质、色素、水溶性无机盐杂质 ,醇含量在 80 %时几乎可以除去全部蛋白质、多糖、无机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各种生药均含…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液的澄清一般使用水提醇沉法。在药剂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法既要提取大部分有效成分.又能除去不溶于乙醇的大部分蛋白质及部分多糖等杂质。从而保证了制剂的澄明度。因该工艺需耗用大量酒精,操作麻烦,成本较高.也造成乙醇不溶性成分的丢失。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医药界在不断寻找新材料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吸附澄清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三平 《中国药房》2008,19(6):461-464
水提醇沉法用于中药提取液的精制已有多年,具有去除杂质、澄清药液、减少药量等优点。但其缺点亦显而易见:损失药物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对制剂的疗效、稳定性及后期工艺存在影响;成本高、工艺流程长、对设备要求高。这些缺点限制了水提醇沉法在医院小批量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如果在中药提取液或提取浓缩液中加入吸附澄清剂,利用吸附澄清剂的电中和、吸附、网捕和卷扫作用,可将体系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粒子去除,此方法避免了水提醇沉法的上述缺点,尤其适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现将吸附澄清剂的原理、优点、分类、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复方煎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天然澄清剂用于中药口服液的澄清试验,证明能除去大量杂质,达到澄清的效果,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比较,经TLC对照,保留的有效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壳聚糖絮凝技术用于金银花、栀子药材的中药水提液精制的可行性.方法 考察两种澄清法的沉淀效果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影响,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比醇沉法多,壳聚糖絮凝法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金银花、栀子药材的中药水提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6.
101澄清剂在双黄连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101澄清剂代替乙醇应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澄清。方法:对比采用不同比例101澄清剂处理该制剂后的沉降时间;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新工艺与原水提醇法制备的样品中黄芩苷。结果:新工艺既能更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稳定,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新工艺代替原水提醇沉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谢崇义  李国忠  夏明堂  吴金兰 《安徽医药》2008,12(12):1225-1227
为了使中药制剂减少体积,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和药物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满足临床用药的目的,需要对中药的粗提取液进行纯化精制。对中药粗提取液进行纯化精制的过程,也就是除去杂质,把有效成分分离获取的过程。以往的纯化精制方法多为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随着对中药制剂研究的深入,这些纯化精制方法显示出不足,为此有关学者将相关学科如新材料学、分子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与对中药提取液纯化精制技术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出了一些中药提取液纯化精制新技术,如大孔树脂吸附法、膜过滤法、澄清剂法和离心法等,为中药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壳聚糖溶液用作中药水提液澄清剂时的特点及相对于水提醇沉法所具有的优点。方法:以中药清热解毒处方为例,测定壳聚糖溶液粘度与澄清剂最少用量之间的关系;对经水提醇沉法和壳聚糖澄清法处理后的药液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并对比。结果:随着壳聚糖溶液粘度的降低,澄清剂最少用量渐趋于一个恒定值;壳聚糖澄清法所得药液的总黄酮含量大于用水提醇沉法处理后的药液。结论:壳聚糖溶液是一个良好的中药水提液澄清剂,在使用过程中,粘度和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用于澄清中药提取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壳聚糖溶液用作中药水提液澄清剂时的特点及相对于水提醇沉法所具有的优点。方法:以中药清热解毒处方为例,测定壳聚糖溶液粘度与澄清剂最少用量之间的关系;对经水提醇沉法和壳聚糖澄清法处理后的药液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并对比。结果:随着壳聚糖溶液粘度的降低,澄清剂最少用量渐趋于一个恒定值;壳聚糖澄清法所得药液的总黄酮含量大于用水提醇沉法处理后的药液。结论:壳聚糖溶液是一个良好的中药水提液澄清剂,在使用过程中,粘度和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复方煎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澄清剂于中药口服液的澄清试验,证明能除去大量杂质,达到澄清的效果,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比较,经薄层层析(TLC)证明,可保留的有效成分基本一致。特别是单用壳聚糖作澄清剂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01果汁澄清剂在鼻炎舒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101 果汁澄清剂在鼻炎舒口服液中处理条件和可行性。方法:对比采用不同比例101 果汁澄清剂处理该制剂后的沉降时间;TLC 法检识新工艺与原水提醇沉法处理后药液中主要成分。结果:原液含生药量为1∶1 .5(V∶W)时,加5% 101 果汁澄清剂的浓度以10 % 量为宜;两工艺处理后的药液保留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新工艺代替原水提醇沉工艺是可行的,且新工艺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12.
采用絮凝剂吸附澄清中药水浸取液来代替水提醇沉或水提水沉老工艺,可有效的提高中药液体制剂成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絮凝剂应用于中药提取液澄清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絮凝剂吸附澄清中药水浸取液来代替水提醇沉或水提水沉老工艺,可有效的提高中药液体制剂成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参脉五味口服液澄清工艺。方法:分别采用醇沉法、离心法、壳聚糖絮凝法、ZTC絮凝法对参脉五味口服液进行澄清处理,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五味子醇甲含量、干膏率和澄明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澄清工艺。结果:适宜的澄清方法为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工艺为药液浓缩至1∶2,pH调至4,壳聚糖用量为0.8%,絮凝温度为30~40℃。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成本低,操作简便,可作为参脉五味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5.
硫酸苯酚法测定金菊花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从金菊花中提取多糖成分,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的多糖为类白色疏松粉状固体,平均相对百分含量为86.59%,RSD为4.23%。结论水提醇沉法提取的多糖成分含量较高,硫酸苯酚法可用于金菊花中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中药水提液絮凝澄清工艺的合理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论证中药水提絮凝澄清工艺的合理性。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中药水提絮凝澄清工艺的最佳条件;从澄清效果、成分分析、生产过程等方面比较了3种工艺。结果:絮凝澄清技术澄清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能更多地保留中药有效成分。结论:可替代水提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证中药水提絮凝澄清工艺的合理性。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中药水提絮凝澄清工艺的最佳条件;从澄清效果、成分分析、生产过程等方面比较了3种工艺。结果:絮凝澄清技术澄清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能更多地保留中药有效成分。结论:可替代水提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18.
应用明胶代替醇沉法制备中药口服液,优选出最佳明胶浓度和沉淀pH值;与醇沉法相比,明胶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多糖等有效成分,并能降低成本,简化工艺,制备优质的口服液。  相似文献   

19.
应用明胶代替醇沉法制备中药口服液,优选出最佳明胶浓度和沉淀pH值;与醇沉法相比,明胶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多糖等有效成分,并能降低成本,简化工艺,制备优质的口服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天然澄清剂ZTC1+1精制法替代水提醇沉法,提高复方板蓝根颗粒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方法通过澄清剂用量试验,选择澄清剂最佳用量比例,以干浸膏收得率和含氮量评价澄清剂ZTC1+1的澄清精制效果。结果制备复方板蓝根颗粒选用ZTC1+1澄清剂量以A剂0.15%、B剂0.30%的加入比为最佳,使用ZTC1+1澄清剂精制法干浸膏相对收得率为163.39%,相对含氮量174.41%。结论使用ZTC1+1澄清剂精制法明显优于水提醇沉再水沉法,且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源及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