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乃丽  曹静 《河北中医》2011,33(2):298-299
痔术后排便困难为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手术后肛门部有伤口,患者惧怕伤口出血、疼痛而有意控制排便,或因住院期间日常饮食量减少,术后卧床使肠蠕动减慢,便意减少或消失,导致排便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系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不通、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及排便次数减少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较多见,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我国慢性FC的发病率为61.7%[2].长期便秘不仅可以引起肛周疾病和结肠黑变病等,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等多方面的影响,FC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11-2011-08,我们应用穴位埋线治疗FC51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失调症,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其他病证的常见并发症。根据罗马Ⅲ标准[1]定义为:(1)排便困难,硬便,排便频率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2)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天排便量35g;(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成年人群便秘患病率约为3%~17%,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成为影响现代人生  相似文献   

4.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有饮食因素、药物影响、消化系统病变、拖延大便时间、排便动力不足、精神因素等[1],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减少、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是一种以直结肠-肛管-盆底肌功能异常,并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疾病,发病至少在6个月以上[2].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造成患者巨...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西医主要采用药物、精神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仅能短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显著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该文总结近几年穴位贴敷治疗FC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治FC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性便秘是指经结肠镜等相关检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且无全身器质性疾患及药物等因素的排便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通常指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粪便质地干硬和(或)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出困难、排便时间延长及需辅助方可排便等)。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论述,笔者结合中医药古籍及近10年来国内中医药研究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总结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方法:观察组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埋线方法,对照组口服中药四磨汤治疗.每天记录排便时间及排便量,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87例中81例治疗后排便均有改善(93.1%),于第1次排便后即可通畅排便,排便次数≥1次/2天,治愈68例(78.2%).对照组94例服药期间93例可较正常排便(排便次数≥1次/2天),但停药后7天内66例逐渐恢复至治疗前情况,其余病例15天内除1例外亦均恢复到治疗前情况,有效率(1.1%);显效及治愈数为0.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耳穴贴压治疗便秘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是一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伴肛门坠胀、疼痛,或引起腹胀、腹痛、多屁、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症状。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便秘3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IBS目前主要分为三型:便秘型、腹痛型和腹泻型。  相似文献   

10.
朱文华 《河北中医》2012,(10):1522-152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合并便秘在临床上很常见,不仅发生在AMI早期(发病后2-3 d内),而且中期(3 d-3周)往往还会加重,在恢复期(3-4周后)常有便秘等症状,用力排便时可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常采用缓泻剂、灌肠等方法,但作用不持久,副作用多。2007-01-2010-12,笔者应用中医循经取穴按摩加腹部按摩治疗AMI合并便秘98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宋书香  田伟  何红 《河北中医》2023,(12):2045-2048
目的 观察常规干预配合耳穴贴压对缺血性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缺血性卒中后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干预,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2组均4天为1个疗程,干预4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干预前后主症积分变化;观察2组排便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Bristol大便分型量表(BSFS)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38/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2、4个疗程主症积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2、4个疗程观察组主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组干预后BSF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BSF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PA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NA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l...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机体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相关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而仅因为肠道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该病在临床上较常见,它表现为排便费力、大便燥结、排便周期延长及排便不尽感等.F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与肠道动力功能异常、直肠感觉异常、胃肠激素水平、肠神经系统紊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道易激综合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肠道(大肠或小肠)功能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粘液便型。腹泻型最常见,以小肠运动功能紊乱、蠕动过速所致的水泻、稀溏便为主。多无腹痛,常有肠鸣即稀溏泻,排便痛快,每日可5~6次或超过10次。过去称之为“神经性腹泻”。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无器质性病变,又除外肠易激综合征,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肠病。由于本病临床较为常见,且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本病的方法也较多,如西药、中药、中成药、针刺都有一定临床疗效。为寻找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笔者  相似文献   

15.
穴位贴敷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穴位贴敷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内蒙古乌海市海渤湾区中医院(016000)刘克奇许莺燕主题词:便秘,习惯性/外治法穴位贴敷疗法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习惯性便秘为经常性的大便不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笔者以“十枣汤”...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亦称习惯性便秘,是指原发性持续性便秘,以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结或艰涩不畅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症候群。随着生活规律改变、精神压力增加、饮食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功能性便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盛卫星  张旗  翟敏  张永安  徐慧磊 《河北中医》2012,34(12):1911-1912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众多肛肠疾病患者将手术治疗视为畏途的重要原因。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是排便、换药时对切口的直接刺激加重了疼痛和患者的恐惧心理,影响患者康复。因此,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是广大肛肠科医师追求的目标。2010-01—2012-01,我们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棉条治疗肛肠疾病术后120例,并与常规换药治疗120例对照观  相似文献   

18.
慢性便秘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女性多于男性,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脑卒中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活动减少,脱水利尿药物的应用,饮食因素,疾病本身的原因等等导致便秘发生。临床症状常以排便时间较长、大便干燥、排除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我们通过对中风便秘患者的饮食及中医适宜技术的一系列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按压天枢穴治疗便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为临床常见症状 ,笔者应用指压天枢穴法促进排便 ,效果佳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及疗效天枢穴 (脐旁 2寸 ) ,按压该穴时可使患者有轻度压迫感。患者有便意时入厕 ,教其用自己的左右两拇指分别持续按压左右天枢穴 ,力度以产生轻度压迫感为宜 ,患者无法完成时可由旁人辅助完成。笔者临床共应用本法于 1 38例 ,结果 1 2 6例有效 ,总有效率 91 .3%。体会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治腹胀、肠鸣、便秘 ,指压该穴有促进排便之功效。本法经济实用 ,简单易行 ,无须患者屏气收腹用力 ,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减少其体力消耗 ,特别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