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压升高时,血液流变学常规检测指标发生改变的特点。方法:通过对210例高血压患者及19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了解患者病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压升高时,血液流变学常规检测指标发生改变的特点。方法:通过对210例高血压患者及19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lt;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了解患者病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被普遍重视,而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血压水平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血容量和外周阻力三大因素,而血管阻力与血粘度直接影响外思阻力,本文就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目的为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使临床更准确地掌握高血压患者的病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年为军队和地方离退休老干部体检和住院高血压患者作血液流变学检测。健康组36例,年龄53~77岁,查体无心脑肾疾病史、血栓性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史。高血压组为住院高血压患者33例,年龄39~77岁,以临床诊断为准,并且血压升高到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12.7kPa(95mmHg)。1.2方法采用北京中勤世帝公司生产的R80锥板式黏度仪,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用肝素抗凝,严格按仪器说明操作,测定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高速离心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1.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2结果(表1)3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10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测试,并与102例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男性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女性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沉方程校正K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男性以血液粘稠度增高为主,女性则以血液聚集性增高为主,男女均存在明显的血流障碍,是易发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韦维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91-119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测定1058例高血压患者组和439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为监测高血压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56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5年至1988年我们对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的测定,与50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并在高血压病的各分期间进行了直线相关性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高血压患者早期可无症状,在有症状机体内环境有什么变化目前尚不清楚,为了探讨出现症状前,高血压病人的机体内环境,我们对30例高血压病人血流变学进行了分析,并与30例正常健康者血流变学做了对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正常组:选身体健康者30例,男15例,女15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5.20岁;高血压组:选经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病人30例,男15例,女15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7.10岁。1.2方法(1)系血:空腹静脉血5ml肝素抗凝。(2)仪器:无锡石塘谱仪器厂出产的WJV-Ⅲ型可调…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增高,与同年龄组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全血黏度增高,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是血液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结论:控制血液黏度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的血流变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2 8例糖尿病肾病 ,32例糖尿病非肾病以及 2 6例正常对照血流变学检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糖尿病患者均呈现高黏滞血症 ,尤以糖尿病肾病组为著。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血浆比黏度 ,血小板粘附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Arg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左室心肌AngⅡ含量,生化方法检测主动脉中钙调素含量,并观测不同组别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L-Arg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显著减少左室心肌AngⅡ含量(P<0.01)及主动脉中钙调素含量(P<0.01)。结论:L-Arg能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使左室心肌AngⅡ及主动脉中钙调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测定及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研究了4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社会心理因素关系。结果表明腮腺肿瘤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沉均有增高,红细胞压积降低(P<0.05);且其与个性偏于内向,好掩饰有关(P<0.05)。提示腮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化淤中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将有利于腮腺肿瘤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流变学改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6 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参麦组和鲁南欣康 (鲁南 )组 ,每组 30例。除常规心梗治疗外 ,参麦组静脉注射参麦液 4 0ml/d ,鲁南组静脉注射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2 0mg/d ,疗程 4周 ,于治疗前后及用药过程中监测心肌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参麦组总有效率 86 .6 7% ,显著高于鲁南组 (70 .0 0 % ) ;在降低心肌酶、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方面的作用均较鲁南欣康注射液显著 (P <0 .0 1) ,且副作用显著低于后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 ,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 ,对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异常血流变的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较鲁南欣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相关穴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质指数、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总结。结果:经针刺3个疗程,患者体重减轻,腰围缩小,不同切变率下全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红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P<0.01);便秘、腹胀、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胃肠动力学,消除腹胀便秘、痤疮,减肥塑形,降低血液粘稠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6.
用蝮蛇抗检酶治疗老年冠心病50例.通过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了解到蝮蛇抗栓酶能有效改善血浓浓粘聚状态,降低纤维蛋白原,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脑血康胶囊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卫华  田苗艳 《河北医学》2007,13(8):940-942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脑血康胶囊,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对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康胶囊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隔药灸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隔药灸治疗,对照组30例用静脉滴注加肌肉注射等药物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33%、16.6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0.00%,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隔药灸能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况,进而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成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出现异常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将4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超勺型组,B组为勺型组,C组非勺型组,D组为反勺型组。结果C组与D组,年龄有明显的差异(P〈0.05)。B组与C组脑卒中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D、B两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反勺型血压节律的形成中,可能参与的因素为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以及肌酐升高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