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芳 《当代医学》2013,(27):133-13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应激性溃疡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44例,通过对比分析护理之后患者的恢复状况。结果 44例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后,44例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患者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为(4.9±1.0)d,溃疡止血时间为(34.1±4.1)h。治疗前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IAD(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王和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95-95,98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回顾及总结。结果:本组治愈29例,死亡15例,致残6例,其中1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并发肺部感染、急性应激性溃疡及术后多发血肿而危及生命,必须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88例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普通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方法,评价不同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复发率为25.0%,观察组则为6.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颅脑术后接受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许悦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87-87,13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机制及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4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手段及其作用,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激性溃疡出血41例,发生率20.5%;41例中经抢救治愈32例,治愈率78%,死亡9例,死亡率为22%。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监测应激性溃疡出血指征,合理营养支持,能减少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粘膜内 pH值 (pHi)的变化及其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系。  方法 :1 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利用胃肠张力管检测不同时间 pHi,同时测定不同时段胃液 pH值、血浆胃泌素浓度 ,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差异。 结果 :1 9例患者中 5例发生了应激性溃疡出血 ,其入院时的pHi均值与未发生溃疡出血者无显著差异 ;入院后第 1 2、2 4h、第 3、5、7天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胃液 pH值、胃泌素水平在不同治疗阶段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监测 pHi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宝凤 《安徽医学》2013,34(12):1847-184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7.32%.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颅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护理 方法对100例颅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密切观察病情,查找原因,及时处理.结果 所有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均治愈.结论 做好护理及营养支持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和防治。方法: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5例,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113例。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针剂(洛赛克针剂)可以降低发生率,应用地塞米松发病率高。结论:应激性溃疡出血与重型颅脑损伤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单因素检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176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7.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脑疝与否、手术治疗与否、血糖水平及鼻饲与否具有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是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类型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综合评价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丽萍  锻炼 《中外医疗》2010,29(6):163-16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者15例,占30%。结论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出血征象,进行有效的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积极采取预防护理措施,避免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 1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39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原因与颅脑损伤严重、血糖、血压、体温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结论颅脑损伤严重、体温过高、高血糖、血压过低可引起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针对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奥美拉唑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涛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3,17(5):530-530,534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 (洛赛克 )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17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 ,西米替丁预防组 ,无抗酸组 ,观察住院期间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例数。结果 :三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奥美拉唑预防组明显低于西米替丁预防组和无抗酸组 (P <0 .0 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鼻饲并发应激性溃疡致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4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应激性溃疡致消化道出血的干预性护理措施。结果 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32例1周内治愈,8例2周内治愈。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降低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重要环节,进而减少或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着重加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及应激性溃疡相关护理工作。结果:49例患者经治疗后1周内停止出血,且无复发;2例患者因原发病病情恶化死亡;2例患者因严重消化道溃疡出血死亡。结论:护理措施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干预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溃疡导致的出血,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1],颅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病变发生率高达91%,出血率16%~47%,而出血后死亡率达30%~50%.笔者从2008年1月-2011年1月,应用乌司他丁配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46例,并与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评价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1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共68例(48.23%),干预组73例出血29例(39.73%);对照组68例出血39例(57.35%)。结论:干预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谢应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44-3245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30 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早期鼻饲,观察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 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在伤后≤7 d 者23 例,第一征象为胃管内吸出暗红色或咖啡样胃液18 例,处理后溃疡出血停止20 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应激性溃疡者,加强护理,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创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创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及对症护理。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护士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和正确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采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预防及护理应激性溃疡的效果。结果:87例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15例,占17%。除1例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外,其余经保守治疗消化道出血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降低了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同时,促使护士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既重视证据又不脱离实际,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江苏省无锡市北江人民医院翁琳丽,钱丽萍颅脑外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没法使得痛惜更趋复杂和严重,故对出血的观察与护理龙为重要.现将4间例报告如下.一、病例:本组44N中,男36例.女8例.年龄40~60岁。其中,脑内血肿1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