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五以来,我院一直将中医脑科学研究作为一个重点方向和一个重点学科进行研究和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学院和省两级研究课题的引导下,中医脑科学的学科框架已初步形成,确立了“脑—肾关系”、“情志调节方药化学与药理学”以及“生物周期钟及其中医药调控药物研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目前,中医脑科学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已经被山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曲进)中医脑科学的学科框架初步形成@曲进  相似文献   

2.
自1988年以来,我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等6个学科。通过近5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26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学科及学术带头人38名,学术骨干78名;教授93人,副教授115人,博士生导师46人;获博士学位的教师53名。共培养硕士生125名,博士生115名,博士后34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甘肃省特色学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其基础理论体系尚未能打破中医、西医各自的局限性,因而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验和临床实际工作。针对当前的现状,应加强中西医结合体系及人才建设、重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同时应努力创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期进一步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10):F0004-F0004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是我院最早创建的专科一,1999年被汀宁省卫生厅首批命名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验收,2004年被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甘肃省特色学科。学科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为西北地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甘肃省特色学科。学科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为西北地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91年开始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八五”期间有内经、伤寒论、针灸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药鉴定学为院级重点学科:进入“九五”期间增加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在庆祝我院建校四十周年之际,本就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简要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3,(5):F0004-F0004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是我院最早创建的专科之一。1999年被辽宁省卫生厅首批命名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验收.2004年被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是我院最早创建的专科一,1999年被辽宁省卫生厅首批命名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验收,2004年被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2008年  相似文献   

13.
<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创建于1958年,历史悠久,为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科协作单位,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该科室在发展过程中,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不断的开拓进取,发挥专科优势,形成了传统中医特色突出,现代诊疗技术先进,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生殖医学会“Fertility and Sterility”杂志、北京大学妇产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联合主办,黑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承办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国际论坛”,拟定于2006年8月19-21日在美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太阳岛举行,届时讲课专家包括该领域的10位国外专家、5位国内院士和10位西医、中西医结合和中医方面权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基础研究和诊治进展进行交流讨论和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创建于1958年,历史悠久,为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科协作单位,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该科室在发展过程中,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不断的开拓进取,发挥专科优势,形成了传统中医特色突出,现代诊疗技术先进,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左图为:呼吸内科主任徐艳玲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科由上海市名中医黄振翘、王文健、东贵荣3位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于2012年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依托中医肿瘤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中西医结合介入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介入研究所等开展建设工作。该学科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学科主干科室曾于1996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肿瘤介入治疗中心;1997年成为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医肿瘤介入特色专科;2004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2006年成为上海  相似文献   

18.
基础医学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最大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单位 ,拥有 170余名教职工和 30 0 0余名在校生。学院学术积淀深厚 ,师资人才汇集 ,具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点 ,以及覆盖主干学科的 10个硕士点 ,是国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 ,是我校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学院学科设置齐备 ,师资力量雄厚 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教研室、研究室 2 2个 ,教师和研究人员 16 6人。其中终身教授 1人 ,教授 36人 ,副教授 5 2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 12人 ,硕士研…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经学烟建华,郭霞珍(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中医内经学;重点学科建设;概况;发展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经学科,系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内经教研室、生化教研室以...  相似文献   

20.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中心现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肝病为优势病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肝病)、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基地、重点临床(肝病)研究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等六位一体的建设单位。201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第一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多年来,肝病中心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积极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专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