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Deng HR Wu G Luo GC Lang JM Lin SD Zhang XW Liang GX Xu ML Lin JC Yuan L Li SQ Wu JN Wu YX Zeng LY Fang YS Cai DH Ou WX Zhong KR Xie NQ Li L Chen DY Tan GJ Yang HZ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57-3261
目的 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和相关因素.方法 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89家三级和二级医院收集T1DM患者的血标本和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临床资料,了解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血糖控制水平,HbA1c统一在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检测.结果 2010年8月6日至2011年5月25日共调查纳入广东省851例T1DM患者.其中男408例,女443例.患者年龄的中位数为29.6岁(20.3 ~41.3岁);发病年龄为25.3岁(15.7 ~35.5岁);病程为3.3年(1.0~7.3年);体质指数(BMI)为19.9 kg/m2(17.9 ~21.8 kg/m2).HbA1c为8.6%(6.9% ~11.0%),234例(27.50%)患者达到相应年龄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13 ~ 19岁患者、家庭年收入低、未控制饮食和未接受糖尿病教育、病程短的患者血糖控制差.结论 广东省大多数T1DM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现况. 相似文献
3.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背景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且易忽视的并发症,轻度低血糖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严重低血糖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低血糖风险也成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血糖控制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 调查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影响因素,期望发现低血糖危险人群,以采取措施减少风险。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2017年8月—2018年3月对北京市某社区全科门诊(社区组)及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门诊(医院组)就诊的T2DM患者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糖尿病管理情况如生活方式、药物使用情况、健康教育及血糖监测情况、对血糖控制目标的认知情况及近1年低血糖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88份,回收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69份,其中社区组180份,医院组189份。369例患者中,180例(48.8%)近1年发生过低血糖。社区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3%(105/180),高于医院组的39.7%(75/189)(χ2=12.836,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BMI)<24.0 kg/m2、腹围<85 cm、糖尿病病程≥10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规律运动、使用胰岛素、口服胰岛素促泌剂、用药依从性差、未接受过健康教育、未规律自我监测血糖、自我评价血糖控制不满意与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OR=2.497)、规律运动(OR=3.028)、使用胰岛素(OR=3.252)、口服胰岛素促泌剂(OR=3.072)为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BMI≥24.0 kg/m2(OR=0.234)、用药依从性好(OR=0.280)、接受过健康教育(OR=0.354)、规律自我监测血糖(OR=0.505)、自我评价血糖控制满意(OR=0.387)、就诊于医院(OR=0.354)为低血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且近1年低血糖发生率社区就诊患者高于医院就诊患者。T2DM患者BMI低、病程长、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规律运动者低血糖发生率高,应重点关注;而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强血糖自我监测、健康教育等措施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为低血糖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严重低血糖的特征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严重低血糖住院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46例为A组,<60岁50例为B组,比较两组性别、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血肌酐浓度、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糖尿病治疗方案,探究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HbA1c平均值为(6.8±1.0)%,其中A组HbA1c平均值为(6.5±1.0)%。所有患者中单用胰岛素治疗37例(38.5%),其中使用预混胰岛素17例(45.9%);仅使用口服降糖药28例(29.2%),其中单用磺脲类药物9例(32.1%),磺脲类+双胍类10例(35.7%);胰岛素联合降糖药31例(32.3%)。两组患者降糖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是低血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有严重低血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较低,低血糖的程度与年龄及病程存在相关性,应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现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广东省T1DM临床研究数据库登记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就诊的T1DM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收集随访患者的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中心化检测?根据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共纳入814例患者,中位年龄29.4岁(四分位数间距20.2, 41.4,下同),糖尿病病程3.2年(0.8, 7.2),HbA1c为8.6%(6.9%, 11.0%)?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636例(78.1%)?微量白蛋白尿组134例(16.5%),大量白蛋白尿组44例(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腰臀比(WHR)?HbAlc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患者群体中患DN的比例较高(21.9%)?T1DM患者DN与病程?WHR?HbAlc相关?迫切需要加强对广东省T1DM患者的综合管理,提高DN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及血糖波动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未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问卷调查表,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应用Logistic...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否与出生月份相关。方法调查在广东省全部21个地级市的105家三级和二级医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出生日期、性别等人口学及病情资料。采用核平滑法计算不同出生月份的预期发病人数,并分析出生月份与1型糖尿病发病是否相关。结果共纳入2 227例1型糖尿病患者,在6—10月出生的患者较多,而在12月至4月出生的患者较少。其中以8月份出生的患者最多,1月份出生的患者最少(RR=1.26,P<0.01)。结论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与出生月份可能相关,8月份出生者可能最易患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2007年4月老年糖尿病并发严重低血糖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60~98岁,平均71.7±9.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3天~15年,平均病程6.1±3.9年,其中1型糖尿病7例,2型糖尿病35例;用胰岛素治疗14例,单用磺脲类16例,胰岛素联合噻唑烷二酮类6例,磺脲类联合双胍类6例。 相似文献
10.
郭振奎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6):614-614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以药物性低血糖最为常见,如应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使用不当均可导致低血糖发生。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前者如心悸、出汗、饥饿、乏力、手抖、视物不清、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定向力障碍、癫痫、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部分患者可无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实验室化验血糖在2.8mmol/L以下即可确诊为低血糖症。一般认为超过6小时的低血糖状态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现报告经过及时抢救治愈的严重低血糖发作1例,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低血糖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51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统计发生夜间低血糖(血糖≤3.9mmol/L)的例数和事件数,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共有22例患者发生了681次夜间低血糖,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案、睡前最高和平均血糖值均不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睡前最低血糖值与患者是否发生夜间低血糖关系密切(OR=0.36,95%CI:0.13~1.0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睡前血糖≤6.2mmoL/L是预测夜间低血糖发生与否的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更好防治糖尿病足,预防截肢。方法测定3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80例非糖尿病足260例,分析其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比较,糖尿病足组在年龄、病程、体重指数、HbA1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重度PAD(下肢动脉病变)、吸烟、FIB、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PAD、吸烟、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FIB(纤维蛋白原)是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是重度PAD、吸烟、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FIB。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2-DM)患者,评估2-DM患者日常临床环境中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寻求预测夜间低血糖发生的量化指标,探讨临床干预危险因素后的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我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144例2-DM患者;根据2011年《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作为血糖波动评估指标。同时比较不同睡前血糖以及晚餐后2h血糖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BMI以及糖尿病病程后,MAGE是2-DM患者夜间低血糖风险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其OR(95%CI)为(1.011~3.112,P<0.05)。患者睡前血糖水平越低,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越高,经过有效临床干预后,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χ2=9.782,P=0.044)。患者晚餐后2h血糖水平越低,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越高,经过有效临床干预后,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χ2=9.763,P=0.045)。结论 MAGE、睡前血糖水平以及晚餐后2h血糖水平与夜间低血糖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而且,适当临床干预可以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FO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采用一般资料、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15、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得分为(21.82±10.41)分,FOH发生率为1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3.453,95%CI =1.250~9.537,P =0.017)、小学文化(OR =3.972,95%CI =1.170~13.483,P =0.027)、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OR =4.701,95%CI =1.339~16.507,P =0.016)、低血糖发作频繁(OR =4.336,95%CI =1.582~11.883,P =0.004)、焦虑(OR =1.095,95%CI =1.029~1.164,P =0.004)是FOH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评估与干预,以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足底压力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T1DM患者40例,检测入组时及2年后足底10个区域的足底压力,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2年时间,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的多项足底压力增加,足跟内、外侧的冲量和足跟外侧的压强-时间积分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并分别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与血糖漂移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3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及30例糖调节正常(NGR)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谱参数,包括日内平均血糖水平(24h MBG)及标准差(SDBG)、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漂移次数(NGE)、不同血糖水平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PT)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①T1DM组和T2DM组的24 h MBG及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明显高于NGR组(P<0.05).②在昼夜24 h中,T1DM组处于理想血糖控制水平(>4.4且<8.0 mmol/L)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为(27.03±15.71)%,T2DM组为(37.77±25.40)%,均明显少于NGR组(89.20±10.34)%,P<0.05.③与NGR组相比,T1DM组及T2DM组日内血糖漂移参数(SDBG、LAGE、MAGE、晚餐PPGE)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MODD)显著升高(P<0.05),且多数指标T1DM组显著高于T2DM组(P<0.05).④T1DM组及T2DM组的HbAlc与日内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无明显相关,而其空腹C肽、餐后1h及2hC肽均与LAGE、SDBG、MODD呈负相关(P<0.05),且T1DM组相关程度多高于T2DM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及血糖漂移增加,在血糖漂移方面,T1DM较T2DM更显著.胰岛功能与血糖漂移密切相关.日内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是全面而精细反映血糖全方位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y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Fifty-on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ged 60 or above were enrolled and the episodes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ere documented. The risk factors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the cut-off of glucose levels at bedtime for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as evaluated. There were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total 681 nocturnal hypoglycemic episod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west glucose level at bedtime was the risk factor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OR=0.36, 95% CI:0.13-1.00, P<0.05), while the gender, age, diabetes duration, therapy regimen, the highest and average glucose levels at bedtime were not associated to nocturnal hypoglycemi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showed that the bedtime glucose at≤6.2 mmol/L was the best cut-off point for predicting nocturnal hypoglycemia. 相似文献
18.
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肥胖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探讨网膜素与体脂参数、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T2DM)和74例正常糖调节(NGR)者按BMI≥25 ks/m2分为正常体重与超重/肥胖亚组,采用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网膜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Y-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指标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并以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校正年龄及性别后,血清网膜素水平在T2DM组低于NGR组[(17.5±5.8)μg/L vs(20.0±7.6) μg/L,P<0.05];T2DM组和NGT组中的超重/肥胖者均低于非肥胖者[分别为(15.2±5.6)μg/L vs(19.0±5.8)μg/L和(17.4±6.4)μg/L vs(22.8±7.9)μg/L,均P<0.05)];且T2DM超重/肥胖组明显低于NGR超重/肥胖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网膜素水平与腰围、WHR、In(HOMA-IR)、甘油三酯、BMI、FINS、2 hPG均呈负相关(r=-0.166~-0.313,P<0.01或P<0.05);与HDL-C呈正相关(r=0.40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DL-C、腰围和In(HOMA-IR)是血清网膜素独立相关因素(分别为r2=0.155,r2=0.181,r2=0.201,均P<0.01).结论 血清网膜素水平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相关,可能参与构成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6例1型糖尿病患者采集自体骨髓并予以冻存;采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预处理后经静脉回输骨髓.观察移植前后胰岛素注射剂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肽水平、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62-365)d,中位随访时间265d,68.8%(11/16)患者术后停用胰岛素,开始停用胰岛素时间在骨髓移植后(5-114)d,中位时间为21d,最长停用胰岛素360d.11例停用胰岛素患者中2例于移植后2个月左右重新使用胰岛素,5例未停用者胰岛素用量均较移植前减少(P<0.05).移植后患者C肽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上升(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长期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初步结果显示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1-DM)和2型糖尿病(2-DM)大鼠肺组织脂联素受体(AdipoRl和AdipoR2)的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一DM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高剂量链脲佐菌素建模,普通饮食,8周后处死)、72h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高剂量链脲佐菌素建模,普通饮食,72h后处死)、2-DM组(高脂饮食配合一次性腹腔内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建模,8周后处死)和对照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等容量枸橼酸缓冲液,普通饮食)。分别检测血清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以及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AdipoRl和AdipoR2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DM组和2-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1-DM组(P〈0.05);1-DM组和2-DM组肺组织AdipoRl表达及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72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一DM组和2-DM组肺组织有基膜增厚、血管堵塞等病理学改变。结论肺组织脂联素受体表达以AdipoRl为主,高血糖可引起肺损伤、肺AdipoRl表达及S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