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结合粘弹剂小管扩张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安全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粘弹剂小管扩张联合术,对照组18例先给予粘弹剂小管扩张术,1个月后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及半年随访的眼压值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间的眼压降低值均无明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随访视力≥0.5的百分比为83.3%(15/18),明显高于对照组77.8%(14/18);对照组接受分期手术后出现虹膜损伤百分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浅前房及前房炎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结合粘弹剂小管扩张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派立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应用经验。方法 52例(98眼)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66眼),高眼压症16例(32眼),给予派立明点眼,一日两次,分别检查用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的眼压,用药后半年、一年、三年的视野。结果比较各时间段的回访结果,眼压、视野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患者滴用派立明有效降眼压,同时,安全性好,对同时有全身性疾病患者更为适用,是一种有效、首选率高的青光眼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替洛尔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用卡替洛尔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眼压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卡替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林一萍  张昕 《医疗装备》2023,(11):13-16
目的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评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侧卧位时不同头位对眼压(IOP)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2—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40例。由同一名研究者在下午6:00—8:00使用手持式回弹眼压计测量患者IOP。首先,测量患者仰卧位10 min后IOP,然后,测量患者左或右侧卧位时头高位、头平位、头低位10 min后IOP。比较患者依赖侧眼和非依赖侧眼的侧卧位时不同头位IOP。比较患者侧卧位依赖侧眼和仰卧位同侧眼的不同头位IOP。比较患者侧卧位非依赖侧眼和仰卧位同侧眼的不同头位IOP。比较患者依赖侧眼的侧卧位时不同头位IOP。结果 患者依赖侧眼的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时不同头位IOP高于非依赖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依赖侧眼的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时头平位、头低位IOP高于仰卧位同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依赖侧眼和仰卧位同侧眼的头高位I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左侧卧位非依赖侧眼的头低位IOP高于仰卧位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粱切除术治疗的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5例(27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40mmgHg)的青光眼患者,术前、术中采取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后施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者(≥0.12)21眼占77.76%,眼压控制在11~21mmHg者22眼占81A8%。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下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8例门诊局部用药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9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观察眼压控制情况、视野、C/D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93.7%)高于对照组(57.7%)(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门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其临床推广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损害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管理在全球不同地理区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临床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为降眼压,其中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可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故本研究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机制、手术治疗方法两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采用复明片与丹七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30例(260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由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明片进行治疗,5片/次,3次/d;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由广东国医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丹七片进行联合治疗,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的均对视野、眼压以及视力进行检查,待治疗结束后再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后的视野MS/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视野MS/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眼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明片与丹七片联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四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为一常见类型.经各地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公认高眼压、年龄、种族、家族史是POAG的主要危险因素.近些年来,由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本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分子流行病学在POAG病因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7例(53眼)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两步法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眼压、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第一步术后第3d眼压显著低于术前(P<0.05);第二步术后1周、6个月时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结论: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合定量评价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患病率,为我国POAG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外1990年1月1日-2015年7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POAG患病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 Express 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剔重,应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ersion 2.2.06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篇文献(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8篇),涉及15个省市共201 111人,其中POAG患者1 254例,中国POAG总体患病率为0.8%(95%CI=0.6%~1.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OAG患病率为0.9%(95%CI=0.5%~1.6%),高于女性患病率的0.8%(95%CI=0.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9,P=0.038);南方地区POAG患病率为0.9%(95%CI=0.4%~1.8%),高于北方地区POAG患病率的0.8%(95%CI=0.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2,P=0.034);漏斗图和Egger检验结果(t=0.864,P=0.199)均未显示纳入的文献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 中国POAG患病率相对较低,POAG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两组不同类型的人群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POAG的危险因素。第一组资料由1995-2000年的107例POAG住院患者组成病例组,由同期住院的149例非POAG患者组成对照组。第二组资料由2000年3-12月就诊的40例POAG患者作为病例组,由同期就诊的120例非POAG患者组成对照组。产者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后者采用1:3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眼压,心血管病,吸烟,饮酒和TIGR基因突变等因素与POAG发病危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眼压,心血管病,吸烟,饮酒和TIGR基因突变(T353I)等与POAG发病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眼压,家族史,高血压,吸烟,饮酒和TIGR基因突变(T353I)与POAG关系密切。结论 国人POAG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眼压,其次是家族史,高血压,吸烟和TIGR基因突变(T353I),而饮酒则是POAG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过去不少作者认为,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为正常,但这一正常眼压标准,对青光眼患者不都适宜.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耐受性,探讨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8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分成优质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优质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眼压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优质组干预后的眼压低于常规组干预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满意度而言,优质组(95.5%)显著高于常规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眼角开放,眼压升高,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至少一只眼眼压≥21 mmHg(1mmHg=0.133 kPa),造成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导致失明的进行性眼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引起跟压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小梁组织的变异:小梁组织硬化变性网眼缩小,小梁板层变为不规则甚至遭受破坏,内皮细胞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6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2眼),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1滴;对照组20例(24眼),给予常规降眼压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1,4,8,12周后的疗效、眼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4,8,12周后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8±2.24) mmHg(1 mmHg=0.133 kPa)比(19.67±2.34) mmHg、(15.65±3.61) mmHg比(19.61 ±2.19) mmHg、(15.49±2.08) mmHg比(19.52±2.31) mmHg、(15.45±2.75) mmHg比(19.42±2.3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8,12周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92.9%(39/42)比66.7% (16/24)、95.2%(40/42)比70.8%(17/24)、97.6%(41/42)比75.0%(18/24)、97.6%(41/42)比79.2%(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眼出现眼周皮下色素沉着,8眼出现结膜充血,3眼睫毛变长;对照组有5眼出现结膜充血.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而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于前房穿刺后即时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小梁切除术则在前房穿刺后3~7天实施,对两组手术疗效、术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0%、25.0%,与对照组的80.0%、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后3~7天行小梁切除术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可作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深入地对患者在病情认识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掌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生活、心理服务,进行健康的教育宣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16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有24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要好,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荐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林晓清 《工企医刊》1995,8(3):42-42
我院自1984—1994年,采用虹膜嵌顿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82例104眼。其中对45例51眼分别作了1—3年的随访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2例104眼全部为闭角型。其中男20例,女62例,男∶女=1∶3。发病年龄最大80岁,最小37岁,平均60岁。眼别:左右眼各30例,双眼72例,共104  相似文献   

20.
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16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及滤过泡情况。随诊时间1~36个月,平均13.4个月。结果:术后视力3眼无变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术后1周眼压为0.93~2.67kPa,平均(1.92±0.67)kPa,末次回访眼压为1.33~2.67kPa,平均(2.05±0.53)kPa。与术前用药后眼压(4.67~4.93kPa,平均5.88kPa)相比下降3.69kPa。结论: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安全可靠,适用于小梁组织病变或发育异常的宽房角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